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课《猴王出世》导学案

雪梅千朵

<p><br></p><p>导学目标:</p><p>1.认识16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家当、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等词语。</p><p>2.用精读、跳读、默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读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体会石猴的性格特点。</p><p>3.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p><p>【导学重点】</p><p>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味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p><p>【导学难点】</p><p>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p><p><br></p> <p>教材分析:</p><p><br></p><p>《猴王出世》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吴承恩的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p><p><br></p><p>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第二部分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第三部分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p><p><br></p><p>作者介绍:</p><p><br></p><p>吴承恩(约1500-1583)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淮安府山阳县(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他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撰写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p><p><br></p><p>主要人物介绍:</p><p><br></p><p>唐 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悲为怀,胆小怕事,迂腐软弱,不辨是非。</p><p><br></p><p>孙悟空:桀骜不驯,勇敢机智,神通广大,百折不挠,敢作敢当,疾恶如仇。</p><p><br></p><p>猪八戒:忠勇善良,战斗勇猛,知错就改,淳朴憨厚,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p><p><br></p><p>沙 僧:肯吃苦,憨厚老实,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没有主见。</p> <p>学习过程:</p> <p>同步练习1</p><p><br></p><p>一、把词语补充完整。</p><p> 天( )地( ) 抓( )耳( ) 拱( )无( )</p><p>( )头( )颈 日( )月( ) 喜( )自( )</p><p>二、形近字组词。</p><p>猴(  ) 阴(  ) 碣(  ) 楷(  )</p><p>候(  ) 阳(  ) 喝(  ) 皆(  )</p><p>河(  ) 碗(  ) 蜿(  ) 违(  )</p><p>呵(  ) 豌(  ) 婉(  ) 苇(  )</p><p>三、把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说法。</p><p>1.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p><p> ——</p><p>2.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p><p> ——</p><p>( )</p><p>3.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p><p>顽耍。( )</p><p>——</p><p>4.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p><p> ——</p><p>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p><p>5.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p><p> ——</p><p>( )</p><p>6.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p><p>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p><p> ——</p><p>7.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p><p> ——</p><p>四、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p><p><br></p><p> </p><p> </p><p> </p><p> </p><p><br></p><p> </p><p> </p><p> </p><p> </p><p> </p><p> </p> <p>1.从画横线的句子你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p><p> </p><p> </p><p>2.画曲线的句子是对石猴语言的描写。通过语言来写人物性格,是这篇文章的特点之一,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p><p> </p><p> </p><p>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读这句话的体会。</p><p> </p><p> </p><p> </p><p> </p><p>4.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p><p> </p><p> </p><p>5.下面是关于这段话意思的表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p><p>(1)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p><p>(2)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被封美猴王。</p><p>(3)众猴抢盆夺碗,占灶争床,弄得力倦神疲。</p><p><br></p><p>五、连一连,组成歇后语。</p><p>猪八戒照镜子 里外不是人</p><p>白骨精一计未成 又生一计</p><p>和尚打伞 无法无天</p><p>孙大圣拔猴毛 看我七十二变</p><p>孙猴子坐天下 毛手毛脚</p><p>孙猴子的脸 说变就变。</p><p><br></p><p>参考答案:</p><p>一、天造地设 抓耳挠腮 拱伏无违 伸头缩颈 日精月华 喜不自胜</p><p>二、猴子 阴天 石碣 楷书 河水 饭碗 蜿蜒 违背</p><p>时候 太阳 喝水 尽皆 呵呵 豌豆 婉转 芦苇</p><p>三、1.名字叫做。2.叫做。3.玩耍。4.正赶上无事。5.直。6.地方。7.才停下来。</p><p>四、1.从画横线的句子能够了解到猴性顽劣。感受作者对猴子观察细致,了解全面,所以文中描写猴子特点的语言,十分传神,生动真实。</p><p>2.“都随我进来,进来”表现了石猴的勇敢、本领高强。“列位呵……”一段可以看出石猴聪明、机敏、爽朗、坦率、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头目的材料。</p><p>3.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p><p>连群猴都懂得这个做人的起码道理,如果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反而不讲诚信,这不是说连群猴都不如了吗?所以作为一个人,就应该讲究诚信。我们要为建立诚信的社会而奋斗。)</p><p>4.我们似乎能想象当时的石猴阔步登场,威风、气派地端坐在一个石凳上,众猴子一个个伏首称臣的情景。</p><p>5.(3)石猴带领众猴进水帘洞被封美猴王。</p><p>五、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p><p>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p><p>和尚打伞——无法无天</p><p>孙大圣拔猴毛——看我七十二变</p><p>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p><p>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p><p>同步练习2</p><p><br></p><p>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读音,用“√”标出。</p><p>顽劣(lüè liè) 享受(xiănɡ hēnɡ) </p><p> . . </p><p>疲倦(juăn juàn) 迸裂(bènɡ bìnɡ) </p><p> . .</p><p>遮蔽(zhě zhē) 喜不自胜(shènɡ shēnɡ)</p><p> . .</p><p>二、“石猴”后来又有了很多称谓,你知道吗?请你连连线。</p><p> 美猴王 花果山上</p><p> 孙悟空 大闹蟠桃会期间</p><p> 齐天大圣 西天取经路上</p><p> 弼马温 发现水帘洞后</p><p>三、 “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一句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从中能感受到石猴 、敏捷灵巧、本领高强的特点和 的性格。</p><p>【答案】</p><p>一、liè xiănɡ juàn shēnɡ bènɡ zhē</p><p>二、美猴王——发现水帘洞后</p><p>  孙悟空 ——西天取经路上</p><p>  齐天大圣 ——花果山上</p><p>  弼马温 ——大闹蟠桃会期间</p><p>三、瞑 蹲 纵 跳 勇敢无畏</p>

石猴

水帘洞

群猴

猴子

词语

课文

顽劣

句子

美猴王

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