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武汉加油”三部曲,收官之战依然是学生——博一班有这样一篇作文

书史之朋

<p>最近很忙,我给有些朋友说,用网络直播上课,比原来的在群里做活动都艰难,虽然我还没有真正尝试过,但是想一想上课前的准备,和整个过程的行云流水,我依然觉得有点不知所措,在期待中自己越来越忐忑,竟然有点“近乡情更怯”了。</p><p>于是,我想到了录制一个知识胶囊,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准确的说经过今天一天的录制,我才发现自己在希沃的使用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谁让我原来那么“画地为牢”呢,其实这让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叫作眼高手低和知易行难。</p><p>我这上边这些内容,是为了说明白一件事,前天早晨我给博一班的孩子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给武汉加油以后有感”,很多学生像我所期待的的那样,认认真真地完成了作业,可是也有一些孩子到现在都没有行动起来,我忙他们也忙。</p><p>其实他们这两天比我还要忙,一下子换了一种学习方式,对手机的使用有缺乏足够的准备,所以我并没有要求人人都要完成这篇作文,也可以这么说,已经完成作文的学生,在走向社会上又收获了很多。</p><p>如果我们把学生第一次给武汉加油和给祖国加油,第二次家长们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做榜样,和这篇作文联系到一起,组成一个给“武汉加油”给“祖国加油”三部曲,就会有这样一种非常鲜明的感受了,在学生开学之前,我们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让学生的生命成长和整个国家挨得更近了。</p><p>这也可以从很多孩子的作文中看出来,原本是很容易写得非常空洞的题目,结果以为学生前前后后都参与了,作文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再进一步,把前边所做的努力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至少在心灵的发展上是这样的。</p><p>因此,我想把这个美篇写完,虽然是忙里偷闲的补救,是想要尽善尽美的努力,学生写了作文,我再来一个美篇,让这一切告一段落,我想也算是我这一次教育努力的完完整整了,这应该也可以鼓励这两天开始新的学习尝试的孩子,毕竟为国家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有大爱精神的力量也是巨大的。</p><p><br></p> <h3>乔雨彤的作文</h3> <h3>刘师妤的作文</h3> <h3>薛云盈的作文</h3> <h3>范翰林的作文</h3> <h3>齐萱萱的作文</h3> <h3>于浩家的作文</h3> <h3>边全硕的作文</h3> <h3>周恣同的作文</h3> <h3>刘豪杰的作文</h3> <h3>杜俊宏的作文</h3> <h3>高可欣的作文</h3> <p>这个美篇底稿写在三个星期以前,我今天把它找出来,是以为三个星期前半途而废了,可是我是一个敝帚自珍的人,又加上被日更所迫,大家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我每天没有办法无中生有的,为了我的美篇而做没有成长价值的事情。</p><p>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我所谓的“坚持”,哪怕有些乐此不疲,就要求学生浪费自己的生命给我提供素材,我是绝对不会去做的,我宁愿自己不再写美篇,就像我昨天那个美篇,是学校有这样的任务,我就创造性使用了一下。</p><p>因为我不想让别人怀疑,我是为了写美篇,而让学生走进没有任何价值的表演的,在我心目中学生的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我努力记录的主要目的,我是要把他们所经历的最宝贵记忆留存下来,作为最大的礼物送给他们。</p><p>其实我的美篇也是在进行教育,可以说我美篇的阅读对象,有三分之一是我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剩下的才是远方关注我们博一班的朋友,这三分之一在我们博一班就是所有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p><p>比如说这一次“昔日重来”吧,就是为了对比昨天晚上的那个美篇,好让大家感觉出来,我们这三个星期前,有了多么大的进步,有的人说,学生在家里学习是不能保证效果的,可是我却感觉,有足够的自由时间,学生能够自觉掌握自己的学习,也许更能够培养出来自律精神。</p><p>这也是我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收获的又一个方面,他每天下午都给学生走进学习小组,或者是自由阅读的时间,他还说一个没有自由时间的学生,是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成长的,可惜很多人都忘了这句话,拼了命的控制孩子。</p><p>尹建莉老师也认为,孩子不能自主决定自己的事情,是中国家庭教育上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其实何止是家庭教育啊,学校用作业来控制学生的现象,应该也已经屡见不鲜,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老师鞭长莫及了,家长有点力不从心。</p><p>学生就可以抓住机会实现自主成长了,如果他们能够尝试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而不是放开手脚玩游戏和看电视的话,这个加长版假期,一直都在家里宅着的特殊时间,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p><p>我总感觉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转化成一个强大成长的契机,好帮助那些有无限可能的少年,能够乘风破浪一往无前。</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