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纯属个人观点,非喜勿喷!</h3> <h3>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一个同行朋友聊了她对心理学的认识,看完笑语,好像还真是那个样子,回忆起我为什么学心理学,嗯,是什么呢?大约是当时我的青春叛逆期还没有过去,看了周围朋友的志愿专业之后,我寻思着怎么也得选择一个没人报的吧,寻来寻去,找了这么个不知是什么玩意儿的学科。</h3><h3> 还记得上学时我们的老师告诉我们,别看你们现在选择心理学,这个专业是需要缘分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学习这个。往后许久,从大学到工作,如此多年,竟也参不透老师的意思。有时候觉得,哎,确实是那样,看现在那些半路出家的,做的都比我们这群科班专业的强,有时候又会觉得,切,他们貌似高深,其实一看就是不专业的,哪里有人这样的。所以,对那些有事没事就拿那些所谓的心理理论去妄加揣测别人心思的人都会在心里暗暗“鄙视”一番,心想:自己都琢磨不透自己,何德何能去猜测别人的心思。之前的时候,很多人知道你是学心理的也都会问,猜猜看,我在想什么?我也都会笑笑,猜不出来。慢慢大家了解心理学之后,也就不再问这类的问题了。所以,学习心理学的人最基本也是最难的功力应该是不在生活日常中让别人一看就是学心理的,否则真到那个让人一看就能知道你是学心理的地步,不是初入门槛,就是走火入魔,误入歧境了。</h3> <p> 心理学从最开始的病症治疗到现在成为大众普遍应用的生活化学科,也着实不易。各大流派,各种体系,各类方法,来源广泛,说是一门杂交学科有点儿亵渎它,说是各学科的祖宗有点儿抬举它,总之,它涉及的范围之广,网罗的方法之多,确实也是江湖中的一大门派了。</p><p> 说起门派,门派自有门派的规矩,想起之前清华大学樊富珉老教授的一句话,这条路是不容易的,要想学好,除了要有超强的悟性,耐力,还要付出很多财力。当时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明白了。闯江湖,你不能自己练武艺呀,你需要寻找名门,拜师学艺,认个好师父,然后在师父的带领下出入一些江湖大会,偶尔有机会登台献个艺,那,你的名气,慢慢就在江湖上挂上号了,再之后,你就可以行走江湖,卖艺为生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是不开窍的,没办法,我爱财呀,从小养成的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这里体现地淋漓尽致,几万几十万的给别人,我的心,疼呀!</p><p> 卖艺,这个词不好,有些不合适形容全部学习心理的人,因为有很多人,学习这个不是为了挂牌子赚银两的,有很多是不为钱财的,纯属是一颗热爱的学习之心,一颗热忱的奉献之心,幸福自己还能顺道幸福别人。说到这还真得赞许一下国家推行的政策,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证的考试,为啥,不重要吗?当然不是,是国家为了整治市场乱象推出的一项举措。之前随便什么人参加几天培训,背几天书,然后考个证就可以挂牌营业的时代一去不返了,这个好呀,省得让一些无良群体祸害心理的名声,还祸害广大人民群众,心理学,哪里那么容易就能开个店,堂而皇之坐诊收钱呀!</p><p><br></p> <p> 学了这么多年,从最开始的热爱到慢慢地彷徨,再到现在的坦然,感觉成长了。之前总觉得你是学这个的呀,你得把人整好呀,整不好不行呀!这种念头压了我很多年,但是发现,哪那么容易呀,这不是吃药打针做手术,这是心理,思想呀,很多好多年就形成甚至在娘肚子里就注定存在的东西,改变起来何其困难,即使是那些大师专家,一年下来,也不见得能治好几个,所以,助人自助真是精髓,那要学心理的干嘛,没用要你们干啥,有用呀,最好的咨询师就是最适合你的陪伴者,陪着需要陪伴的人,支撑着需要支撑的人一起走出来的心灵守护者。</p><p> </p> <p> 陪着人干嘛?心安。不管做什么,只要心安,那就行了。说起心安,感觉寻心理帮助和求神佛保佑有些相通了。想起我老母亲,那个年代的小知识分子,但有一样,迷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迷上烧香拜神了。我是不理解的,经常说,你这是封建迷信,也为此经常和母亲发生语言争执。后来,我明白了,她求的是神吗?不是,是心安,我明白这一点后,也不再纠结母亲烧香的事情了,甚至还有一次,我还拿这个事情激了母亲一次。有一年,母亲身体不好,经常说,这个身子,要真的得了什么病,不治,我谁也不拖累。我们姐妹怎么劝也不行,后来我说了一句,你要是有个什么事儿,谁还给神上香,谁还保佑咱这一家子的人呀,我们现在这么好不就是你烧香烧的吗?母亲听了,慢慢地改变了想法。后来我们琢磨,母亲这不就是心安吗,再加上给她点儿价值感,世界上所有母亲的愿望不就是让孩子们过的好嘛!</p><p> 所以,心理咨询师是陪伴者,是好的心灵陪伴者,找到他人内心最需要的东西,一击即破!</p> <h3> 说到这,明白了吧,心理有时候真不分专业不专业,学心理就如修道求佛,寻道求佛需要道性佛性,学心理也是需要悟性和素质的,当然,学心理最大的成功当是捋顺自己的人生,如果自己的人生都一团糟糕,那,何来的能量去帮助别人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