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篆四大水库建设记

中山一郎

<p> 在中华文化中,以水誉人的传统久矣。“上善若水” ,这应该是对水最高的褒奖,也是对善精妙的概括。古今往来,世人对此作了无数的阐释。《道德经》中指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大致意思是:水善于惠泽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它最接近于“道”。水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生态之魂,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p><p> 武篆水资源丰富,东平河、林乐河、切公河、达过河、拉样河、板先河等多条水脉和众多溪流逶迤绵延,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届武篆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武篆人民围绕改造自然、建设家园这一主题,发挥愚公移山精神,凭着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的韧劲,大打了一场水利建设的人民战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武篆水利建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取水之益,依水兴业,人水和谐,有力地促进着武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让滔滔碧水焕发着生机与活力,传递着幸福与祥和。</p><p> 水可载舟亦能覆舟。当降雨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会泛滥成灾,相反,在储蓄量不足或者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时,就会造成水源枯竭酿成旱灾。因为洪水,多少人失去财产和生命;因为缺水,多少人在饱受饥渴和贫困的煎熬。</p><p> 武篆人怕水甚至恨水,却又盼水爱水。</p><p> 大水骤然而至河水爆满浊浪滔天时,令人恐惧。</p><p> 待云开霁散风和日丽,山溪河水变得轻盈清幽时,人们又无比婉惜地希望她们不要走得那么多快,这么彻底,因为人们需要水的时间,远远大于怕水的时间。</p><p> 据东兰县县志记载,武篆水利工程建设追朔到明代,那论村谷远屯的独山有碑刻记“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东兰已有水坝水车”。因地貌关系,武篆对水的依赖更甚。大水刚刚一走,干旱随后就到。武篆水系虽然发达,但大部分田高水低,农田灌溉困难,河水在田下潺潺流淌,田在河岸边望天等水,年年缺水干旱,农田灌溉十分困难。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一天大雨淹了田,五日无雨旱冒烟,十年就有九不收,挨饥挨饿过荒年”。有时水灾、旱灾并发,给武篆人民群众带来苦不堪言的灾难和危害。无止境的旱灾,旧中国无法根治,武篆人民多少年梦寐以求治理旱魔的夙愿无法实现。</p><p> 新中国成立后,武篆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翻身后,迫切希望在经济上翻身。可是,旱灾问题却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武篆人喘不过气来。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连生存都难以为继,哪里还有发展的乐章,幸福的生活?因为绝大部分耕地要靠天生产,大旱绝收,小旱薄收,广大群众仍没有摆脱糠菜半年粮和缺衣少穿的贫困境况。 </p><p> “天下事或激或逼而成者,居其半。”这句古话无疑是说给武篆人民的。厄运固然能够摧残和毁灭掉弱者的肉体和灵魂,但也可能如同火山喷涌一般,激发出强者的巨大潜能,成为他们创造人生辉煌的催化剂。老天爷不给武篆人活路,祖祖辈辈为干旱熬煎的武篆人再也不愿苦熬下去了,旱灾造成的苦难,激励着武篆人民向命运挑战的斗志,他们要把潜伏于内心深处渴望改变逆境的梦想化成重新安排武篆河山、争取美好生活的伟大行动。</p><p> 频繁的早灾,给武篆历届的领导者和广大人民群众提出了严峻的警示:救灾与救难,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要想避免灾难发生,就要从根本上遏制灾难的根源。</p><p> 决策,顺应形势需要。武篆历届党委、政府领导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旱灾殃及百姓,根据武篆地形特点,只有发动群众兴修水库工程,才能彻底根治旱灾!