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铁血63(三十七)</h3><h3> 日本在唐朝以前,日本的国号是“倭国”,而这个名字还是汉朝政府给起的。日本作为中国的邻国,自古以来便和中国的渊源颇深,在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日本便派遣使者来到中国,请求光武帝赐予封号。刘秀接见了使臣,见其不仅面露猥琐,并且又矮又瘦。当日本使臣说明来意,愿作为汉朝附属,请光武帝赐国名时,光武帝刘秀随即进行赐国名为“倭国”,并封国王为“倭王”,颁发了金印紫绶,在金印上刻有“汉倭国王”四个金色的大字。实际上,倭的意思是丑恶低矮,当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这个名字含有贬义,于是他们欢欣鼓舞的接受了这个称号。这也是后来,我们称日本人为倭寇的由来。</h3><h3> 到了唐朝时期,中日的交流愈加密切,日本开始学习汉语。通过学习,日本人也逐渐的对自己的国名,有了新的认知,对倭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明白其含义的贬义,越来越感觉自己国家国名的不好之处,于是要求唐朝予以改国名为日本。日本的意思,是指本国靠近太阳的意思。日本墨墨迹迹,一直墨迹到后来的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才将日本两字,正式的赐给日本当作国号,这也就有了如今日本两字的来历。</h3><h3> 在明治维新后,日本称呼自己为大日本国,到了1931年之后,改为“大日本帝国”。1945年,日本战败,在1947年颁布了新的宪法,日本改国号为“日本国”。之所以改这个国号,其原因有很多,首先日本在战后仍旧保留君主,因此不能叫共和国,而日本君主的头衔又是天皇,所以也不能叫王国。作为一个战败国,虽然有天皇,但也不能再叫帝国了,因为战胜国是不可能同意的。至于叫什么大日本国则想都别想,最后只能凑合着叫日本国算了。</h3><h3> 在我们看来,日本总是把自己称为“大日本”,主要是与日本人的自卑心理,与他们对土地的强烈渴望有关,身处在一个弹丸之国,却把手伸到了众多国家的领土之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最终肯定是得不偿失。</h3><h3> 日本欺师灭祖,背信弃义,在联合国决定国际通用语言时,他们想把日语也位列其中。毕竟一旦成为全球通用语言,就能够大大提升自己国家的国际地位。但是对于日本的申请,联合国直接予以拒绝,原因如下:首先,日语中夹杂了超过一半的汉语,根本不是一门独立的语言。其次,日本的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都借鉴了中国,没有自己的特色。最后,日语的影响力实在太小,全世界就只有小小的日本在使用。联合国当年定下的6种工作语言,分别是英语、汉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h3><h3> 许多人经常不解,为什么日本人始终不愿正视由自己挑起的侵略战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敢跳出来公开否认南京大屠杀。仔细观察日本右翼的种种言行就可以看出,当年日本的投降并不彻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没有追究日本天皇的责任,所以为现在的日本人留下了翻旧账、不认账、赖账的种子。所以,中国人民光有一腔热血不行,满怀激情也不够,唯有团结一致不折腾,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提高国防科技现代化,继续发扬抗美援朝的大无畏精神,到那时,日本人就该向中国摇尾巴了,没办法,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只怕硬的,不怕软的。</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