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棚室蔬菜管理技术———抗疫情助春耕系列之(四)

曲歌

<h3>呼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h3> <h3>1 疫情期间棚室蔬菜生产中的问题<br>1.1受疫情影响,一些生产基地田间管理不到位,设施环境调控、整枝打杈、清棚换茬不及时,导致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加大。<br>1.2近期光照充足、气温快速上升,蔬菜生长加快,采收不及时将会导致商品性变差,影响植株后期正常生长。<br>1.3病虫害防治关键措施还不到位,物流周转慢使设施内应用的诱虫色板,防虫网紧缺,导致短期内防控措施不到位。<br>1.4因劳动力紧张部分蔬菜秧苗起运、移栽力量不足,定植日期延迟使秧苗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徒长或老化现象,连带后续播种育苗也略有延迟。</h3> <h3>2疫情期间棚室蔬菜生产管理建议<br>2.1加强育苗管理,保障生产用苗<br>对于徒长和老化的秧苗:<br>一要适当降温,通过风口开闭时间调节棚内温度,白天维持在18-20℃、叶类蔬菜夜间8-10℃(不低于绿体春化型叶菜的敏感温度)、果类蔬菜夜间10-12℃。<br>二要通过加大苗盘间距以改善通风条件、扩大营养面积。<br>三要控制浇水,一次浇透水后,待基质含水量下降至20%左右时再浇。尚未播种育苗的要尽快安排落实,以免延误农时。<br>四要控制好温度,出苗前保持较高气温和地温,白天室内气温控制在25-28℃,地温控制在20-23℃,夜间室内气温控制在20℃左右;地温控制在18-20℃。出苗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室温控制在23-26℃,夜间室温控制在15-18℃,地温不低于15℃。</h3> <h3>2.2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蔬菜生产恢复<br>一要调整适宜的生长温度,白天设施内温度维持在23—28℃,夜间维持在10℃以上;<br>二要控制合理的湿度,黄瓜、辣甜椒控制湿度为60%~80%,番茄、茄子湿度为45%~60%,叶类蔬菜适宜的湿度为60%左右;<br>三要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晴天光照充足时,适当推迟放保温被时间,气温上升后及时清洗棚膜,推荐温室内后墙和后屋面悬挂反光幕。<br>四要科学浇水。应用膜下微灌节水灌溉技术,在定植前要安装并检查好水肥一体化设施,茄果类作物每行对应一条,甘蓝、生菜等作物可两行对应一条。微喷带在成行栽培蔬菜起垄后铺设,每垄铺设一条,密植叶类蔬菜可将微喷带直接铺于畦内,根据喷幅确定微喷带间距以保证灌溉均匀度。成行栽培蔬菜时,滴灌管(带)或微喷带上面要覆盖地膜,地膜厚度应选择为0.012mm—0.014mm。</h3> <h3>五要调节秧果关系。黄瓜在绑蔓同时掐去卷须,摘除雄花,根据品种适当摘除侧蔓,以集中养分长好主蔓,促进结瓜。番茄要适时打杈和扪尖,每穗花序留果4个左右,将畸形果和过大、过小的果实及早疏去,保持合理的叶果比例,从而增强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叶菜适时采收。</h3>

蔬菜

控制

地温

疫情

温度

棚室

微喷带

气温

夜间

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