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鸢尾阅读地图之《小猫咪穿鞋子》

张玏

<p>2020.3.4 雨,淅淅沥沥,如哭泣的泪,是在为疫情伤怀吧?</p><p><br></p><p>近几日,开启了亲子阅读活动之旅。《小猫咪穿鞋子》,挺有趣的一个故事。</p> <p>先来看看宝贝们呈现的思维导图。第一次呢,亲子阅读的成果。</p> <p>还不错,只要他们有行动,我绝不吝啬赞美,“思维很清晰,棒极啦!”“第一次画思维导图,就有这么高的水准,太棒了!”</p><p><br></p><p>如果一篇文章,一本书,仅仅是读过,总觉得有点遗憾。既然咱们是同读一个故事,是不是可以再深入点呢?是不是可以依据文本特点,感受感受语言文字的运用呢?</p><p><br></p> <p>读着这个故事,是不是感觉段落好多啊。是的,文中出现的人物多(小猫咪、公鸡、麻雀、大白鹅,大黄狗、猫妈妈……),文中人物对话“一问一答”都提行分段了呢。</p><p><br></p><p>再读小猫咪和四个朋友的对话,你会发现:他每问一个对象,作者都花了四个自然段在描写。每一次,都是小猫咪问“这鞋子好看吗”,别人回答“好看”,他再问“那你怎么不穿呢”,“别人告诉他,他的脚还有用”。其间还有好多段落的语言是一模一样的。其实,这就是情节的简单重复。简单重复这一特点,常见于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等。</p> <p>其实,故事情节的简单重复,暗含了怎么把故事讲长、把文章写长的密码。就以这个故事为例,作者完全可以只写小猫咪和公鸡的对话,然后紧接妈妈的话,即猫咪的脚心就像医生的听诊器,可以感知地面的动静……如果这样安排,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只不过略显情节单一。就像作者这样,写了小猫咪和公鸡、麻雀、大白鹅和大黄狗的对话,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原来每个动物的脚,都有不同的作用。也为后面小猫咪不再穿鞋的结果做铺垫。</p> <p>怎么把故事写长呢?做个形象的比喻,写故事就像钟摆,左摆摆,右摆摆,就是不停止。什么意思呢?比如鲁滨孙在荒岛生存,他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眼见着他可以成功离岛,这个时候,又遇一个困难……高明的作者就是这样,他有魔力让读者的心在紧张、松弛之间不停地跳动,有的时候,甚至要蹦出来。这就是情节的安排。</p><p><br></p><p>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的思维导图吧,看看作者是借着怎样的一个框架,来写这个故事的。</p> <p>《小猫咪穿鞋子》,有意义的体验</p>

小猫咪

故事

导图

鞋子

对话

作者

思维

公鸡

写长

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