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目标 <p>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p><p>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p><p>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3. 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p><p>总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阐述:</p><p>知识技能</p><p>●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p><p>●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p><p>●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p><p>●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p><p>数学思考</p><p>●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和运算能力,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p><p>●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p><p>●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p><p>●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p><p>问题解决</p><p>●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p><p>●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p><p>●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p><p>●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p><p>情感态度</p><p>●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p><p>●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p><p>●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p><p>●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p><p>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p> 二、学段目标 <p>第一学段(1~3年级)</p><p>知识技能</p><p>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p><p>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p><p>3.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p><p>数学思考</p><p>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p><p>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p><p>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p><p>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p><p>问题解决</p><p>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p><p>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p><p>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p><p>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p><p>情感态度</p><p>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p><p>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p><p>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p><p>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p> 内容标准 <p>第一学段(1~3年级)</p><p>一、数与代数</p><p>(一)数的认识</p><p>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p><p>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p><p>3.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p><p>4.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p><p>5.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p><p>6.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p><p>7.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p><p>(二)数的运算</p><p>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p><p>2.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p><p>3.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p><p>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p><p>5.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p><p>6.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p><p>7.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p><p>8.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p><p>(三)常见的量</p><p>1.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p><p>2.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p><p>3.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p><p>4.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p><p>5.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p><p>(四)探索规律</p><p>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 </p><p>二、图形与几何</p><p>(一)图形的认识</p><p>1.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p><p>2.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p><p>3.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p><p>4.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p><p>5.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p><p>6.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p><p>7.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p><p>(二)测量</p><p>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p><p>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p><p>3.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p><p>4.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p><p>5.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p><p>6.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p><p>(三)图形的运动</p><p>1. 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p><p>2.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p><p>3.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p><p>(四)图形与位置</p><p>1.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p><p>2. 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p><p>三、统计与概率</p><p>1.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p><p>2.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p><p>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 </p><p>四、综合与实践</p><p>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p><p>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p><p>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p> 三、教学建议 <p>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p><p>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扬教学民主,当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p><p>1. 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p><p>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p><p>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需要日积月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可能蕴涵的、与上述四个方面目标有关的教育价值,通过长期的教学过程,逐渐实现课程的整体目标。因此,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p><p>例如,关于“零指数”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作如下考虑:教学目标不仅要包括了解零指数幂的“规定”、会进行简单计算,还要包括感受这个“规定”的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感悟理性精神。</p><p>2.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p><p>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p>(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p><p>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学生应用知识并逐步形成技能,离不开自己的实践;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只有亲身参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p><p>(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p><p>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p><p>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p><p>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p><p>(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p><p>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p><p>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p><p>3. 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p><p>“知识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目标的载体。</p><p>(1)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p><p>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学生学科知识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尝试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教师还应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p><p>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p><p>(2)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例如,对于整数乘法计算,学生不仅要掌握如何进行计算,而且要知道相应的算理;对于尺规作图,学生不仅要知道作图的步骤,而且要能知道实施这些步骤的理由。</p><p>基本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实效性。教师应把握技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地落实。</p><p>4. 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p><p>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p><p>例如,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学会分类,可以有助于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p><p>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p><p>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例如,在统计教学中,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说明问题。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加深理解统计思想与方法。</p><p>“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的价值。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会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p> <p>5. 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p><p>根据课程目标,广大教师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己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设计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当经常考虑如下问题:</p><p>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p><p>如何组织学生探索,鼓励学生创新?</p><p>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p><p>如何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对数学感兴趣?</p><p>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p><p>如何引导学生善于与同伴合作交流,既能理解、尊重他人的意见,又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p><p>如何让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并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p><p>如何帮助学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p><p>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p><p>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用本标准的理念分析各种现象,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p><p>6. 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p><p>“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p><p>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p><p>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应特别关注的几个环节是:问题的选择,问题的展开过程,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评价等。</p><p>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关键。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p><p>实施“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组织好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要鼓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展现思考过程、交流收获体会、激发创造潜能。</p><p>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自身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p><p>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根据学段目标,合理设计并组织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p><p>7. 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p><p>(1)“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p><p>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理解和钻研教材,应以本标准为依据,把握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对教材的再创造,集中表现在: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内容标准规定的要求。</p><p>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p><p>(2)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p><p>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p><p>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困难或错误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p><p>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恰当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思维水平。</p><p>(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p><p>推理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推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学生思考的条理性,不要过分强调推理的形式。</p><p>推理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猜测某些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实例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p><p>(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p><p>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有条件的地区,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用计算器、计算机以及有关软件;暂时没有这种条件的地区,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广大教师应努力自制教具以弥补教学设施的不足。</p><p>在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应用公式、法则进行计算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完成较为繁杂的计算。课堂教学、课外作业、实践活动中,应当根据内容标准的要求,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还应当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进行探索规律等活动。</p><p>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函数图像、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从数据库中获得数据,绘制合适的统计图表;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模拟结果,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以及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等等。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