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行摄人间

<p>  2020年的春天来的特别艰难,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抗疫行动中,已持续近三个多月的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预计今年高三年级开学要推迟到三月中旬以后了,已被师生慢慢熟悉的网络教学在这一特殊时期突显其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暴露出问题:如部分学生总会因为网速问题跟不上进度、部分自律性不够強的学生有缺课或"逃课"现象、学生一天网课上下来出现的眼睛和身体的极度不适反应,特别是绝大多数老师依然在利用互联网上着传统的知识传授课,对学生而言网课的新鲜感已没有了最初的吸收力。如何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使我们的课堂更吸引学生、更富有生命力,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p> <p>  3月2日晚有幸聆听了浙江省郭剑峰名师工作室郭剑峰、谢芳和程亿菲三位老师做客“启星学院”直播间所做的题为《基于疫情的微课程设计》的讲座,三位老师精彩的分享给我很大的启发与触动。</p> <p>  自2017年开始实施的高中新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指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目前国内疫情的发展变化形势不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理想的现实素材吗?</p><p> 尽管我已产生了利用目前国内外疫情发展情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相关问题的想法,甚至我也给学生布置了系列的与这次疫情相关的探究小课题。但东部沿海地区的教育显然又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浙江省郭剑峰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已从地理学的角度综合各个层面做出了质量很高的微课。</p> <p>  他们从地理学科的城市地理、人口地理、环境地理、经济地理、地理信息技术五个专业角度,就武汉市的地理位置、华南海鲜城的相对位置,以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位置选择引导学生进行大型防疫医院的地理区位条件的探究;就此次疫情发生的人口分布、发病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看疫情的防控;从人地协调的角度深入分析此次疫情发生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为防控疫情从各地调配物资看各地产业的发展特点并进行产业结构的评价;利用"3s"技术对我疫情的分布、蔓延及防控措施的实施提合理化建议等。在团队的合作中形成了精美的系列微课,并在短时间内在国内各大网站发布,也已产生很大的反响。他们的工作让我看到了东部沿海地区教育的高效、实效,以及东部沿海地区教师队伍的眼界和格局,还有他们的团队协作所产生的巨大合力!</p> <p>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如果还停留在利用互联网进行学科知识的传授和经验的传递,而不是利用现代技术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知识的云端自由驰骋,还停留在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那么,目前教育改革提出的"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恐怕很难早日真正得以实现。</p> <p>  基于以上的学习反思,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会带领工作坊各成员以及自己所能影响到的各地区学校,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使现代技术真正发挥全面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作用,使学生的眼睛、耳朵、脑袋、甚至灵魂爱上这一具有综合特色的学科,让地理学科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p>

学生

地理

疫情

培养

素养

剑峰

学科

反思

老师

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