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align="right">——桦甸市新华小学 <br></div> <div> 按照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依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春季学期学校延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方案》《桦甸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校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安排,学校在原计划的学生正式开学日期后,开展线上教学工作。</div> <b> 1.技术支撑方面</b><br><div> 因为学校属于城乡结合部,学校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有限,家长白天都需要上班,孩子网上学习的工具不能100%得到保障,学校又不能强制学生家长购买;且学生家长绝大多数白天都得上班,陪孩子上课的绝大多数是对信息技术手段操作不熟练的老年人。再则,随着手机功能的越来越强大,学校的教师中只有极少数人家里有电脑,学校又不能让教师集中到校,线上教学绝大多数教师只能用手机……基于以上原因,学校依据学生家庭情况、教师自身情况,决定指导教师利用家长们最熟悉的、最便于家长操作的微信群、QQ群等软件平台进行授课。</div> <div align="center">我校教师在利用手机和平板给一年级孩子上科学课<br></div> <div align="center">孩子们体育课后在进行技巧练习<br></div> <div align="center">英语老师进行线上教学评价<br></div> <b>2.线上教学方面</b><br> 从2月24日开始,学校各任课教师将进修学校推荐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上的优秀的视频、录音、电子教材、图片等相关的优秀的资源有目的、有节奏的、按部就班的发给学生和家长,发给学生和家长的资源都是教师们在备课时事先查找、剪切、编辑好的内容。上课时教师通过发语音讲解、指导重点知识,通过让学生和家长发照片、发语音、发视频等方式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br> 就目前来看,非班级授课环境下的网络互动、答疑和练习、作业批改等需要家长的全程陪护,且缺少实效性,教师对学生课堂纪律和听课状态的约束力和约束效果明显不足。老师需要在课前组织签到,课间时时调动,课后跟进检查。因为老师们都在尽已之力,目前没有听到来自家长层面的负面反应。 <div align="center">一年组教师在交流第二天的教学内容<br></div> <div align="center">裴苗苗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整理解答资料<br></div> <div align="center">周丽兵主任在进行线上数学教学<br></div> <div align="center">教师的线上批改<br></div> <div align="center">家长批改,教师复查,体现家校的合作教学<br></div> 总之,学校层层落实责任,层层落实包保制度。建立了新华小学业务领导群、教研组长群、班主任群、全体教师群等多个群,同时采取检查学生学习笔记、检查教师授课照片等方式对各班级、各学科的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对教师进行爱国、爱教、爱校、爱生教育,让所有教师勇担责任,有集体荣誉感,并强化其个人的荣辱观,知道课上得成功与否决定着家长对其个人的好坏的评价……成效显著。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