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疫情期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校一如既往按照领导指示贯彻“停课不停学”的原则,教师和学生也一直不间断的组织在线学习,。每一天我们的生活似乎都是那么充实,刚刚听完cctalk论坛直播,让人已经心潮澎湃;每天晚上的新教育在线直播学习,更是成为陪伴和能量补充的充电宝,今日,我们又接到县领导关于语文教学的专题讲座,对于目前的教学,可以说兵马未动,粮草已经备足。作为一名没有充分经验入职不久的老师,未来以来,未来又何惧?</h3> <h3> 今日,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了向爱平老师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变”与“不变”,专题解读。</h3> <h3> 首先,向老师从小学语文精读课文的处理,总体上做了简要分析,然后他交流了第一个想法:</h3> <h3>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时代,语文建构,思维发展,审美角度,文化传承等也将深入人心。</h3> <h3> 而这些变化意味着教科书也改变了。</h3> <h3> 曾经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h3> <h3> 统编教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向老师从七个方面,做了简单交流:首先,</h3> <h3> 对比以往教师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老师们靠教参,教材研读,看教学用书,来了解领悟,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现在统编教材加强了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体现在四个方面:</h3> <h3> 以前每堂课都是一样的宽泛,现在却是一元一得,专门收获,不看教案,目标是可观的。教科书的读写设计也发生了变化,学习指导发生变化</h3> <h3> 各种方法的阅读,全新的阅读体系,让我们为以后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h3> <h3>如果说前六个方面变化,针对语文统编教材编写的整体特色而言,那么教科书课文的教学功能的改变与我们今天的这一期专题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h3> <h3> 向老师让我们整体上把握了统编教材的变化,既然形势变了,教材变了,毋庸置疑,我们的教学一定也会跟着改变</h3> <h3> 向老师总结了我们使用统编教材在一线教学时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该从哪些方面改变呢?</h3> <h3> 接着,向老师从两个方面谈了具体的变化问题?如何变的问题?并且以二下课文《找春天》为例做了详细解说</h3> <h3> 所以,对文本分析教学,不是对教材教学用书的分析。不是去听哪一个人说解,是我们解读文本,文本是靠自己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材编者对话,与老师和学生对话,是自己的事情。</h3><h3> 解读文本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要练的功夫。</h3> <h3> 如何处理文本?又有哪些问题处理呢?</h3> <h3> 同样《找春天》为例,</h3> <h3> 那么,从落实课程任务的角度看。学完课文内容是否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呢?怎样又算完成教学任务呢?</h3> <h3> 通过听老师讲解,我们明白了,通过读这样的一篇课文,相关训练做到了没有,这才是我们要变要改的教学思想。</h3> <h3> 还有哪些方面呢要变呢?</h3> <h3> 第三,内容选择也要变</h3> <h3> 第四,教学处理还要变,</h3> <h3> 同时,向老师还引用了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教育心理学原理。具体来讲解了学习活动要变的一些方式方法。</h3> <h3> 通过学习,我们懂得在教学中要复杂的思考问题,而处理教材则要简单。只有简单的处理文本,才能落实教材编者的意图,真正的做到编者所提倡的一课一得,这才是交流的主要内容。</h3> <h3> 老师一个多小时的讲解,个人的理解和对教学做出的思考,可以说让我们受益匪浅。</h3> <h3> 向老师还谦虚地告诉我们,我们要批判性的思考和接受关于教学的思想,并且不断修正自己的思考,不断地提出宝贵建议,名师一优课将四年级课程还会继续推出。我们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名优课堂中成长,走向成熟。</h3> <h3> 看!我们的老师学的多么认真,如雨后春笋般吸收着营养。</h3> <h3> 他们用文字和声音不间断的记录着自身成长的过程。</h3> <h3> 时间是一列永不停息的列车,我们都是赶车的人。</h3><h3> 教学的过程其实更像一座钟,在不断敲击的过程中。我们才会不断扣问我们自己,那些语文阅读中的“变”与“不变”,正如那悠扬的声音,也会一声比一声悦耳,一声比一声坚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