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变,使命在肩 ------逆行者们在 “疫”线迎接春天

一米阳光

<h3>这个春节,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就像按下了暂停健。而这个春天,有一群疾控人却在一起书写春天的故事,因为有爱,这个春天的故事依旧温暖。<br></h3> <p>疫情尚未波及北京时,他们已经开始穿脱防护服的练习</p> <p>疫情初起,正值春节前夕,最艰难的时刻,未知的病毒,不停的接报,工作人员有的正在度假,有的早已安排好回乡探亲,人员紧张,加上对病毒认知不足带来的紧张,在传地科,多少个彻夜不眠,多少次反复培训,多少次流程梳理,多少个日夜连轴转,对于加班成常态的他们已经记不清了。接报、病房内床旁流调、标本采集及转运、撰写流调报告、确定密接、密接管理,每个细节环环相扣,每日工作紧张忙碌而有序。</p> <p>病房内床旁流调</p> <p>咽拭子采集</p> <p>采样管标注信息</p> <p>标本消毒后放入黄色转运桶</p> <p>样本交接</p> <p>随着疑似病例的不断增加,疫情处置压力日益剧增,传地科的所有在岗人员全部主动请缨,没有休假的取消休假,已经外出的提前回京,直接归队,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与大家并肩作战。</p> <p>随着疫情形势严峻,后期传染病防控队伍不断壮大,中心各科骨干进入,监督所同胞支援,社区医院骨干不断增援,他们的培训场所也与时俱进的由会议室改到了地下报告厅,但更多的时候是改到了六层传地科所在科室的楼道里。</p> <h3>不拘一格的培训现场</h3> <h3>楼道就是最好的培训现场</h3> <h3>疫情期间,除了征用其他科室的办公地点,楼道里也摆满了工位,以满足日趋庞大的防病队伍。</h3> <p>随着一批批支援队伍的进驻,培训工作也在随时跟进。穿脱防护服、咽拭子标本采集,每位新流调队员都要经过严格考核并合格才可以上岗。</p><p><br></p><p> </p> <h3>穿脱防护服考核中</h3> <h3>疫情,像个放大镜,让我们每个人的身影逐渐清晰,隐现</h3> <h3>传地科这群人与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要照顾年迈体弱的父母,要为房贷车贷奔波……但是只要一穿上白大褂儿,他们立刻就成为战士。他们比我们更知道疫情的可怕,比我们更清楚被传染的后果,比我们见识过更多的死亡。我们可以说“怕”,他们却不可以。穿上白大褂儿,他们从人群中挺身而出,用他们的身躯保护着我们。<br></h3> <h3>他们,有的爱摄影,有的爱写诗,有的爱旅行,有的爱购物……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也喜欢花前月下。在雪花飘舞的日子,如果没有疫情,他们也会带上爱人孩子,去堆雪人、打雪仗;他们也会带上相机,去拍故宫红墙北海白塔,去赏雪中红梅路边美景,去享受平静幸福的生活。<br></h3> <h3>雪,下的很大,今年北京的雪尤其多,他们喜欢雪中的北京,爱这个城市,爱身边的亲人朋友,但他们说既然穿上这身雪色的服装,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扛起这份责任。<br></h3> <h3>深夜医院发热门诊取样</h3> <h3>挑灯夜战写流调报告</h3> <h3>因为工作时间太久,李洋的脸上还留存着佩戴口罩的勒痕,皮肤也失去了该有的颜色。<br></h3> <h3>疫情现场工作片段</h3> <h3>这些照片很珍贵,因为疫情现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长时间流调身上的衣服常常湿透,护目镜常常有雾气,以至什么也看不清,庆幸现在是冬季,如果是炎炎夏日,这些战士就更受罪了。</h3> <h3>在疫情现场,他们常常因为避免污染,不能将手机携带在身边,因此穿着防护服期间无法接听电话,无法拍摄。这些珍贵的照片都是手机套在塑料袋内同事帮忙拍的</h3> <p>传染病与地方病控制科科长蔡伟,全力负责新冠疫情防控任务,他深知责任的重大,迅速抽调人马,组建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传染病防控队伍。