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海的发展与两次大规模的南迁活动有一定关系,一是东汉消亡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几百年,民不聊生,而南方则水系发达,平静安稳,为谋生计先后有七十多万北方移民迁徙至南方。当北魏统一了北方后(439年),才结束了长达三百多年的移民潮。</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移民南迁爆发于靖康之难时期,宋高宗率领大批官员南下,百姓紧跟而动,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大潮出现。这两次北方移民的大迁移,不仅带来了人口数量和劳动力的剧增,还带来了中原文明的输入。松江就是其中的收益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纪 群 2020.3.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1、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吴郡太守赵居正向朝廷建议,将昆山南部、嘉兴东部和海盐北部重新整合建县。当年朝廷准奏,新设华亭县,隶属吴郡,县府设置于松江城内(“松江”,取名于吴淞江的古名),由此起至上海开埠之前(公元751 –- 1843年),松江城便成为吴淞江以南地区(即现在的上海大部分地块)的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其中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立松江府,“松江”第一次成了行政区名。松江别称有“云间”、“茸城”等。</p><p><br></p><p><br></p> <p> 2、“云间”和“茸城”的来源。名动西晋初期的大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吴郡华亭人,家住小昆山之北,东吴宰相陆逊之孙,陆机胞弟),一日陆云与荀隐(字鸣鹤)首次见面于张华(西晋政治家、文学家)府上,张要求两人不得用常语作自我介绍,陆云:“云间陆士龙”,荀隐:“日下荀鸣鹤”。两人自我介绍对仗工整、意蕴贴切,成了文坛佳话,后来“云间”便成了松江的别称。</p><p> “茸城”则是与古时松江的自然环境有关。北宋《华亭图经》描述松江时记载:“三泖九峰之间,有五大片肥沃草地,野鹿奔驰,故称‘五茸’”,松江也就有了“茸城”的别称。</p><p><br></p><p><br></p> <p> 3、松江城是上海最老的官府所在地,它不仅是古上海政治权力的集中地,同时,也是人文历史的厚积地,是可以用来“显摆”上海资历的地方。</p><p> 唐代“陀罗尼经幢”建于公元859年,经幢残高9.3米,八角形。经幢的座基、束腰、檐等,刻有卷云、海水、莲瓣纹饰和狮、龙、菩萨、天王诸相等,结构谨严、细腻,气势宏大,是上海最古老的地面建筑之一。现位于松江中山小学内,1988年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p><p><br></p><p><br></p> <p> 4、据元陶宗仪在《南村缀耕录·卷十五》记载:“松江城中有四塔,西曰普照,又西曰延恩,西南曰超果,东南曰兴圣。” 普照、超果二塔早已被毁,兴圣、延恩依然屹立。</p><p> 延恩塔在松江西林禅寺内,西林禅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迄今已有七百余年历史。初名云间接待院,元初年毁于兵焚,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重建,改名为西林禅寺,并修建宝塔,俗称“西林塔”。为了纪念南宋云间接待院创始人高僧圆应禅师,故也称“圆应塔”。塔共七层,高46.5米,现在地址:松江中山中路666号。</p><p><br></p><p><br></p> <p> 5、兴圣教寺建于五代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宋代熙宁至元祐年间(1068—1094年)建兴圣教寺塔,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高42.5米,四面九级,因塔的平面呈四方形而俗称“方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地址:松江中山东路235号。</p><p><br></p><p><br></p> <p> 6、方塔园内除了方塔之外,还有一些代表上海人文历史的重量级物件。如天妃宫,上海地区唯一还保存着的妈祖庙,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市区苏州河畔迁入。