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将军桥,原名介福桥,因桥邻河边将军庙而改称为将军桥,以纪念唐温州郡将龚欧涛将军。将军庙祀唐龚将军。将军庙后因建设过境公路时被拆除。 将军桥历史悠久,宋叶适《赠孙十五道人》诗有“将军桥畔女仙家”之句,可证在宋嘉定年间(1208-1224),将军桥已建,系石板桥。1971年改建为三孔钢筋混凝土结构。1991年秋,因交通发展,重新改建,“将军桥”三字由金盛华(原永嘉罗浮中学校长)书额。 桥西端濒河兼有将军亭,坐西朝南,1983年建成。桥东南有一古榕,浓荫蔽地,纳凉的好去处。</p> <p>东晋时期,西郊郭溪、瞿溪、雄溪三溪之水入城南两个水门,城内就已形成一个活动水网。瞿溪、雄溪、郭溪“三溪”共有七十多平方公里流域面积来水汇集,常有水患。据《温州市志·大事记》,唐总章二年(669)六月,飓风暴雨,海潮高涨,永嘉、安固两县被冲毁民宅6848间,溺死9070人、500多头牛,受损田禾4150顷,朝廷遣使救灾。睿宗文明元年(684)七月,温州大水,漂流4000余家。</p> <p>唐武宗会昌四年(844),韦庸来任温州刺史,考虑到百姓生息安危,决定发动民工治理郡西南水患,将瞿溪、郭溪、雄溪三溪之水汇通为湖。再开凿通向瓯江的排洪河道(今勤奋河)十里,引洪入瓯江,使之既有利于农田灌溉,又能避免三溪之水入城为患。并在来福门外筑堤堰。温州百姓感其恩德,称韦庸所开凿的湖为“会昌湖”,所筑堤为“韦公堤”。当时开凿会昌湖工程的现场是由郡将龚欧涛具体总指挥,历时4年完成竣工。上图为市区将军桥边的龚欧涛将军塑像。</p> <p> 会昌湖起于汉晋间,历史悠久,原称永宁湖,在鹿城西南五里,为古城西南河流总称。据清光绪《永嘉县志》记载:“城外河道,以会昌湖(即永宁湖)为总汇,源出十八都瞿溪、郭溪、雄溪诸山。”其湖近城西者曰西湖;在城南者曰南湖,即今之温瑞塘河。两湖合称为会昌湖,而今之所谓会昌湖者仅为古时西湖之一部分而已。《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永嘉县:会昌湖“受三溪之水,㳽漫城旁。起于汉、晋间,至唐会昌四年太守韦庸重浚治之,因名”。杭州有西湖、白公堤,温州则有会昌湖与韦公堤。韦公堤在思远楼下至南塘一带凡十里。当年,长堤上夹道皆杨柳垂垂,直至永泰桥,沿城皆平堤,南岸皆园馆,湖面荷花盈盈,此堤之景当可与杭州西湖白公堤、苏公堤相媲美。清代丁立诚的《永嘉三百咏》有诗称:“凿湖水利复,筑堰水则稽。政成水就下,人号韦公堤。”而龚欧涛将军作为组织实施者,为会昌湖疏浚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建有会昌阁,以作纪念。</p> <h3>温州著名书画家谢慈恩先生先后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查阅文献、构思创作,特地绘制了一部《将军桥的故事》连环画,讲述龚欧涛将军不平凡的一生,现分享如下。</h3> <p> 龚欧涛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名炳字虎文,江苏山阳人。</p> <p> 龚欧涛幼聪明好学,发愤图强,才智过人。</p> <p> 自古至今,习武健身,一直被许多人所崇尚。习武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图报国家。龚欧涛也不例外,自幼习武,武艺长进神速。</p> <p>他文韬武略,无不精通,能力才华,远近闻名。</p> <p>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龚欧涛被朝廷选拔任命为温州郡将。</p> <p>龚将军娶妻张氏,生育一子,讳厚基,家庭幸福美满。</p> <p> 时永嘉县城西南三溪(瞿溪、郭溪、雄溪)之水入境,经常发生水患,每逢台风潮讯之时,潮水更难退去。</p> <p>龚将军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狂风骤雨视察灾情。</p> <p class="ql-block">龚将军立即把灾情呈报朝廷,并拟定了详细的治水规划和方案。</p> <p>朝廷下旨命龚将军负责规划、督办鹿城西南三十里西湖疏浚水利工程。</p> <p>该工程上承雄瞿郭三溪、桐岭岷岗安下东坑之水,下至三角城头,分东西五支、西向二支导入瓯江,起汇散、调节,变水患为水利作用。</p> <p>龚将军以为万民造福、为子孙立业之精神,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人力、物力,为实施该项艰苦卓绝、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尽心尽力。</p> <p>军民们在工地上废寝忘食,只争朝夕。</p> <p> 凿湖蓄水,疏导分流,修堤筑堰 ,工地上斗志昂扬,热火朝天。</p> <p>通过军民连续奋战,大功告成。遇洪水爆发,即可以经通江排洪河道排涝,逢旱情又可调湖水以济塘河。</p> <p> 在当时的条件下,龚将军治水的规模和面积相当可观。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工程。</p> <p>公元859年12月,浙东裘甫起义,攻克象山,屡败官军,震动浙东。唐观察使郑祗德派讨击副使刘勍、副将范居植将兵三百,会合台州军前往镇压。次年正月,起义军与前来镇压的唐军会战于桐柏观和剡西,大败官军。唐朝廷乃改派名将,安南经略使王式代之。是时起义军之一部攻温州。</p> <p>龚将军视察敌情,组织抵抗。</p> <p>龚欧涛将军为了护卫温州城百姓安危,不顾身家性命,率领翁、苏二将及龚将军儿子厚基,带领官兵出三角门,与敌军大战。 </p> <p>龚将军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力斩贼将,杀敌无数。</p> <p> 龚将军终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战死于今雪山路和将军桥一带。</p> <p> 郡人即在其地立庙,从祀龚将军及同亡事者,并将桥原名“介福桥”改为“将军桥”,以兹纪念。《弘治温州府志》卷十六《祠庙·永嘉县》“龚将军庙:在集云厢西湖行春桥侧,神姓龚,逸其名,唐人。会昌四年,韦刺史庸奏开浚城南湖以利民,神时为郡将,被旨督视。事毕,遭仇甫之乱,力战溺死所凿湖。郡人以尸所止之地立祠,从祀翁苏二将军、同死是役者。……每岁四月十有六日,本府致祭。”</p> <p>今人在将军桥边的公园里立了龚欧涛将军塑像,供后人缅怀他的功绩。</p> <p>将军纪念馆。</p> <p>坐落西山东麓之乌岩寺,为纪念护国忠烈龚将军,内供将军灵位,高挂忠烈将军匾额,树立将军传略石碑,香火旺盛。每年农历四月十六日,是将军寿诞,温州地区龚氏后裔都赶来参加祭祖活动。</p> <p>龚将军之像</p> <p class="ql-block">将军纪念馆位于瓯海郭溪街道任桥村。</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龚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30日,全国首个民间集资建造的治水文化馆在这里落成。</p> <p class="ql-block">郭溪街道任桥村书记龚中和介绍,瓯海区民间治水文化馆总占地1200多平方,建筑450平方。温州龚氏家族的后裔捐款资金410万元建成。该文化馆以浓缩历史和现代治水形态的形式,纪念唐朝龚将军治水功绩。</p> <p class="ql-block">步入展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大型瓯塑作品,描绘龚炳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带领百姓治理水患的情节。</p> <p class="ql-block">展厅分为古人治水、先人治水、现代治水、专项工程四大板块。古人治水板块展示中国古代治水文化与民族精神;先人治水板块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韦庸与龚炳生平及治水事迹;现代治水板块展现五水共治排涝水、防洪水、治污水、保供水、抓节水的先进理念;专项工程板块则着重介绍任桥河拓宽工程、西向排洪工程、仙河调蓄工程等温州市政府专项治水工程。</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会议室,兼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馆内还陈设有古代水利文献与实物展品,如河泥耙、耒耜、古时谷印、量雨筒等。</p> <p class="ql-block">2021年1月5日市环保局(治水办)潘黄星局长一行调研郭溪街道任桥村瓯海民间治水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治水文化馆主要通过展示古人治水的历史,让参观人员了解到现在的绿水青山来之不易,让大家懂得爱护环境,珍惜水源。”潘黄星局长说。</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11日,著名书画家谢慈恩先生、市文联顾问黄瑞庚先生、诗人黄兴龙先生等莅临参观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将军纪念馆依水望山,碧波荡漾,系游人饱览风光并发怀古之幽思佳境。</p> <p>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时任永嘉知县的汪循(字进之,安徽休宁人),曾撰有《唐将军庙碑记》。《碑记》侧重描写温州民俗信仰行为,对将军庙的坐落处所、建筑状貌、形制结构、屋宇面积等几乎没有着笔,只是其中有一段称:“(汪)循始莅官谒神,见神庙多不治,喟然叹曰:‘敬天事神,为政之首务。今庙若是,可但己乎?’既而,以事过所谓广惠庙者,工极侈丽,中无所有,见牌书‘土谷之神’,怪而问之曰:‘土谷之神,社稷也,亦既有坛矣,奚以屋为?’从者告其故,乃白于太守文侯宗儒(文林),相庙陋之尤者,相与舁唐将军龚公之神,以乘之,于以杜其窥祠之心,使知即正弃邪,以示风教,亦重慎财力,用以纾吾民也。”《碑记》虽然没有透漏有关将军庙的大概状貌,但说明将军庙的香火至明代已经延续六百多年而不衰。</p> <p> 龚将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至今仍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乌岩道院</p> <p class="ql-block"> 农历四月十六日乌岩道院将军寿诞。</p> <p class="ql-block">任桥老虎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武陵亭</p> <p>勤奋河</p> <p>将军桥东南首古榕,温州古树名木66号。</p> <p>将军桥西北首榕树</p> <p>现将军桥全景</p> <p class="ql-block">仙门韦公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