从培训演练到现场流调,他亲力亲为、冲锋陷阵、率先垂范,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不是我们不害怕,是使命让我们必须前行;不是我们没有家,是担当让我们舍小顾大。我们虽奋战在一线上,领导的关怀和嘱托都是让我们燃起使命之火的种子”蔡伟说。</p> <p>  </p><p><br></p><p>副科长刘锋,从国外旅游回来没有回家,也顾不上倒时差,就直接来到单位,穿上防护服就到了疫情现场进行流调,开始了与疫情赛跑的日子。在某医院急诊,一位高龄昏迷老人需要采样,刘锋凭借娴熟的技术,在快速取下氧气罩的瞬间,30秒完成采样过程。如果说实验室人员是离“病毒”最近的人,那采样人就是第一个逆行走近“病毒”并提取“病毒”的人。</p> <p>电视新闻中大家熟知的湖北武汉的景某一家6口新冠肺炎的故事一直牵动人心,在这家人心理几乎崩溃接近绝望时,身为副科长的孙亚敏与景某24小时微信在线,不断地给他加油打气,时时安慰,为他们全家照亮黎明前的那缕光。而同样作为母亲的她,忙碌起来几天回不了家,想念儿子时只能通过视频看看儿子,儿子忽闪着泪汪汪的大眼睛,一直哭着,用稚嫩的声音问:“妈妈,我想你,你什么时候才能回家?”</p> <p>金丽娜同志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积极主动冲锋陷阵,雷厉风行,敢于担当。当有人问她害不害怕时,她说“疫情防控,责无旁贷,这是我们疾控人的天职,是我们疾控人的初心和使命,全家和全国人民都在陪我们战斗,我们不害怕,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一定战胜疫情”。</p><p><br></p> <p>曹文栋始终坚守在第一线!1月20日接到第一例疑似病例报告后,就通知家人“这病不知道什么情况,马上要去现场调查,所以之后不能回家,也不敢回家。”一直到24日,一直忙于科里各项工作。大年三十晚上,他戴着口罩去看望独自一人在家的老母亲,放下“慰问品”就走了,“剩下的情况电话里说”,之后再没去过。尽管他对自己的防护很有信心,总是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但是面对未知疾病,焦虑不断,总是匆匆睡去,忙忙醒来,眼里充满血丝,舌头上全是燎泡。</p> <p>邵云平腿伤刚刚恢复,就迫不及待的练习穿脱防护服,申请进入紧张繁忙的一线流调队。当别人问她,外出跑来跑去,没什么时间坐下休息,你的腿肌肉力量还没完全恢复,留下后遗症怎么办?她说:“疫情现场是我的岗位,我要坚守我的阵地。”</p> <p>赵燕航作为传地科年龄最大的同志,从疫情开始就主动承担高风险的采样工作,疫情处置早期,她每天从早到晚漂在外面,甚至每天忙到深夜,连续多日高强度的工作,有一次下班开车回家途中发现自己累得眼睛睁不开了,晕晕乎乎的,她赶紧靠边停车,请爱人来接她回家。这就是榜样!</p> <p>接到采样通知后,郭黎变身“超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穿着闷厚的防护服,熟练地为采集对象采集咽拭子并及时送检。流调工作肩负重任,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接报就要立即开展流调。“我们的工作容不得一点耽搁!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到达现场、早一分钟开展流调,就能早一分钟采取防控措施,居民就多一分安全保障”。</p> <p>盼望回老家陪妈妈过年的何斌,本想多陪陪老人,因为疫情,牵挂工作的他提前拜别老妈,跨上回京的列车,大年初三回单位上班后就几乎没有回过家。他说:“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穿上白衣,我就是战士;作为党员,我必须冲锋;最美逆行,我义不容辞!”</p> <p>首批进驻隔离点工作的陈春枝,24小时工作,既守护“客人”健康,又为他们做心理疏导。接“客人”,为“客人”采集标本,每天忙忙碌碌。元宵夜陈春枝穿好防护服准备接待新转入 “客人”,手机铃声响起,是女儿打来的电话。猛然想起今天是元宵夜,尽管思念,但“客人”在等着她去接待,于是任凭手机铃声响动,她毅然走进接待大厅。