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的春节前后,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蔓延到全国各地,为了防控疫情,全国推迟开学时间。很多学校积极响上级号召,落实“停课不停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启线上教学。老师们摇身变成“主播”,面对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我悉心摸索,经过20多天的线上教学,我从迷茫到适应,从陌生到熟悉,也收获了一些方法。</p><p> 1.软件使用熟练化</p><p>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掌握线上教学常用的软件操作,使自己的网络课堂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回想这二十多天,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刚开始QQ视频授课,网络卡壳,整个课堂不流畅,学生和老师都急得团团转。热心的家长为我介绍了腾讯会议软件,再一次尝试,发现比以前流畅,师生可以相互交流,既可以让他们静音,也可以使他们自由发言。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更有趣味性,我又请教同事下载了爱拍视频软件,把需要的课件和下载的微课小视频,以及自己录的视频编辑在一起,插入优美的音乐,直观形象,有声有色,使学生轻松而愉悦地学习数学。一次又一次地摸索、改进、失败、重做,使我不断成长的同时又收获着惊喜。我想不管是QQ课堂、钉钉软件、腾讯会议,只有熟练掌握、综合运用,才能使网课不翻车,十八线的老师主播也照样出彩。 </p> <p> 2.学生要求具体化</p><p> 线上教学毕竟不同于我们现实中的课堂,我们不能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提醒和督促。线上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但许多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略显不足。学生是躺在被窝里打卡,还是坐在电脑跟前认真学习?是三心二意地应付,还是一心一意地听讲?在这一点上,老师是很被动的,并不能完全真正掌握学生的在线情况和学习状态。所以从上课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告诉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学会自律,明确课前准备、听讲及作业的要求,这样,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网络课堂学习,知道线上教学和学校课堂学习要求同样严格和严谨。在直播课程中,我发现班上的一个男孩子,连着两天旷课,下午及时与其家长沟通,了解到孩子父母均为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为抗击疫情一直上班,孩子一个人在家无人监管,心里十分着急。为了让这个孩子按时上课,我课前发消息提醒,课中多给机会回答问题,他理解了老师和父母的良苦用心,再也没有缺过课,为抗击疫情不能守护自己孩子的父母也安心了。除过这些特殊情况,老师要尽可能让更多学生感受到关注,特别是关注一些学困生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老师手中的这根风筝线把握好了,学生也就能紧随老师的思维,越自律就会越优秀,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p> <p> 3.内容设计多元化</p><p> 怎样的线上教学才能使学生觉得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想,老师选择的教学内容一定要丰富些,课堂的形式多样些。我从六年级学生实际学情出发,设计了一些紧扣课本基础知识的系列复习内容,比如数位顺序、大数的组成和读写,分数、百分数、小数的互化与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等,这样的系列练习也算是未雨绸缪,为毕业班后期复习做准备。当然,如果长时间进行此项内容,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为了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比如学习《神奇的莫比乌斯带》一课,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探究中思考,让学生感受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制作数学思维导图》一课,训练了学生的分类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张宏伟老师说过:“数学教师不仅仅是把数学教好的经师,更是把人育好的人师。”其实,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我想,通过这场疫情,应该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应对。课堂中偶尔来一个小插曲,让学生汇报一下当天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人数,疑似病例、死亡人数、谈谈感受。讲钟南山爷爷的故事,吹哨人李文亮叔叔的事迹,两张刷屏照片的事例,听一曲《加油,武汉》等,课堂中不被铺天盖地的习题占领,老师花点心思多琢磨,使教学内容多元化,这样的课堂才受学生的欢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基础知识</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实践活动</b></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课外知识</b></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思维导图</b></font></h3> <p> 4.师生互动真实化</p><p> 为了使线上教学与现实中的课堂更贴近一些,我把搁置多年的小黑板从楼道又搬到了家里。课堂上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难点和易错点需要板演过程,我就像在教室里上课一样边讲边写,学生不仅能听见老师的声音,还能看见老师的讲解过程,像以往的课堂般真实,学生印象更加深刻。线上教学绝不是老师一个人滔滔不绝的秀口才,假想学生就坐在我的面前,提出一个问题,就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发言,探讨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在聊天室,师生通过文字、语音可抢答,可指名回答,学生相互之间辩析补充,老师适时引导点拨,与学生真正互动起来。我们面对的虽然是没有情感的电脑、手机,但我们师生之间有亲切的交流,真实的情感,这样师生产生共鸣,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性。</p> <p> 5.反馈评价艺术化</p><p> 数学课后的练习,是学生加强巩固基本知识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了解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窗口。学生在小组群里展示作业和实践作品,老师要及时跟进评价,有针对性写上简单评语,老师的富有艺术化的评价就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动力。“加油”“大赞”“只要努力就能迎头赶上”这些鼓励的评价语,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和信心。“思维缜密”“细心认真”这些表扬式的评价使学生备受鼓舞,心里温暖。“解方程别忘了写解字”“乘法结合律要带上小括号”等像这样指导式的评语使学生明确问题所在,加深印象。“仔细审题”“相信你会找到更简便的算法”这样启发式的评语可使学生茅塞顿开,重新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网络课堂中,虽然我不能面批学生的作业,但是多元、艺术的评价语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师生隔空不隔爱。</p> <h3> 下面的图是数学小组长自制的作业检查表,老师给孩子一个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个惊喜,学生们如此认真上心,为师岂能不兢兢业业!</h3> <p> 虽然我现在还是在线上教学中摸索前进,有时也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不断学习,深入思考,钻研探究,一路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定会迎来明媚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