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己亥末,庚子春,荆楚大疫,染者数万。</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举国防,医警护,万民同心,必将大胜。</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从师者,当何如?传道授业,初心不负。</font></h3><h3></h3> <h3> 疫情当前,学校无法正常开学,作为一名教师,既不能披白战袍,赶赴前线,又不能取样科研,战胜病毒。师者唯一能做的,就是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传道授业,为无法返校正常上课的孩子们,提供他们需要的网络课程和引导帮助。我知道,这是我身为师者唯一的能做的,也是身为师者在疫情下必须做的。</h3> <h1><b><font color="#167efb"> 既是挑战 自当请战</font></b></h1> <h3> 我立于三尺讲台二十八载,在教学上,虽不能说经历过大风大浪,却也从未在任何挑战面前屈服,但我从未想过,会有“云端教学”这样一封挑战书。对于从未涉及过主播行业的我,这确实是一个未知而艰巨的挑战,尽管如此,我依然坚定的选择请战,为我身为教师的使命,更为这群学生的未来。<br></h3><h3> 请战我请的很坚定,可困难也难的很实在。</h3> <h3><b> 迷茫·苦心钻研一无所知的钉钉</b></h3> <h3> 第一次下载“钉钉”软件,面对这个陌生的App,我对它的了解除了会不停的“叮叮叮”提示新消息之外,一无所知。如何建群?怎样直播?我就像是一个新手小白,迷茫的同时,我发现这个挑战的难度,简直是高不可攀的山峰,连条上山的路都寻不到。</h3> <h3> 好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王益区教科体局组织的线上直播教程,给我指明了一条攀越山峰的路。我从未如此认真的倾听直播教程讲解,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步骤,导致我再次“迷路”,甚至开了录音,担心哪里没学懂可以重新听一下讲解,直到后来发现原来还有“直播回放”这个功能,不禁感慨科技进步啊。</h3> <h3><b> 风波·力争不再因操作技术翻车</b></h3> <h3> 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学会了使用钉钉直播,终于可以和学生们来一场云端相遇了,我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坐在电脑前,对屏幕那边的学生倾囊相授我的知识。第一次,从直播开始到结束,非常顺利,评论区孩子们的互动和留言非常暖心,看来学生对我的第一节课,也十分满意。我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看来我精心备课加上对直播教程的研究还是很到位的。<br></h3><h3> 顺利的开场,无疑给我这个本就对直播非常迷茫的心打了一剂镇定剂。然而没多久,我的教学直播就翻了个车。自认为对钉钉操作已经很熟练了,那天想和学生互动一下,我就和学生连麦了,学生的回答非常好,关麦之后,我点评了学生的想法,继续滔滔不绝的讲授知识,没几分钟,手机响了,我心想正在直播呢,就挂断了,后来手机反复响,我只好选择接听,是学生家长打来的,说听不到讲课的声音。我大惊,点开为了不遮挡课件而被我隐藏的评论区,发现从和学生连麦之后,评论区就一直在刷没声音,原来,我关闭连麦的时候,把自己的麦也关了。这次小小的5分钟翻车,令我深刻感受到直播路上不好走,掌握技术不易摔。</h3> <h3> 在我又一次认真发掘了钉钉直播的所有功能之后,本以为不会再因技术翻车了,却在后来的一次直播刚开场,就接到很多学生的电话和评论留言,说听不清,语速太快,画面也卡,网课再次翻车。我调试了近半小时,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打电话询问钉钉平台,平台检测直播系统并未故障,我只能先把今天的课程推迟到下午再讲。反复研究无果,我一筹莫展的时候,90后的女儿说:“重启电脑试试,重启包治百病。”果然,研究了几个小时的故障,重启几分钟解决,我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个新的救场技术操作,虽然没什么技术难度。</h3> <h3> 时至今日,这个艰巨的挑战总算被我成功拿下,其实我深知,我所面临的挑战远不如那些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也不如日以继夜研究疫苗的科研人员。所以,还有什么困难和挑战是战胜不了的呢?云端教学这种方式,用科技的力量将师生的距离仿佛变成面对面那么近,我也定当做好人民教师需要做的事。