</p><p> 当理想有了行动的方向,就像太阳升起来后,放射岀无数希冀的光芒,人们无不追逐前行。</p><p> 从1957年至1986年的30年间,在历届武篆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武篆人民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思想政治境界,谱写了一曲曲水利建设的壮歌,先后打造出上圩水库、六汉水库、班丘水库、六历水库四座水库和一批配套渠道精品工程。</p><p> 追溯四座水库的建设历程,从上个世纪的1957年到1986年,历时三十载,前后历经数以万计的武篆各族儿女参与,建设时间之长、动用人力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在武篆史无前例。那种感天动地、激情奋战的精神力量创造了一个时代,影响了几代人。 </p><p> 1957年,对武篆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历史时期,武篆开始修建上圩水库。上圩水库是东兰县建国后修建的第一座水库,位于上圩村北1千米处,为灌溉、养殖综合利用小(二〕型水库工程。水库由百色地区水利局陈德光设计,东兰县水利科黄现光负责施工技术指导。1957年10月动工,1959年12月竣工,占用耕地4.93公顷,水库积雨面积0.75平方千米,坝高110米,坝长151.2米,总库容36.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8.6万立方米。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灌溉面积42.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8公顷,保证灌溉面积38.7公顷。2015年实际灌溉面积40公顷。工程施工队伍以上圩群众为主,本镇其他村群众支援为辅,动用劳动力共78400个工日。当时武篆至东兰县城尚无公路,修建水库所需水泥全靠人工从三石街上挑运到工地,每人每天只完成1担,约35公斤,每天按人头发给伙食补助0.5元,粮0.25公斤。</p><p> 1964年11月,修建班丘水库。班丘水库位于武篆中和村班丘屯上游,由东兰县水利电力局曾耀华设计,梁恒义负责施工技术指导,施工队伍以中和村群众为主,本镇其他村群众支援为辅。1965年11月建成,水库以灌溉为主并兼以养鱼。水库集雨总面积1.69平方千米,总库容21.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7.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6.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0公顷。大坝属粘土心墙土坝,坝顶高程114.6米,最大坝高16米,坝顶长98米;溢洪道属宽顶堰,堰顶宽10米,高程112.2米,最大泄洪流量4.8立方米每秒;输水洞尺寸0.6×0.7米无压涵管,进口高程102米,最大放水流量0.5立方米每秒;1985年进行水文复核后,在坝顶上加高防浪墙1.4米。</p><p> 1965年9月,修建六历水库。六历水库位于武篆林乐村六历支流上,集雨面积2平方千米,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2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6.2万立方米。由东兰县水利电力局曾耀华设计,吴福星负责施工技术指导。1965年9月动工兴建,1968年6月竣工。水库集雨总面积2.0平方公里,总库容2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6.2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0公顷,历年最大灌溉16.7公顷,2015年实际灌溉13.3公顷。六历水库大坝属粘土心墙坝,坝顶高程127米,最大坝高23米,坝顶长70米;溢洪道属宽顶堰,堰顶净宽15米,高程124米,最大泄洪流量5立方米每秒;输水涵管;输水涵管尺寸0.4米×0.45米,无压涵管,最大放水流量0.5立方米每秒。</p><p> 1975年8月,修建六汉水库。六汉水库位于武篆镇东1.5千米的切公河上,属小(一)型灌溉用混合坝型水库。本工程主要设计人员是河池地区水利电力设计院廖世洁和东兰县水利电力局梁乃强,东兰县水利电力局黄端伦负责施工技术指导。1978年3月,因国民经济调整而被列为停建项目,1982年12月复工,1986年3月竣工。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7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554.7毫米,多年平均流量0.07万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20.75万立方米,5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96立方米每秒,300年一遇校核洪水流量123立方米每秒,重力坝部分高15.93米,坝底高程99.07米,坝顶高程115米,坝顶长度54米。