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邹堂古村,一个古朴的乡村,位于揭阳市空港经济区地都镇,背倚桑浦山,面朝榕江水,东部与汕头市金平区、北部与潮州市潮安区接壤206国道贯穿而过,这里又是潮汕三市的交界处,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p> <p>郑氏祖祠和“科第世家”石牌坊浑然自成一体,独树一格,更是邹堂乡的文化象征,激励着邹堂人崇文向学,孜孜不倦求知</p> <p>此寨门叫乌门,传说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地仙虱母仙所建,其中蕴含着深厚堪舆学说,据说该寨门建成之后,乌美村财丁两旺,人才辈出。</p> <p>邹堂郑氏祖祠俗称“始祖祠”,位于邹堂里面的乌美村,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建成,是邹堂郑氏之11世祖郑旻告假回乡修建祖祠时所建的。郑旻是明嘉靖丙辰年(1556年)进士,授官兵部主事,曾任贵州布政司、四川按察等职,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有口皆碑。其祖祠几经焚毁再建再重修,如今依然屹立在邹堂山下,古风依旧。“</p> <p>牌坊是在清康熙44年即公元1705年,郑旻的五世孙郑其崇中举、官拜内阁中书之后,荣归故里修祠所立,全坊高约5米,阔约7米。</p> <p>清康雍年间邹堂乡沙池尾出了一个秀才郑文海,字明若,乡人称之为秀才公,郑文海于1737年倡开溪筑长堤,将几千亩咸田改造成良田,其功绩载入史册,颇见辉煌。目前位于枫美村境内沙池尾的“纯笃公祠”及郑文海读书处——“德邻居书斋”、郑文海故居——“栏杆厅”古居民建筑群结构尚完好,列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邹堂自古以来人文蔚茂,俊贤迭出,文风犹盛,这可以说是一脉相承。</p> <p>邹堂乡创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现在的邹堂乡其实包含乌美、枫美、南陇、钱后、仙埔等自然村,这里古有睡狮地之称,村庄后面的山峰故称邹堂山,其山峦蜿蜒,宛若一条长龙起伏飞舞,所以这一地带又合称“邹堂龙”,乡人常说这“龙”长达十几公里,确是如此,南陇与乌美两村相距足有十公里以上。邹堂山上树木繁茂,幽草自生,奇石嶙峋,鸟常啭虫长鸣,四时山泉潺潺、流水叮咚,其中最有名的是龙坑山泉。每当初春之际,山上雪白的梨花散发出阵阵浓香……山上最有趣的莫过于“龙船石”了,远看“龙船石”伏在山腰间,在绿树衬托下显得惟妙惟肖的,宛如江心龙舟争上游,龙船石块大的高达十几米,总让游人爬之心惊肉跳,然而在惊险的游玩中你不得不叹乎斯景之神奇与伟大。</p> <p>乌美村最出名的是祠堂群,村里有“梅峰公祠”“谦约公祠”“坦斋公祠”“南庄公宗祠”等等,它们多建于明清的,甚至民国的都有,多是采用贝灰砂木结构的潮汕风格建筑,更有典型的潮汕民居建筑群——“四点金”。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些祠堂已经是残缺破旧,但是依然是可以见到往日的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