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最美的脸

有你精彩

<h3>  今天我看到了这一张照片,让我联想到了发生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以来,从视频图像和新闻照片中,一次次地看到了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特别是女医护人员,摘下防护面罩后,那一张张扭曲变型、伤痕累累的脸,震撼了国人,也感染了我,我就想做点收集或者创作。这个美篇就是我心里的表达。</h3> <p>  还是应该把这份敬意首先献给73岁的李兰娟院士,她是第一个提出武汉封城的高级别医疗专家。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走进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ICU病房,探视8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病情,问诊结束后,李兰娟脱掉防护装备,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p> <h3>  上图是来自湖北省天门市一家医院的护士脸庞。女护士脱下穿了12小时的防护服,满脸都是压痕与汗水,但还是对着镜头羞涩灿笑。可以看出这个年轻护士的脸已经严重变型了,这是我看到最震撼的一张最美丽的笑脸。</h3> <h3>  上图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倪芳护士长 。当她走出隔离病房,脱下一层层连体的防护服、隔离衣,摘下口罩,原本脸上洁白的皮肤上被口罩勒出红红的印子。倪芳说,因为长时间戴着口罩,医护人员两侧脸颊和鼻子的皮肤都磨破了,身边很多同事基本上都是这样,“我们顾不上想那么多,还有病人在等着我们去救治。</h3><h3><br></h3><h3><br></h3> <p>  德阳市新冠肺炎治疗定点医院,护士刘艳梅即将进入隔离病房工作,在穿防护服,佩戴防护口罩、头套及护目镜前,她对着镜子在自己鼻部、脸颊部、额部等贴上了形状不一的“创可贴”,被一线医务人员称为“护脸神器”。有没有想到,当她下班收妆时把这些“创可贴”再撕下来,是多么赤痛,但这也等于给自己降低了赤裸压痕的疼痛等级。</p> <p>  1999年出生的吴诗卉是浙江建德市的护士,今年是她走上护士岗位的第三年。</p><p> 从年初三“进舱”,到3月4日“出舱”,吴诗卉在隔离病区坚守了40天年轻脸庞上的红色印痕让人不忍心看,但她灿烂的笑容,又让人动容。。</p> <h3>  这是上海援武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因为她们接手救治的病人病情严重,工作的强度超出想象。有时她们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连续工作9个小时,期间不吃不喝。</h3><h3>当结束一个班次的工作,褪下防护口罩时,她们的模样太让人心疼,护士的脸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记。<br></h3><h3><br></h3> <h3>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26岁的樊莉已经在危重病房工作了24天,出了隔离病房后,她用手使劲搓着头上被口罩勒出的印迹。</h3><h3> 她知道,这样的印迹是搓不掉的,只有等几个小时后自然消退,但她和她工作在次危病房的同事们,往往是旧迹未退,又要穿上三级防护服、戴上厚厚的口罩进病房,但这种想抹去的动作形成了习惯。从图片可以看得出,她只有鬓角,没有头帘,谁说这个姑娘不美丽?</h3> <h3>  25岁的护士郭婷婷和上图的樊丽是同事,走出隔离病房,脱掉防护服,她的头发和全身已经被汗水浸透了。</h3><h3> 每次进隔离病房,都要穿上三层防护服,防护服密不透气,即使只穿夏天的工作服,进去不到一个小时就会出汗,如果为了保证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再穿上“尿不湿”,那是怎样的一种折磨和煎熬。</h3><h3><br></h3><h3><br></h3> <h3>  刚下夜班的长沙市第三医院放射影像科主管技师王习,在更衣室里拖着疲惫的身子,脱下防护服、取下口罩,她抬头看着镜子,发现脸上和鼻子上多了几道深深的红色印迹,而双手也因长时间戴手套被汗水泡得发白。她拿着毛巾轻轻地擦拭,脸上隐隐作痛,她知道,这是戴了十几个小时的口罩勒的。以上两张照片是她平时和现在的对比。</h3><h3><br></h3> <h3>  这是一位美丽的军医,这幅照片是她在出发时和到疫区医院6天后的对比。 她叫刘丽,是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除夕夜随队紧急出征,支援武汉。 </h3><h3> 在抗疫一线奋战多日后,她的脸因长时间佩戴医用口罩,出现了很深的压痕。