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致于吞噬人心——读《鼠疫》随想

徐新卫

<p>  3月1日,晴,阳光明媚。</p><p> 已经是阳春三月,北方虽然仍然寒冷,冰雪开始融化了。</p><p> 疫情期间,我宅家有一个多月了。虽然失去了外出活动的自由,却有大把读书和运动的时光。平时有阅读的习惯。元月初,尚未封闭禁足的时候,去图书馆借了五本书。原本两个月的读书计划,宅家时日书很快就读完了。没有书读,日子过得有些无聊懒散,电视新闻在报道疫情,蝗虫、水灾、流感等灾害闹的人心焦。</p><p> 今年这个世界怎么了?如何疫情灾害频频发生呢?其实自然灾害和瘟疫一直伴随着我们人类。人类也不断地在与自然灾害和疫病抗争着。记得读过几本描写瘟疫方面的书。印象深刻的有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阿尔贝·加缪的《鼠疫》以及约翰·M·巴里的《大流感》。突有所思,疫情期间重读这方面的书籍,一定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获得慰藉和共鸣吧!手头没有这几本书。网络时代,索性网上读之。随即下载《鼠疫》阅读。</p><p> 《鼠疫》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该书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拥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真正勇者不绝望不颓丧,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p><p>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真理神圣化,偶像化。那么,怎么才是“原本的面目”呢?且看书中这样一段话:“必须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进行斗争,决不能跪下求饶。问题全在于控制局面,尽量少死人,少造成亲人永别。为此也只有一种方法,就是同鼠疫搏斗。这个真理并不值得赞扬,这只是顺理成章的事。面对肆虐的鼠疫,决不能跪下求饶,任其摆布,不管以什么方式,必须与之搏斗。”这就是《鼠疫》通篇彰显的真理,而这个真理,在作者看来“只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不值得赞扬”。</p><p> 以上两点——“归还英雄主义其应有的次要地位”和“赋予真理其原本的面目”。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去伪存真,去其神圣性,去其偶像色彩,存留本真,将这种高不可攀的大词宏旨,拉低到常人理解的水平,“顺理成章”,也就是合乎常情常理。</p><p> 本书的两大看点,既关联着人与世界的方方面面:以鼠疫为象征的命运、苦难、上帝、信仰、生与死、爱情、亲情、社会、道德、善恶、怜悯、良心、责任、抗争等,一切,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与书中人物息息相关,需天天面对,时刻处理。</p><p> 书中写到:“即使世界荒芜如瘟疫笼罩下的小城奥兰,只要有一丝温情尚在,绝望就不致于吞噬人心。“习惯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p><p> 《鼠疫》所叙述的故事,不就是眼下中国抗击疫情的真实写照吗!疫情面前的生与死、爱情、亲情、社会、道德、善恶、怜悯、良心、责任、抗争等,一切,不再是阿尔贝.加缪笔下虚构的故事,而是活生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p><p> 目前武汉、湖北、中国正面临着疫情新冠肺炎严峻考验,在此至暗时刻,在这场始料不及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我们曾经有过担心、焦虑、慌乱甚至恐慌,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医疗物资短缺,医护人员不足,病床紧张,病人太多,收治不及时。也存在着早期疫情的发现和预警,防控不到位等问题。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相信只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抗击疫情。</p><p> 疫情发展至今的日日夜夜里,有多少感人肺腑的真情,又有多少生别死离的悲情。正如阿尔贝.加缪所说“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永远向往,而且有时还能得到,那就是人间的真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