拱坝坝顶高程142.407米,坝底宽4.04米,坝顶宽2.04米,共填土4600立方米,砌石2100立方米,浇注150#混凝土9000立方米,设计正常蓄水位138.67米,洪水水位140.48米。水库总库容137.6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38.67米,有效库容108.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74.33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74.33公顷。受益涉及到上圩、中和、巴学、鸾坡等4个村。</p><p>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是当时水库建设工地上的最响亮的口号。</p><p> 从1957年10月开始修建上圩水库至1986年3月六汉水库竣工,整整用了30年的时间。这30年的光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武篆人民而言,却是血与汗交织的悲壮的30年,也是改变命运、创造辉煌的30年。</p><p>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张扬理想主义的年代,统一的理想使人变得无比的单纯,武篆人民尤其如此。决策即定,雷厉风行,一声令下,万民响应,车辚辚,马啸啸,修建水库大军从各村的山庄村落中奔涌出来,他们自带粮食、行李,赶着牛车、马车、推着小推车,拉着炊具和铁锤、钢钎等劳动工具,浩浩荡荡地开赴水库建设第一线,拉开了武篆“战天斗地伏旱魔”的大幕。民工们住工棚、住石洞,按照部队建制工程指挥部设团,下设“营,连、排、班”,一个班由一个生产队10多名精壮劳动力组成,他们的劳动报酬,是没有钱的,国家不给钱,县里不给钱,吃的米、油、盐,都是从自家带来的,回生产队记工分,也就是说,当时的办法就是举全镇老百姓之力,来兴修水库,自己干自己的事情,真正意义上的自力更生。</p><p> 兴建如此规模的水库,就在今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水库工地上,还看不到挖掘机、推土机、搅拌机、压路机……当时包括指挥部的领导在内的建设者们,还不曾听说过这样的机器。汽车是见过的,但是汽车还太稀少,太珍贵,舍不得用来拉土拉石。在艰难的条件下,依仗的是“人海战术”,全靠两只布满老茧的手和一双铁脚板,一镐一锨,一钎一锤,车推人担,昼夜奋战。用肩膀和手推车将土石一担担和一车车挑(推)到水库坝基上,一寸一分往上垒,那是一幅非常壮观同时也可堪称悲壮的国画面-----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队伍列成长队,扛着石头,挑着泥箕,推着手推车,奋勇争先,从各个方向像蚂蚁一样向大坝方向循序渐进。几个人为一组拉着石滚来回碾压,无数支打石硪的队伍像钉子一样钉在大坝上,他们四人一组,用手高高抬起石硪,口里喊着号子,将石硪重重地砸入土中,靠人工的力气,将土擂紧,希望它千年万代牢不可破。即使在寒风凛洌的冬天,修建水库的民工,虽穿着单衣或者打着赤膊,无不热汗淋漓,大坝上的每一寸泥土,都是由一丝不苛的人的汗水和力气压紧和擂紧的。现在的建筑工地,只见机器轰鸣,已难见人影,一台压路机轻轻碾过,便可当得上百打石硪拉石滚的人喊哑喉咙,想想过去千军万马的壮烈不敌时下几斤柴油的力量,不禁心里发紧,多少血汗和辛苦,才换来今天的现代化。 </p><p> 如今,四座水库,如同撒落在美丽武篆的珍珠,镶嵌在武篆的大地上,闪闪发光,如金子一般,璀璨夺目。每一座水库,都是一段难忘的历史,都有光荣与辉煌,都是永恒的美丽,都是武篆的骄傲。</p><p> 四座水库的总面积19.94公顷,总积集雨面积7.22平方千米,总库容215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74.2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63.6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47.67公顷。四座水库的建成,成为林乐、上圩、中和、鸾坡等四个村大部分农田“生命的大水缸”。</p><p> 上圩、班丘、六历、六汉四座水库和配套渠道工程形成一个覆盖武篆大地的生命水网,从此,武篆大地有了一个不朽的灵魂——用汗水养育、用鲜血染红的“敢为人先”的先驱精神,这种精神,历经漫长岁月的浸润,已成为这块红色土地上的一种基因,深深植入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民的血脉。从此,武篆摆脱了千百年旱灾的折磨,在一脉脉生命之水、幸福之水的浇灌下,走向滋润,走向富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