为了国家和人民的需要,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她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最美的容颜”。</h3> <h3>  覃芳芳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本院的护士,从业仅7个月的她全力投身抗“疫”一线。摘下口罩和护目镜,她的脸上布满勒痕。</h3><h3><br></h3><h3><br></h3> <h3>  她们就是孩子,她们都喜欢漂亮。或许平时也很天真,到了前线,她们就是奋不顾身的战士。</h3> <h3>  我随时准备被隔离,怎么可能不怕,但如果连我们都怕,这个病毒谁来消灭?” </h3><h3> 这是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95后护士胡佩在日记里写的一段话。因在隔离病房终日消毒,22岁的她原本稚嫩的一双手被腐蚀得伤痕累累。</h3> <h3>  头发短了,见识长了。削发明志不是装模作样,而是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挽救生命。</h3> <h3>  看不清你的脸,你的视线也很模糊。目标就在前面,用美丽的语言和笑声扮美春天。</h3> <h3>  这是咱们辽宁姑娘,一个春天,渡过了一个岁月沧桑。圆润的脸上是昨天的记忆 ,伤痕满颊鏖战今年这个春天。</h3> <p>  这也是辽宁天使,我女儿的同事,是沈阳二四二医院十几年呼吸学科的高资女医生陈列。不知道现在她啥样,通过反馈的信息得知,她工作上有经验,有把握,就是医疗防护不得有半点含糊,长时间工作身体负荷到了极限。看出发时的照片,坚信她做好了极端准备。</p> <h3>  穿上防护服,他们是无惧疫魔的战士,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h3><h3> 戴上口罩,她们让我们心安;摘下口罩,他们让我们心疼。<br></h3><h3><br></h3><h3><br></h3> <h3>  到目前为止,经过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全国抗疫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努力,疫情得到了遏制,出现了住院治愈病例反超确诊住院病例的好势头。我们期待胜利在春天中到来,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可以为世界安全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h3> <h3>这是一张最美的脸</h3><h3>作者:郑福祥</h3><h3><br></h3><h3>这是一张最美的脸,</h3><h3>素颜中没有任何妆点。</h3><h3>脸颊布满了血红,</h3><h3>额头的印记依稀可见。</h3><h3>笼罩在防护服里的她们,</h3><h3>这是人生最艰难的体验,</h3><h3>挥一挥手去和毒魔挑战,</h3><h3>用生命护佑湖北平安。</h3><h3>那是白衣天使的执着,</h3><h3>用疼痛铸就起死回生的防线</h3><h3><br></h3><h3>她们都是孩子,</h3><h3>但不能和父母缠绵;</h3><h3>她们是妻子,</h3><h3>却无法和儿女相伴。</h3><h3>擦干相思的泪水,</h3><h3>回眸笑出淡然;</h3><h3>挺起臃拙的身躯,</h3><h3>为感染者送去温暖。</h3><h3><br></h3><h3>这里都是风险,</h3><h3>无法回避更不能漠然,</h3><h3>恐惧的祈求让她们心痛,</h3><h3>抢救的希望就在瞬间。</h3><h3>不要害怕,</h3><h3>我就是您的孩子,</h3><h3>我的责任,</h3><h3>就是陪你跨越难关。</h3><h3><br></h3><h3>布满了压痕的脸,</h3><h3>汗水模糊了视线。</h3><h3>照一照镜子,</h3><h3>想哭,也想看,</h3><h3>怎么能变成这样?</h3><h3>汗珠还没有晾干。</h3><h3>摸一摸赤痛的脸,</h3><h3>粉脂已与我无缘,</h3><h3>留下一缕青丝,</h3><h3>长发还要剪短,</h3><h3>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h3><h3>不能留下任何羁绊。</h3><h3>期盼着瘟神溃退,</h3><h3>还我靓丽容颜。</h3><h3><br></h3><h3>一张张天使的脸,</h3><h3>是一面面旗帜般的鲜艳,</h3><h3>这是决心,坚不可摧,</h3><h3>这是意志,国必宁安。</h3><h3>天使的脸依然靓丽!</h3><h3>让我们为天使点赞!</h3><h3><br></h3><h3>作于2020年3月3日晨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