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用榜样言说,用故事书写。新教育就是借鲜活的实践和生动的教育叙事诉说教育理念。今天我们走进新教育,听朱老师讲“多一把尺子”的故事。</h3> <h3>新教育的核心理念 ,我们再一起读一遍吧,逐字逐句,越品越有味道。</h3> <h3>朱老师的故事先从一个特殊的孩子,一本书讲起。当过老师的人都明白,每个班里都有这种情况。</h3> <h3>细心的你发现了吗?这本书的封面有故事。“征”与“症”的良苦用心——“征”是表征,是一种现象;而“症”带有病字头,很显然与疾病有关,用“征”不用“症”,朱老师和作者一样,没有把那些偏移常模的学生看成病人,而是把他们一视同仁,他们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这个故事耐人寻味。</h3> <h3>下面这一个故事则振聋发聩。朱老师认为以工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学校制度就像《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的故事一样,单一的评价制度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多彩的童年都变成了灰色。这个单一的评价制度就像一把尺子,按成绩一刀切,不关注人性,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味的补孩子之短,而非扬孩子之长。孩子没有自信和幸福的体验。</h3> <h3>那么如果评价学生的尺子多了呢?实践证明,就多一批好学生。</h3> <h3>其它的尺子什么样呢?让我们走进周老师的实践,听周老师讲一个教室的生命叙事。</h3> <h3>提起档案,大家印象当中一定是下面这两种吧:评价单和档案袋。</h3> <h3>瞧,这就是电子档案,实现多维立体评价的载体,另一把“尺子”。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电子档案体现了对孩子多维度、立体式的评价。</h3> <h3>朱老师用606班故事给我们讲述电子档案的魅力。</h3> <h3>电子档案里有每个孩子一到六年级的成长足迹。</h3> <h3>电子档案记录了老师们对孩子们的感恩教育:感恩母校,感恩父母,甚至感恩门卫的值班爷爷,感恩校园的环卫工人……</h3> <h3>电子档案还记录了老师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h3> <h3>这是周老师毛毛虫班的电子档案。</h3> <h3>噢,原来电子档案如此丰富多彩!它以孩子为中心,记录发生在教室里的每一个日子,记录他们成长的每一步,记录他们快乐成长的童年。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个孩子的长处,真正做到了扬长避短。</h3> <h3>难怪家长们这样评价:</h3> <h3>能让孩子的童年更加美丽的电子档案,是怎么制作完成的呢?软件重磅出击!</h3> <h3>宝典也必不可少,这可都是千百次的实践才换来的经验之谈呀!</h3> <h3>当然还得有十八般“武艺”傍身。要有身为“记者”的敏锐;</h3> <h3>有身为“编剧”的才华;</h3> <h3>有身为“编辑”的细致;</h3> <h3>还要有身为“美工”的审美。</h3> <h3>还得会“望”“闻”“问”“切”……</h3> <h3>这才成就了“多维立体评价”。这哪里是什么电子档案,分明是孩子绚丽多彩的童年!</h3> <h3>朱老师还推荐了这些书籍,让我们更快的成长,融入到孩子的世界,听孩子的话,懂孩子的心。</h3> <h3>如果把老师比作那个能撬动地球的人,那么“多维立体评价”就是那个支点。</h3> <h3>是呀,多维立体评价,让我们不只关注分数,还能更多地发现孩子的优点,让孩子时刻沉浸在幸福中。这就是真正的研究,这就是真正的关爱!</h3> <h3>这就是“多维立体评价”的真谛。</h3> <h3>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朱老师曾引用过的美国诗人谢尔·希尔菲斯坦的一首诗《总得有人擦星星》:</h3><h3>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h3><h3>它们看起来灰蒙蒙。</h3><h3>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h3><h3>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h3><h3>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h3><h3>想要个新的我们又没有。</h3><h3>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h3><h3>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h3> <h3>是否某一天,能擦亮星星的眼睛?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面向未来,我该何为?</h3> <h3>借用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h3><h3>未来总要来,不请他自来。</h3><h3>未来正在来,现在有未来。</h3><h3>美好的未来,行动做起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