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发烧)是疾病吗?

<h3>发热(发烧)是疾病吗? </h3><h3><br></h3><h3>在这次新冠肺炎的防控时期,大家都被测过了无数次的体温,就怕被发现“发热”,一些人甚至把“发热”与“新冠肺炎”无意中等同起来了。</h3><h3><br></h3><h3>其实,当一个人患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或流感的时候,多会有发烧甚至高烧的症状。 新冠肺炎中,据报道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也会有“发热”。 这时候呢,很多人都会担心发热的问题。所以说,在体温升到38度以上的时候(有的人甚至是感觉到发热的时候),就开始用西药的退烧药了。以前是静脉输液或肌肉注射退烧针,现在多是口服退烧药物,也就是不断的退烧。</h3><h3><br></h3><h3>在使用退烧药以后,身体有汗出,温度会下来,但是之后体温可能又会再次的上升,产生发热。对于这样的一种对身体发热的认识,治疗的理念和方法,是需要周详考虑和慎重使用的。</h3><h3><br></h3><h3>1)对“发热”的误解。</h3><h3><br></h3><h3>一些人对发热的不全面理解或不真实的认识,常常可能有两个情况出现。一是,无意识的把“发热”当成了疾病本身,感觉“退烧”就是在治病,热退了就是病好了。因而一发热,自己就赶快的用退烧药。二是,一些人常常无意识的把“发热”的程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等同了起来,一有高热,就非常的担心,认为疾病严重了,自己匆忙的用退烧药降温,或反复地表达自己的担心而催促医生给过早的使用退烧药。</h3><h3><br></h3><h3>2)载重汽车的故事。</h3><h3><br></h3><h3>先设想一个场景。一辆载着重物的重卡,行驶中遇到了一个山坡,需要翻越过去,在上坡的时候需要输出巨大的功率,这时候发动机的轰鸣声,噪音非常的大,尾气管的尾气也是嘟嘟的喷出黑烟,发动机的温度也在快速的提升。这时候如果司机觉得这些是不正常的,开始松下油门,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h3><h3><br></h3><h3>这个载着重物的重卡就会从坡上向后溜车。等这个轰鸣声,汽车的尾气和发动机的温度降下来以后,司机需要再次的加大油门去冲坡。冲坡的时候,同样的表现又会出现,司机再次去减低油门来消除这些轰鸣声,减少汽车的尾气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这辆载着重物的重卡就没有办法上到坡上,冲过坡顶。如此反复几次,机油,汽油也消耗完了,汽车可能就永远无法越过这个山坡了,甚至于可能要溜坡到山底下去了。</h3><h3><br></h3><h3>因为发动机的轰鸣声,尾气管的尾气,发动机的温度快速的提升,是载重的重卡车在负重上坡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在功能发挥的过程中伴发的一个表现。是其发挥功能的一个外在的表象,本身不是一个异常的表现。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去人为的干预呢?</h3><h3><br></h3><h3>这个时候,假如一个站在车外的人,看到了这个情况,巨大的轰鸣声,喷出浓黑的尾气,引擎盖上的热浪,告诉你说你的车有大问题了,并且蛮横的上车把你的汽车油门抬了起来。是的,轰鸣声,浓黑的尾气,引擎盖上的热浪减轻或消失了。但是,如果你是司机,你会让他这么作吗?其实,你反而是需要给足油门,加足马力,等翻过了这个山坡后,轰鸣声,浓黑的尾气,引擎盖上的热浪自然就消失了。</h3><h3><br></h3><h3>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当身体生病,出现了“发热”的时候,好像一些人就不这么认为了。</h3> <h3>3)战场的硝烟弥漫。&nbsp;</h3><h3><br></h3><h3>再举一个比喻的例子。一支部队,遭遇到了敌方的入侵,需要通过作战把敌方驱逐出去或消灭掉。在这场战役中,战斗中的成队列的士兵,向战线冲锋。但是,在冲锋的时候引起硝烟弥漫,枪炮声大作,呐喊声震天,甚至感觉是糟杂混乱的。如果做为指挥官的你,认为这是不正常的,你的感官不能够承受这样的刺激,你就吹起了撤退的号角。冲锋的士兵撤退下来了,战场也就暂时平静了下来。但是,士兵战斗的目的是必须要夺取前方战场胜利,消灭入侵敌人的。所以,你再次吹起冲锋号,成队列的士兵们再次勇猛地向前线冲锋战斗,同时又再次的产生了硝烟弥漫,枪炮声伴着呐喊声。这时,做为指挥官的你,无法忍受和承受这样的噪声,再次吹起了让士兵撤退的号角。是的,战场又再次恢复了平静。</h3><h3><br></h3><h3>但是,在这个反复冲锋的过程中,士兵的伤亡是在逐渐增大的,弹药消耗是极大的,当增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士兵们就再也不可能,再次组织起新的冲锋,去取得胜利了!</h3><h3><br></h3><h3>你是这样的指挥官吗?你要做这样的指挥官吗?你愿意在这样的指挥官手下做为士兵为战胜敌人去作战吗?