天妃宫面积 330 平方米,高 17 米,砖木结构,雕刻精致,颇具晚清建筑特色。殿内悬有当今书法家吴健贤、陈佩秋、周慧珺等书写的匾额、楹联等。</p><p><br></p><p><br></p> <p> 7、方塔园内的“望仙桥”。此桥建于何年已无确切考证,但据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的县志记载:“望仙桥在县东南四百步”,由此可以证明此桥在南宋前已存在。“望仙桥”并不宏伟,但它却是上海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板桥之一。全长7米,宽 3.2米,南北走向,跨下为松江的古市河。</p><p><br></p><p><br></p> <p> 8、松江“醉白池”。位于松江人民南路64号,占地5公顷,它与豫园、嘉定古漪园、秋霞圃、青浦曲水园并称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并且是五大园林中是最古老的园林。</p><p> 醉白池最早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取名 “谷阳园”。 “谷阳”源于陆机的文字“仿佛谷水阳”(陆机描绘自己的家乡在谷水之阳)。明末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处建造“四面厅”、“疑航”等建筑。清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申将此处列为私人别墅重加修建,并以竹、梅、假山、奇石为相互配衬,精心打造了这座名动江南的醉白池。</p><p><br></p><p><br></p> <p> 9、“醉白池”有着九百多年的历史,其中“雪海堂”建于清末宣统年间,因原来大厅前广植梅花,梅花盛开时宛如一片雪海,故名雪海堂。民国元年(1912年)12月,孙中山先生来到雪海堂会晤了松江各界代表人士,并作重要演讲,于是雪海堂便有了近代革命的意义。</p><p> 醉白池另一重要文化元素就是“董其昌书画博物馆”。</p><p><br></p><p><br></p><p><br></p> <p> 10、明末松江书画大家董其昌。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董其昌的书法上有“邢张米董”之称,与临邑邢侗、晋江张瑞图、须天米钟并列;绘画上有南董北米之说。</p><p> 董其昌特别讲求用墨的技巧,水墨画兼擅泼墨、惜墨的手法,浓淡、干湿自然流畅,着墨不多,却意境深邃,韵味无穷。他兼长书法、诗文,每每作画,题以诗文,行楷簇簇如行蚕,闪闪如迅霆飞电,绘画作品中诗、书、画相映成趣,更富有抒情意境。由于他的书画在当时声名显赫,因此成为“华亭派”的首领。</p><p><br></p><p><br></p> <p> 11、“云间第一楼”是元、明、清三朝松江府治所在地,也有“门楼”、“谯楼”、“鼓楼”之称。始建于宋,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新营建,高17米,楼基宽约25米,楼上悬挂横匾“谯楼”,楼下城墙上持竖匾“松江府”。道光十年(1830年)大修后称“云间第一楼”。叶梦珠在《阅世篇·建设》中写道:“苏州富甲天下,府治门无丽谯,惟松江之丽谯最为巍焕……”</p><p><br></p><p><br></p> <p> 12、“云间第一楼”1950年毁于强台风,仅存楼体基础部分。1994年松江县镇府拨款五万整修,1999年修复,2000年楼体向北平移3米,匾额由程十发先生题写。“云间第一楼”位于松江中山东路250号,现为松江第二中学(上海市重点中学,建校于1904年)大门。</p><p><br></p><p><br></p><p><br></p> <p> 13、松江“清真寺”原名“真教寺”,亦称云间白鹤寺,建于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1367年间),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据记载,明洪武间寺倾,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敕令重建。以后各朝代整修多次,其后园有元松江府“达鲁花赤(蒙语为‘行政长官’)”之墓。</p><p><br></p><p><br></p> <p> 14、“邦克”是波斯语,意思为礼拜的召唤。松江“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既保持阿拉伯圆拱特征,又有中国明清建筑之风貌。主体建筑有大殿、窑殿、穿廊,另有南、北讲堂、邦克门以及水房等,其中窑殿和邦克门两处最具该寺建筑特色。</p><p><br></p><p><br></p> <p> 15、松江博物馆院(松江中山东路 233 号)有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急就章”碑亭,《急就章》又称《急就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是汉代黄门令史游所撰的一部启蒙字书。 