深夜走出隔离区,外面繁星满天,万籁俱寂,走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房间,她才有时间与女儿进行迟到的祝福。隔离点工作一轮下来连续35天不能回家,现在陈春枝将再次开启隔离点工作。</p> <p>王建,本计划夫妻一起回湖北过春节,与提前回老家的岳母和女儿团聚。因为突如其来疫情,身为一个湖北女婿,一名防疫战士的他,与同为医生的爱人,留守北京,抗战一线。随着湖北疫情防控形势的日益严峻,他日夜思念滞留疫区的亲人,担忧她们的健康和安全,他将牵挂深埋心底,疫情开始他就没回过家。他说,正因为担心,所以更要努力,这是一个湖北女婿必须有的担当。如今他已进入隔离点工作,为了对密接者负责,保证与外界完全隔离,他们只能呆在自己负责的楼层,不能上下楼,他说,等从隔离点出去,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看蓝天。</p> <p>  </p><p><br></p><p>在隔离点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工作内容涉及部门较多且事无巨细,平时的健身达人李洋血压飙升。</p><p><br></p><p> </p> <p>钱丽芳作为密接管理组组长,有效做好密接管理是疫情防控重要环节,每天接收各渠道提供的密接信息,进行核实,时刻掌握每位密接健康动态,每天与数字打交道,此项工作量极大且逻辑性要求非常强,因此这项工作要求她头脑要时刻保持清晰,来不得丝毫疏忽。</p> <p>韦懿芸、鲁宁、宋伟、霍秀芳、曹雅楠这个汇集了南湘雅、北协和高材生的网络监测组人员,一直在跟时间赛跑。</p> <p>为了确保最难熬的后半夜审网时间及时,韦懿芸设定间隔一个半小时的闹钟,并风趣的形容自己的工作为"仰卧起坐"。</p> <p>韦懿云绘制的虚拟数据病例分布图</p> <p>疫情分析组梁金搏、史凤琳,整理病例信息,分析病例之间有无关联,对疫情进行分析研究,为有效防控疫情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p><p><br></p><p><br></p> <p>李乐静作为反馈协调组成员,及时查收检验科、自测医院、外区疾控中心的检测结果,将标本检测结果报告领导,结果反馈到各医院、隔离点,是他们的职责,哪怕深夜出的结果,也得第一时间反馈。</p> <p>疫情防控,保障先行。每天早上,韩伟会先到传地科库房查看各项物资存量,及时补给,以保障外出流调人员的防护需要。为了保障同志们的饮食需要,韩伟总是抽时间想方设法的多补给一些,他说,外出采样很辛苦,不能让人家半夜回来还饿着肚子呀,一碗热乎的泡面,能让身体暖和起来。</p> <p>疫情期间在处理好疫情的同时,传地科作为传染病专业技术人员,还承担着辖区二三级医院新冠疫情的督导工作。</p> <p>除了医院,社区,企事业单位,公司大厦等处处留下我们繁忙督导身影。</p> <p>自疫情出现以来,传地科办公室每晚灯光都是亮的,办公室电话是24小时有人接听的,他们所有的付出都为了保障海淀人民的健康,保护海淀一方平安。</p> <p>每一场大的疫情,传地科成员永远是排头兵,冲在最前沿,因为他们清楚,这是他们的责任与担当</p> <h3>紧张忙碌的物资准备现场</h3> <h3>大批量采样的盒子,物资准备中</h3> <h3>采样现场</h3> <p>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传地科全体队员充分体现了大无畏精神,面对疫情,不胆怯、不后退,并肩作战,科学防控。以“燎原星火”奉献自己的力量,照亮百姓的健康之路。他们相互帮助,互相鼓励,拼搏进取,信心坚定、初心不变,使命在肩。24名同志凝集一心,铸造了一座坚固的钢铁长城,成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p> <p>一个不同寻常的新年开篇,一场疫情,成为浩瀚历史中终不会被遗忘的一个时间点。而冬天终会过去,春天也即将到来,那些扎进心里的痛和焦灼,不会随着时间而掩埋,它会慢慢在开出一树繁花。愿我们一起与健康快乐同行,心有阳光,一路芬芳!</p>

疫情

传地科

防护服

流调

采样

工作

密接

他们

防控

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