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逆行 坚守岗位——柳赞二村村干部张伯川一线抗疫记

娜些年华

<h3>  张伯川家住柳赞镇二村,是一名拥有18年的党龄的共产党员,在2009年当选为柳赞二村村主任年参加工作,现任柳赞二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主任一职,春节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肆意蔓延,第一时间组织党员,群众投入到防控防疫工作第一线。</h3><h3> 党员干在难处,一定要严密把好柳赞镇“三道大门”,张伯川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溯河大桥作为柳赞镇的“西大门”是把控的难点及重点,因为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登记出入车辆信息,消毒,测温、人员劝返问题,还要面对处在正常运行工作状态中的冀东油田公车出入,大批量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作人员的逐一筛查,具体问题具体沟通,信息反馈,消毒,测温,登记,一项也不能少,张伯川向村支部主动请缨,他不畏感染的风险,毅然决然的投入到溯河大桥检测站排查工作中,他每天在卡口值勤,面对车辆多达200多辆,遇到上下班高峰期,难免造成交通拥堵,从而造成人员聚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主动找到油田负责人进行协调、商量,提出解决方案,成功的保证了交通畅通,为柳赞镇打好防控防疫阻击战垫定了坚实的基础。张伯川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一天,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外出返乡人员,冀东油田工作人员,做好排查登记,人员测体温,车辆消毒,凡事做到亲力亲为,确保不漏一人,一个都不能少,他每天如斯,不厌其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村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h3><h3> 2月17号晚上,正在吃饭的张伯川接到返乡人员刘竹玲电话称自己本人连同两个儿子已经下火车在回家的路上,他连忙放下饭碗,开车去卡点,做好返乡人员检测登记并再次告知其必须配合隔离工作,做好自行居家隔离,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村民负责,并一路驱车跟随回其家中,第一时间隔离,告诉刘竹玲有啥需要及时联系,明天村委会会送些生活用品过来,刘也表示肯定做好隔离,他才放心驾车离开。2月24日晚上,在卡点值了一天班的张伯川刚回到家,就接到上级通知,刘竹玲及其儿子所在车厢有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她们属密切接触者需要送去集中隔离医院,进行医学观察,最让张伯川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但他没有乱阵脚,沉着冷静的联系该村民,细心做她的思想工作,并和村支部书记一同将其母子三人连夜送往医院隔离。据刘竹玲自己说,她和孩子很幸运没有被感染,但是最幸运的是自己遇到了这么好村干部,她自己和孩子隔离期间,张村长天天打电话关心母子三人生活、身体状况,电话了解到刘竹玲胃不好,第二天自己开车给她送药并给孩子们带来最爱吃的水果,以及学习生活用品,刘竹玲表示现在非常时期,村干部忙的不得了,尤其是张村长身处一线肯定更忙,还能天天记挂着他们母子,真的是非常感动,隔人不隔心,对身处隔离期的母子三人来说是一种极大心理慰藉,3月2日母子三人顺利通过检测出院,并由村支部书记刘俊成和张伯川等人接回家。</h3><h3> 谈及执勤这段时间的感受,张伯川总是这样说:“我是党员,也是村干部,更是乡亲们得主心骨,关键时刻,我必须挺住。”一个多月以来,张伯川像钉子一样在岗位上坚守,不曾脱岗,也亲眼见证了柳赞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自己及一线工作人员的关爱和给予的工作支持,看着他们送来的口罩、手套、及多种慰问品,张伯川又在暗自思量,身为村干部的他也应该为一线这些老党员,群众代表做点啥,他想到了刚设卡点检查站时的那个雪天,自己开车在执勤的路上,因为路滑转弯的时候车子掉地沟里,他想掉里面的幸亏是自己,要是这帮老同志骑电动车掉里面后果不可堪设想,他想到这里心里不禁一打颤,心里产生一个念头……,果然,一份更加暖心的慰问激励着柳赞二村执勤工作人员的心,张伯川自己出资1000多元,为八名一线工作人员分别买了意外伤害保险,这几位老同志纷纷为这位村干部暖心的行为竖起大拇指点赞,并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为了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身为党员、群众代表,冲锋在前,是应该的事情,更何况还有这么好的村干部带领着,张伯川用自己的行动和精神感动并激励着身边每一个人的心,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会保持高度责任心,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干群携手共同驻守一个健康平安的家园。</h3><h3>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张伯川只是柳赞镇众多“一肩挑”村干部的一个缩影,在抗疫一线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柳赞镇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相信有了大家共同的努力,风雨过后,必能看见彩虹。</h3>

张伯川

村干部

刘竹玲

隔离

赞镇

党员

母子

一线

自己

村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