《急就章》以当时的常用字编成七字韵句(少量为三字、四字句),其内容分姓氏、百工、农商、服饰、音乐、饮食、起居、器具、建筑、植物、水族、禽畜、生理、疾病、医药、祭祀、百官、刑律、赞颂等。内容丰富,是西汉一部百科字书,也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教科书碑刻,在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p><p><br></p><p><br></p> <p> 16、松江“急就章”碑刻,碑高184厘米,宽93厘米,厚24厘米。碑的正反两面刻有文字近5000,正楷、草书并列,字迹清秀,因此还被称为“天下章草第一碑。”</p><p><br></p><p><br></p> <p> 17、千年古城松江,除了衙门、寺庙、宝塔之外,老街也是非常有味的。譬如明初就有的东外街,旧时街长约六百多米,宽3米,黄条石铺成路面,两侧有着许多的弄坊,如东果子弄、堂子巷、营巷、陈孩儿巷等等。</p><p> 看似一条不长的东外街,古时官宦富室士大夫在这里营造府邸还不少。明中书舍人、画家顾正谊的濯锦园,明光禄丞顾正心的熙园,明代汉阳太守、著名画家孙克弘的孙园等等,可惜,现如今这些老街弄堂、大家庭园已没了踪影(有些庭园被移址了)。</p><p><br></p><p><br></p> <p> 18、松江准备筹建一个“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打算以明清两代松江府的最大漕粮仓储地和漕运始发地为中心,重新挖掘和整理开发旅游区域。北起沪杭铁路,南到乐都西路,东起西林北路,西止仓汇路。</p><p><br></p><p><br></p> <p> 19、因为陆云,松江有了个诗意般别名,于是有了“云间第一楼”,有了“云间第一桥”。“云间第一桥” 建于宋代,最早为木结构桥,明代的一个端午节,因为看热闹人多桥身不堪重负而坍塌,后重修为石桥,当时为松江境内最大的桥,为张扬第一,便将该桥便名为“云间第一桥”。</p><p> 此桥最早叫“安龙桥”,由于大桥南北跨于市河的连接河“古浦塘”之上,又称“跨塘桥”,现位于松江中山西路和玉树路的交接处。今天看到的是1986年重修后的模样。</p><p><br></p><p><br></p><p><br></p><p><br></p> <p> 20、“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还只是个纸上概念,而在古仓城周边还是有些老建筑可值得关注和欣赏,目前老街、老建筑主要分布在市河两岸,东为西林北路,西至大仓桥,北为中山西路,南到秀南街。仓城为明清在大仓桥南岸建造的粮仓。明宣德八年(1433年)建水次西仓,嘉靖年间(1522—1566年)于水次西仓建仓城,由此,这一地区的商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那时,市河两岸,宅第、商铺鳞次栉比,漕粮启运时,数以百计船只至仓城市河排开,装载起运之场面蔚为壮观。</p><p> 大仓桥始建于明天启年间,高十米,跨度五十米,五孔拱形大石桥,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故称大仓桥。历史上也有“西仓桥”、“永丰桥”之称。</p><p><br></p><p><br></p><p><br></p> <p> 21、大仓桥南岸的“灌顶禅院”据传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原为“水次仓关帝庙”,初建时是为了满足官兵、民夫们北上漕运时平安抵达目的地的心灵祈祷需要,同时借关羽神武忠义之高节用于镇宅护民,到了乾隆年间,被改为“灌顶禅院”。</p><p> 佛家“灌顶”是指唤醒修行者心中的特别能量,让教与学之间建立起一种沟通,启发弟子内在的潜能,走上良好的修行道路,直到圆满成就。</p><p><br></p><p><br></p> <p> 22、“孟姜亭”:据松江民间传说,孟姜女是松江人,与苏州人万杞良相恋,两人结婚不久,万杞良就被秦兵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孟姜女思念丈夫,一年夏天,孟姜女准备乘船北上为丈夫送寒衣,步行到今大仓桥南堍时,劳累过度,坐在一块大青石上睡着了。天神可怜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作法不让蚊虫靠近,于是这里的蚊虫飞距青石三尺时便不能飞近。此后,这块大青石成为了当地百姓的纳凉胜地。</p><p> 松江人民为纪念孟姜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便在灌顶禅院东门附近建起了一座“孟姜亭”。