</h3><h3><br></h3><h3>在感染性疾病中,在我们人体抗病的过程中,出现的发热(高烧),何尝又不是如此呢?将心比心,取类比像,慎之慎之。</h3><h3><br></h3><h3>中医学的治疗原则,不是去吹撤退的号角,通过让士兵退下来,来减少战场的硝烟弥漫和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而是擂鼓助威,是通过增加更多的战士和提高其战斗力,去持续性的冲锋。在短暂的时间内,战场的硝烟可能更加的弥漫,枪炮声更加的暴烈。但是当战士们取得了战场胜利的时候,战场平静下来了。这样的平静是一个胜利后的安宁平静。</h3><h3><br></h3><h3>4)“发热”不都是“病”,是人体抗病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仅仅是一个 “症状”。</h3><h3><br></h3><h3>在给客人的咨询和治疗当中,对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我都是不主张过早或过度使用退烧药的。除特殊情况外(婴幼儿,超高热等),能不用最好。首先都是先了解他们对发热的知识和认知情况,反复的灌输发热不是“病”的观念。让大家了解和接受“发热”是好事,不是坏事。消除大家“怕发热”的想法,尽量的让大家了解,治病的时候,不是“怕发烧”,而是“怕烧不起来”。&nbsp;</h3><h3><br></h3><h3>要理解这个“发热”(发烧)的症状,我们就以这个外感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或流感)为例。首先,是我们医生让身体“发热”的吗?不是的。“发热”是身体自身在抗病的过程中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一个症状,只是身体的一个反应性可以察觉的表象。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是在“正邪斗争”(身体抗病自愈)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症状。那么,既然这个发热的症状,不是我们医生把体温提高的(也不是你自己通过主观的手段引起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在没有了解身体发热的意图,经过身体的同意,就用退烧药去把这个温度降下来呢?</h3> <h3>5)“发热”是身体自身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h3><h3><br></h3><h3>如果在用了退烧药,造成身体汗出和温度降低,那么,对身体的自身抗病能力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这个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如果“发热”(发烧),仅仅是身体在抗击病菌,包括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时候的一个反应性的表现,也就是身体在努力的调动其所有的机能和潜能,在抗击消灭这些病菌,促进身体的康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干涉和打击身体的这个自主的行为?</h3><h3><br></h3><h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王宪波医生对“发热”的说明中提到:</h3><h3><br></h3><h3>(1)发热不是孤立的症状或病理过程,应集中精力尽早找到病因。必须针对发热病因采取有效的措施。</h3><h3><br></h3><h3>(2)原因不明的发热不要急于退热,对热度不高且发热原因不明者,通常不主张急于退热,以免掩盖病情,降低机体抵抗力。注意这一句,退热会“降低机体抵抗力”,能重视到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h3><h3><br></h3><h3>(3)人的体温调节有一个安全阀。当体温高达其临界水平时,通过出汗、呼吸与血管舒张可使其散热骤然增加,因此体温很少达到超高热水平(超高热是指体温高达41℃以上的危象)。身体知道如何去做,也有自我保护的机能的。</h3><h3><br></h3><h3>大家之所以使用退烧药,是基于一个最常见的担心,就是 “发热”可能造成身体自身的损伤。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高烧的温度也不一定会是非常的高。或是在短时间的体温特别高的情况下,身体自身就会产生一个自我的调节。我们应当相信身体自身的体温调节功能,应该像相信身体其他的功能一样。</h3><h3><br></h3><h3>如果出现了“发热”,并且“发热”引起了主观的难受感觉,我一般劝大家要尽量的忍受一下,不要因为用了退烧药而给身体帮倒忙。如果不愿意忍受“发热”引起的难受感觉,那就平时保护好“正气”,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热”是对免疫力的一次练兵,疾病康复后,免疫力会得到得很大的提升。</h3><h3><br></h3><h3>净音寺医师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