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浅谈科学线上教学的几点做法</h3> 疫情当前,操作性极强的科学课,从课堂教学转为线上教学,给老师授课、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不便。现将我的科学线上教学几点做法分享如下:<div> 一、养成良好习惯,按时进直播间上课。<br><h3> 前一天在“班级优化大师”上公布第二天的上课时间,以及进入直播间的时间。第二天,上课前,在微信群发布群公告,告诉所有人,“科学课马上开始了,赶紧进直播间”。对于个别行动迟缓的学生,在每次进直播间前都和他们微信通话,告诉他们“直播马上就要开始了,赶紧进直播间”,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了3天,他俩都能按时听课了,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尽量都参与进来。</h3><h3> 每周结束,在微信群里公布本周哪节课未观看学生名单,提示他们按时进直播间学习。</h3></div> 二、课前做好充分准备<h3> 熟悉教材,在网上下载图片,如:灯泡的解剖图;实验小视频,如:如何做一个电路检测器?查阅资料,如:闪电是怎么形成的?闪电是水分子在积雨云中因分解和摩擦产生了两种静电,一种是顶层的正电荷,一种是底层的负电荷,在地面还有一种正电荷。当这些异性电荷相遇时,激烈的电荷中和作用会放出大量的光和热,就形成了闪电。</h3> <h3><font color="#010101">做一个电路检测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闪电是怎么形成的?</font></h3> <div> 三、教学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br></div> 例如我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时,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div> 第一部分:尝试点亮小灯泡 <br> 教师出示一个带有灯泡的漂亮玩具图片,引出灯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亮小灯泡。学生们看视频中,用电池、电线连接灯泡,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都是用电池、电线连接小灯泡,有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却没有点亮呢?这里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自然地进入学习,并从矛盾中、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出观察活动。 <br> <br> </div> <h3><font color="#010101">尝试点亮小灯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第二部分:观察灯泡的结构 <br> 在学生的新旧认知发生矛盾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方法指导和帮助,强调认真细致的观察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由外到内地观察灯泡的结构。从而发现灯丝的两端分别接在焊点和螺纹上。 <br>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了解小灯泡及电池的结构,培养学生有目的、细致的进行观察,发现电池连接小灯泡的技巧,为点亮小灯泡的活动打下基础。 <h3><font color="#010101">观察灯泡的结构</font></h3> 第三部分: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 <br> 当学生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后,便能轻松地点亮小灯泡了。为了不重复前面的探究活动,并将探究推向更高层次,我启发学生用更多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并让他们结合电子课本和视频,在练习本上画出连接方法。为后面的观察分析做好铺垫。 第四部分:观察并找出点亮小灯泡的规律 <br>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点亮小灯泡的连接图,从各种不同的连接方法中发现点亮小灯泡的共同点。再引导学生观察不亮的连接图,找出点不亮小灯泡的原因。学生通过观察能总结出:小灯泡底部的焊点和金属螺纹要分别连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否则就不能点亮小灯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部分:引申扩展 <br> 学生们在观察认识了小灯泡的结构,并发现点亮小灯泡的规律后,教师加深了难度,将探究活动推向高潮——自主探究用两节电池点亮一个或两个小灯泡。这部分引申扩展,是在新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创新。 四、及时准确的课堂评价<br>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口头评价,而这种评价的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情真意切的、充满着激励的,它才能像催化剂一样,催学生奋进。在课堂教学中,就注重适时地运用激励性的评语,激发学生们探究兴趣。 五、课后作业落实<br> 书面作业:<br> 让学生结合电子课本和上课内容,整理知识点,提交到“班级优化大师”里面,老师每天在微信群里公布,未按时提交作业的同学名单,及时提醒他们要按时提交作业。 朗读作业:<br> 每天在微信群里朗读知识点两遍,晚上八点钟,组长在群里检查,并给老师汇报朗读情况,老师及时在群里指导,提示哪几个同学要保质保量去朗读科学知识点。 <h3><font color="#010101">认真的组员和组长!</font></h3> 教学是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教学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实,为此,我会孜孜不倦的不断探索,将非常时期的线上科学教学搞好!<br> <h3><font color="#010101"> 作者简介:党敏英,淡村镇仲勋学校数学和科学老师,工作23年以来,勤奋认真,踏实上进。能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认真钻研,力求把科学课堂打造成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乐园。积极进行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动手实验和操作中提高能力,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快乐成长。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曾获“小学科学实验竞赛”县级一等奖,所带学生分别获县级科学实验竞赛二、三等奖,所带学科多次名列前茅。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