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昨晚10点多,租住在巴一中西门外的我接到了孩子老师叫我取书的电话。迅速下楼,看到一月未见的老师,戴着口罩,声音嘶哑,头发不再整齐,衣服上有灰,下车时走路一瘸一拐。打开车门,拖出一个蓝色的收纳箱,里面满满当当的装着儿子的课本。特殊时期,不能多聊天,只能诚挚道谢后挥手作别。</h3><h3>2020年春,这个特殊的开学季,由于疫情的意外到来,孩子们被隔离在家,不能返校。中午12点多,看到班主任在群里发通知:高三年级组决定,由老师帮忙从教室里拿出学生的课本及复习资料,给同学们送到乡镇,分到村,以村为单位打包,再通知家长拿书。作为高三学生家长中的一员,实在是太感动了。“送书上门”4个字,背后的工作量简直不敢想象,老师们为学生付出的心血和劳动实在是太多了。</h3><h3>孩子平常与老师的相处亦师亦友,轻松和谐。有这样送书上门的难得机会,孩子们也真是不客气,填写的地址四面八方,要带回家的资料也是五花八门。在老师面前一点儿也不见外,像安排自己的爸妈一样自然无比:可能在箱子里,绿色白色的笔记本,黑色化学笔记本,A5活页本……我们作为家长,在帮孩子填写信息时,就觉得非常过意不去,老师的工作量太大了。可是,没有办法,都被隔在家里动不得,高三学生在家里学习,没有课本笔记资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的学生所需资料的翻找打包,真的是在课桌里,箱子里,一本本找,一坨坨搬,然后还要一家家送,真是太浩瀚的工程。我们就在离学校一墙之隔的地方,心里还想着,希望能进校做个志愿者,帮忙找帮忙收,助老师一臂之力,可是因为疫情隔离的大环境,老师婉言谢绝了我们,只好作罢。</h3><h3>自新冠疫情爆发,延迟开学,巴一中的老师就在为孩子们的居家学习做努力。培训教师、学生,召开家长视频会做动员工作,经过周密部署和精心准备,2月1日,孩子们就已经在家里享受名师课堂了。现在已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为了孩子们手头有课本更好的参与学习,学校又做出了送书上门这一非常举措,老师们真的是太爱学生啦,中午填表,下午找书,晚上,离学校近的一部分孩子已经拿到了他们久违的课本。这个活动背后,还有与抗击疫情总指挥部的沟通协调,统一调度车辆等工作。好多老师既要上直播课,辅导作业,还要给孩子们找书送书,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启动的车,没有油,没有电,晚上还得想办法把车启动。老师对孩子们无私的付出,令我们家长都汗颜。</h3><h3>看着老师疲惫的身影,已经在家里宅了一个多月有点毛躁的儿子,一言不发的开始整理课本,不再虎着脸嘟嘟喃喃。我非常认真的告诉孩子:你们是幸福的,享受的是最尊贵的VIP待遇,老师们不怕辛苦和劳累,只要这份劳累能对你们有帮助,就是累有所值。希望老师们的这些行动,能让你们领悟到学习的意义,如果心中有感动,就把这份感动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做好高三学生面对高考倒计时应有的角色,不负老师所望。</h3><h3>今早六点,儿子准时起床,英语早读的声音响起来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