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碧水蓝天

<p>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习近平总书记铿锵的话语、明确的要求,鼓舞和激励着无数奋战在防疫一线的中华儿女为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而不断进取、顽强拼搏。</p><p>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崇尚英雄精神</p> <p>疫情发生以来,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发生。无论是80多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一次临危受命,还是医护工作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请战“逆行”武汉,无论是以令世人赞叹的“中国速度”建成的火神山医院,还是人民子弟兵“誓死不退”驰援地方疫情防控工作;无论是各地村支书正气凛然的“硬核”喊话,还是众多爱心企业守望相助慷慨捐款捐物……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可爱的群体,共同构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将这样的感人事迹宣传出来,疫情防控工作就会积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伟力。</p> <p>84岁钟南山再战防疫前线。17年前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如今再战防疫最前线,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的的确确令人肃然起敬!感谢钟南山,感谢负重前行的医生,感谢所有为防控疫情而努力的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p> <p>李兰娟,女,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p><p>今年73岁的她奔赴疫情一线,没日没夜的工作, 为了国家而战,为了老百姓而战,辛苦了!</p> <p>李文亮(1985年-2020年2月7日),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中共党员。曾任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p><p>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p><p>他是被称为这次疫情的“吹哨者”,也是第一个敢说真话的医生,也受过训诫,受过委屈。</p><p>在发布病情的微博里,他表示“等我病好了我就会上一线。”这种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令人肃然起敬。钟南山院士称他为中国的英雄。</p> <p>疫情就是命令,医院成为战场!从疫情暴发开始,武汉市中心医院64岁的赵苏就和同事们奋战在重症病房。17年前,非典来袭时,赵苏就是武汉市首个进入隔离病房的呼吸内科专家,日夜守在3例非典病患的病床边。在他看来,最好的战斗状态,永远是在病人的床边。</p> <p>武汉协和医院58岁的急诊科主任张劲农由于长期值守发热门诊,高频接触危重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从医生变患者,张劲农结合自身探索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在治愈居家隔离期间,他还“隔空”参与医院的病例会诊,起草制定了医院的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样肺炎初步诊疗方案。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后,他依旧一刻不闲,继续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前哨。</p> <p>自疫情暴发以来,武汉的医务人员和来自全国各地支援的医务人员并肩作战,日夜坚守,无惧风险地守护着自己的城市和人民。</p><p>医院是主战场,社区则是第一道防线。3000多个社区、7000多个住宅小区、13800多个网格全面发动,武汉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4万多名干部党员职工下沉社区,关键时刻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街头,在巷口,在楼宇,社区志愿者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日夜忙碌,成为市民的守护者。在洪山区关山街民大社区,384名党员志愿者站出来,成立楼栋临时党支部,每天通过微信群、APP等手段登记、汇总大家需求,来保障社区4739名居民的生活物资供给。</p> <p>在抗击疫情中的英雄们举不胜举!抗击疫情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相信,大家能够保持理性心态、共渡难关;我们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共克时艰、战胜疫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