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仁爱学校 2020年3月3日“爱耳日”宣传 - 美篇

小燕子

<h3>“爱耳日”的由来</h3></br><h3>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宜传活动》的提案。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自2000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起我国“爱耳日”被定为国际“爱耳日”。今年“爱耳日”主题是“保持听力,终身受益”。</h3></br> <h3> <h3><h3>新冠病毒袭,健康第一位,时刻讲卫生,外出戴口罩,归来勤洗手,在家防感冒,提高免疫力,大家群防控,静等春来到!</h3></br></h3></br> <h3> <h3><h3>  (一)什么是听力障碍? </h3></br><h3>  听力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人听觉困难,听不到或听不清环境声及言语声。其程度包括以下几种:</h3></br><h3> ●轻度:平均听阈26-40 dB HL,听悄悄话有困难</h3></br><h3> ●中度:平均听阈41-60 dB HL,噪声环境下听说话有困难</h3></br><h3> ●重度:平均听阈61-80 dB HL,大声说话才能听到</h3></br><h3> ●极重度:平均听阈81 dB HL,听大声说话有困难</h3></br><h3>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人口的5%即3.6亿人患有中度及以上听力障碍,其中儿童有3200万。听力障碍可影响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妨碍其正常学习和生活。</h3></br></h3></br> <h3> <h3><h3>  (二)为什么会耳聋?怎样可以有效预防耳聋</h3></br><h3> 耳聋就是我们的听觉神经系统出现了病变,导致中枢神经和感音传导神经功能出现故障后,所产生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统称为耳聋,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听不见或听不清声音了。为什么会耳聋?如何预防耳聋?由于病因症状的不同可以把耳聋分为以下几</h3></br><h3> 1、传导性耳聋传</h3></br><h3> 导性耳聋患者的外耳和中耳会产生病变,从而导致声音在传导过程中出现故障而引起的耳聋。这种耳聋病一般是因为耳朵感染发炎、受到外物刺激压迫、肿瘤等形成的。</h3></br><h3> 2、感音神经性耳聋</h3></br><h3> 这个病是因为耳蜗出现了病变、损坏,使得声波不能传送到中枢神经进行转换,患者也就没有了能力分辨语言。这种耳聋一般是由药物中毒、外伤噪音等导致。</h3></br><h3> 3、混合性耳聋</h3></br><h3> 所谓混合,顾名思义,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综合在一起导致的耳聋,像传音和感音系统同时出现故障等。</h3></br><h3> 4、另外还有一种耳聋就是当人到了七八十岁时,身体各部分的器官都会衰退,我们的听力功能也会衰退,这也就出现了我们在两米外喊着奶奶奶奶却听不见的情况。</h3></br><h3> 预防耳聋的措施</h3></br><h3> 1、防噪音大家都知道噪音对我们的听力是有很大的伤害的,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的人的听力往往比生活在安静环境中的人的听力差很多。这是因为噪音会损伤我们的耳膜,而且长时间的噪音还会使我们的精神感到疲劳。</h3></br><h3> 2、少挖耳道有些人有一闲下来就用棉签挖挖耳朵的坏习惯,这种做法对我们的耳朵伤害是很大的,长久以往甚至会损害我们的听力。所以平时不要用一些硬物如火材棒等挖耳道,并且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耳道和鼓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感染损伤耳道和鼓膜。</h3></br><h3> 不要单纯的认为,自己还年轻,不可能会患耳疾就不去保护自己的耳朵,如果你不够爱护它,那么是有很大可能患上耳聋的。</h3></br></h3></br> <h3> <h3><h3>  (三)如何保障儿童助听器验配的效果?</h3></br><h3>  助听器是一种精密的电声放大器,可以帮助听障患者听到原本听不到的声音,通过处理、放大声信号,使听障患者听到、听清声音。选配助听器是目前听障患者常用的康复手段之一。</h3></br><h3>  为听障儿童选择和验配助听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包括听力测试、疾病诊断、语言能力评估、学习能力评估、助听器选择和验证、适应性训练以及康复训练等多个环节,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完成。其中包括:耳鼻咽喉科医生、儿科医生、听力师、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康复老师,以及其他辅助人员如:家长、看护者和社会工作者等。在这个系统工作中,以听力师为中心,全体人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听障儿童从助听器中获得最佳的助听效果。</h3></br></h3></br> <h3> <h3><h3>  (四)人工耳蜗使用中应注意些什么? </h3></br><h3>  人工耳蜗是一种人工电子装置,适用于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且助听器效果不佳的患者。在人工耳蜗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h3></br><h3>  1、在日常生活中要防止对耳蜗植入部位的直接撞击,头部避免外伤;及时治疗耳科和局部的感染。</h3></br><h3>  2、耳蜗的言语处理器、麦克风需要防潮、防静电、防摔。电池和导线需要定期更换。体外机部分要定期清洁和保养。</h3></br><h3>  3、避免接触强磁场,安检和飞机起降时应关闭言语处理器。</h3></br><h3>  4、 当睡觉或不需配戴设备时,需将装置摘下放入干燥包或箱内进行储存。长期不用或电池电量耗尽时,要将电池取出</h3></br></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