</h3> <h1><b><font color="#167efb"> 初心使然 何畏辛苦</font></b></h1> <h3> 自从开始直播教学之后,这看似延长的假期就一点都没有假期的样子了。直播讲课,提前备课,批改作业,线上教研,撰写宣传稿件……家里人看着我感觉比平常上班还辛苦,会时不时在我的备课桌上放一杯温开水或是几个水果。辛苦吗?确实辛苦,但是初心使然,何畏辛苦。</h3> <h3><b> 打磨·只为能上好每一堂直播课</b></h3> <h3> 我发现,想要上好一堂直播课需要的准备,就和上一堂精品课一样,课程的设计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实际云端课堂的情况,适当开展必要的互动。</h3> <h3> 虽然我已经有从教二十多年的经验了,但我依然每天坚持听“名师之路”的讲座,去学习新的适用云端教学的方式,也会找许多同课异构的优秀课程的视频来学习,广纳优点之后再设计我的课件,课件的大体成型后要不断的精修,设置动画以辅助学生的思维理解,添加视频音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对办公软件操作不是特别熟练,有时候为打磨一节精品课也会忙到深夜,这不是过分认真,而是对自己肩上的重担负责。</h3> <h3><b> 耐心·批改孩子的作业了解情况</b></h3> <h3> 教育的效果需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体现,线下教学的时候,我能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感受到他们是否已经理解,可云端的课堂却不能看到孩子们,虽说可以通过评论区看到学生的反馈,但是讲课的时候,也难以时刻注视着飞速滚动的评论区。因而我选择通过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h3> <h3> 钉钉的电子批阅,远比我想象中的复杂,我抱着小小的手机,看着学生拍的作业照片,时不时还有一两张灯光昏暗,实在是看不清楚的作业出现。平时很快能批阅结束的作业,如今在线上却要花费成倍的时间,也要有异常足够的耐心,我用手指代替红笔,批改着孩子们的作业,记录作业中发现的问题,仰头休息一下颈椎的同时,思考怎样在下一节课更好的来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作业认真的孩子也不忘发表一句评论:“写的特别认真,继续加油!”我希望能通过批改作业,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同时也通过鼓励,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动力。</h3> <h3>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写下今天的教学体会,回顾的同时,对明天的教学也提出一些小目标,这份坚持源于热爱,也源于我从教的初心。每日睡前的四肢酸痛会提醒我,这一天确实辛苦,但是,初心使然,何惧辛苦,很值得啊。</h3> <h1><b><font color="#167efb"> 师生相育 云下花开</font></b></h1> <h3> 教育,本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独角戏。线下教学时,很少能听到某些学生的声音,或许是腼腆不喜欢举手发言,或许是不够自信,面对老师不知从何说起,而在近期的云端教学中,我发现,在评论区,有很多在课堂上不常发言的同学也在积极的留言回答问题,甚至有的还是在问题抛出后,第一个评论回答的,看着这些孩子们的点滴变化,我不禁觉得,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它存在和适用的价值。</h3> <h3> 这段时日,不仅仅是这些孩子在变化,我也在孩子们的陪伴下变化着。最初开始网课的时候,也有很多负面的声音,于我而言,也确实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难,从手握粉笔到手握鼠标,从一个新手小白到网络主播,从线下传统教学的授课方式变成云端互动讲述。许多从未想过会学习的技能,就在为了这群孩子的动力下一一掌握;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也在这种全国云端教育的平台中一一收获。</h3> <h3> 而这一场我与学生云端的相遇,不仅仅是学生收获知识,接受教育的契机,亦是我与学生共同的成长和相育。愿春暖花开时疫尽,也愿我这群在疫情下,依然坚强努力学习的孩子们,能有一朝春暖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