</p><p><br></p><p><br></p> <p> 23、费宅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1875~1908年),是目前松江保留比较完整、规模颇壮观的清代私宅。地址:松江中山西路258号包家桥。2018年5月,在费氏老宅成立了“上海书画院 — 松江分院”。</p><p> 费氏家族第三代宅主人费骅乃松江近代知名人物,192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后于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复去美国哈佛大学深造。抗战中依然回国报效国家,抗战胜利后奉派去台湾,曾任“行政院”秘书长、财政部长、国民党中央党务委员等职,1984年2月29日,在阳明山自宅前晨跑遇车祸去世。</p><p><br></p><p><br></p> <p> 24、松江“杜氏雕花楼”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乃当地名绅杜岭梅为其女儿杜清怡结婚所建楼阁。整个庭院四棣三进,其结构为砖墙立柱、穿斗式木构架,榫卯组合,圆木柱承重。屋顶为硬山式马头墙,粉墙黛瓦,典型的江南水乡样式。其中第三棣是整个院落的主建筑“雕花楼”,栏杆、挂落、雀替、斗拱等,均施以花卉、云纹、人物、鸟兽等精美的木刻浮雕、通雕,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松江地区少有的建筑雕刻精品。</p><p><br></p><p><br></p> <p> 25、“市河”是构成漕运与仓城的主体,目前在市河的南北两岸,我们还可以看到原住民的生活场景,品味仓城百姓几百年来延续着的气息。上图是市河北岸还保留着的民居老宅和已经很难寻找得到的“剃头匠”。</p><p><br></p><p><br></p> <p> 26、“秀南街”位于市河的南岸,因“秀南桥”而得名,长约一公里,街道狭窄,最宽处三、四米,狭窄处仅一米出头。街道紧邻市河,道两边均为民居,颇有“门前连街市,屋后闻橹声”的江南水乡之风情。</p><p><br></p><p><br></p> <p> 27、“秀南街”是松江仓城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一条老街,街上还能看到家族祠堂、道观、大户庭院、马头墙、观音兜、仪门等等,被挂牌的受保护的老宅有几十处。秀南街部分居民已搬迁,还有一些老人居住于此。老人故土难离,对待游览者非常热情,招呼进屋喝茶,主动带路介绍仓城周围的老建筑、介绍老街曾经的往事,那份由衷的自豪感很让人感动。</p><p><br></p><p><br></p> <p> 28、广富林遗址:1958年,当地村民在开河时发现了广富林古文化遗址。1961年9月考定,广富林文化遗址早于马桥遗址,又略晚于崧泽文化遗址中层,为良渚文化遗存,属于新时石时代遗址。广富林遗址先后共进行了四次挖掘。</p><p><br></p><p><br></p> <p> 29、“广富林遗址”是上海历年来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考古遗址,它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的空白,得证了上海最早的城镇提前到了汉代。2013年5月,广富林古文化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p><br></p><p><br></p> <p> 30、“广富林遗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挖掘整理,于201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p><p><br></p><p><br></p><p><br></p> <p> 31、松江古城不仅人文历史悠久,饮食文化也有其个性特色,尤其是“松江四腮鲈鱼”,更是名动中外。据《南郡记》记载,隋炀帝下江南,吴人献松江鲈鱼,炀帝品尝后大赞道:“金荠玉脍,东南佳肴也”。苏东坡醉饮于青龙江的醉眠亭,以鲈鱼下酒,留下了“京洛归来真梦里,秋风无复忆鲈鱼” 的名句。康熙帝下江南到松江,品尝鲈鱼后赞不绝口,并下令每年必须进贡。1972年尼克松来上海签订《中美上海公报》,松江鲈鱼作为最高礼遇给予款待。上世纪八十年代英伊丽莎白女王访沪时,市政府派人四处寻觅,松江鲈鱼已无踪影。目前,松江四腮鲈鱼课题经多年研究,人工繁殖已获成功,人们可以期待“见其踪影、品其佳味”。</p><p><br></p><p><br></p><p><br></p> <p> 32、“十年看浦东,百年看外滩,千年看松江。”作为古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了解了松江,就是了解上海。</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