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多维立体评价”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

文疃镇田庄联小 陈莹

<h3>在共同战“疫”的特殊时期,与新教育,与朱老师,与银河小学相遇在“空中课堂”,实在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运。到目前为止的十二天里,我们似乎都形成了习惯——相约七点半,哪怕昨天没有课程,我们还是会不自觉的打开直播页面。或许,这就是新教育的魅力吧!</h3> <h3>1931年,梅贻琦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似乎,我们也可以说“小学之美,非谓有外表之美,有理念之美也”。在朱老师无私的分享中,我们深切记住并感动于银河小学“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的理念,就像初听李镇西校长“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一样,</h3> <h3>朱老师用一本书的名字,用“症”和“征”两个字的不同,悄悄地告诉我们——老师心中要有一杆秤,那就是公平与公正。是啊,当我们只有从心底里,从理念上真正地尊重每一个孩子,才能做到新教育倡导的“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也才能守住我们的初心。这,难道不正是我们祖师爷所说的“有教无类”吗?看来,“真”教育都是相通的。</h3> <h3>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提出这个大疑问、大命题之后,朱老师用平静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恐怖故事。看着图中的恶魔,当它举起尖刀,我瑟瑟发抖于自己手中的那一把“尺子”。此刻,多么希望“恐怖故事里都是骗人的”,尺子它不是尖刀,教师也不是恶魔,多姿多彩的生命不会在学校里变得千篇一律,没了色彩。</h3> <h3>期待着,温文尔雅的朱老师能多递给我们几把“尺子”;猜想着,“多维立体评价”的尺子会不会是告诉我们怎样写好批语。</h3> <h3>周老师来了,带着银河小学“评价制度改革”走来了。</h3> <h3>看着制作精美的电子档案,除了佩服银河老师们从全科评价到实物档案再到电子档案的坚持与耐心,还在心里产生了一丝疑问:这些不都是形式吗?我们希望新教育带给我们的是实实在在的内容,不是花里胡哨的表面文章。</h3> <h3>这个疑问,使我们带着挑剔的眼光关注着周老师接下来的操作。慢慢地,周老师用“毛毛虫班”的电子档案所代表的“过程评价”和“自我叙事”,让我们明白:新教育不是在强调形式,而是用形式倒逼内容。多维立体评价,它不狭隘,不是写几句表面漂亮、温暖的批语,而是日复一日的关注。</h3> <h3>这不是简单的电子照片和视频的剪辑,而是每一个老师用心陪伴孩子度过学校时光的见证。老师只有关注到孩子的闪光点,才会把孩子们的镜头捕捉下来。</h3> <h3>在潜移默化中,朱老师和周老师,慷慨地递给了我们一把多么有力、温暖的尺子——陪伴。尊重每一个学生,努力呵护每一个心灵,守住每一个日子,让每一颗星星在银河中闪光,让学生和老师都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h3>

老师

我们

尺子

银河

评价

教育

多维

档案

小学

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