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研,做有思想的老师——实验三小组织数学名师直播课学习活动

付鹏程

<p>&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随着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这场艰难的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已经到了最为关键之时。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活动,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实验三小数学组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和美课堂”数学名师公益直播课活动,切实做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2020年2月28日、29日两晚,老师们通过手机、电脑,在线学习由贲友林老师、张宏伟老师带来的两节精彩生动的讲座,收获满满。</p> <p>数学教师群里的“一呼百应”</p> 做有思想的老师 &nbsp; &nbsp; &nbsp; &nbsp; 贲友林老师主讲的课题是《教师,过怎样的教育生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来简单,但是现在老师现状:怎一个忙字了得!看早读、早操、晨会,上课、评课、帮同事备课……开学时神采奕奕,放假前疲惫不堪。教师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是事实。原因有很多:检查评比考核、安全责任、学生管理。“隐性工作”耗费大量的时间,课堂教学时间占比少,时间浪费在会议、杂务上。这直接影响教师身心健康,睡眠差、精神疲惫。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贲老师认为,我们行动在习惯之中。有些习惯有益,有些是无益甚至有害的。我们可以变有害的为有益的。我们需要思考,做一个思想者。我们要去思,要去想,才能拥有思想。用思想提升教育生活的品质,就是提醒自己不满足单调的、简单的、重复的生活,在试图改变的过程中穷尽创意生活的可能性,不断调整工作心态,改变工作方式,改善教育行为,重建教育观念。我们每天在教育中的行为,有效吗?合理吗?还能更好吗?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例如备课,备课时间和批改作业时间,哪个应该更长?上课,是面子工程;备课,是根基工程。批改作业、上课固然能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但是如果备课一塌糊涂,势必会造成上课效果差、作业完成情况差。一味地亡羊补牢,不如从源头发力,做好准备工作。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贲老师有关“思想”的论述发人深思。他认为,我们要先把思想看成“动词”,要去“思”、要去“想”,有了思与想的过程,才能有思想的结果,把思想变成“名词”。要用思想去提升教育生活的品质,是一个不断调整、改善、重建的过程。我把它理解为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通过把教育问题中的消极因素不断推翻,才能获得积极因素。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还要做一个有故事的人。上课时,要想办法把教师讲,转化成学生讲。这和我们当前所提倡的学生为主体不谋而合。贲老师举例:优生与差生,该怎样对待?差生:发现闪光点,公开表扬,真的能转化成优生吗?不要把孩子随便和不同程度、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比较。教育孩子,没有说明书,只有悔过书。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既然知道了我们努力的方向,那么做法也就呼之欲出了。我们可以通过纪实,记录下我们原生态、真实的教育经历,通过记录让我们能有据可循。我们要写,写教育生活中的经历,那是我们已经有了行动。我们的教育行为由“随便”走向“有意”,对我们的行为是一种“约束力、改造力”。继而不断反思,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提高。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最后,贲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三点要求:1、做有想法的老师;2、做有自己想法的老师;3、做有思想的老师。从“想法”到“思想”,需要我们不断记录、反思、改进,逐渐形成自己关于教育的理解,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之路。 构建“全景式”数学教学课程 &nbsp; &nbsp; &nbsp; &nbsp; 张宏伟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全景式数学教育之课程内容的全景式构建》。说到“全景式”,大家容易联想到“全景式相机”,但是全景式数学教育不仅仅有相机的360°,而是720°的“球形”全景,是以全息、理念、系统性和过程哲学为支撑,借鉴“球形全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创生的一种数学教育理念和方式。全景技术的核心思想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让人们“无死角的观看这个世界”。全景式数学教育就是借鉴它的思想和方法,力图引导孩子近乎“无死角”地经历研究数学的过程,完整认识数学世界。 &nbsp; &nbsp; &nbsp; &nbsp; 张老师的“全景式”数学教学是对课程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既针对传统教学内容,也针对非传统教学内容。比如对于人教版教材“认识四边形”一课,孩子只需认识例题中的四边形就可以了吗?如果给孩子一个“凹四边形”,孩子们往往被教材所束缚,认为这不是四边形。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种类的四边形介绍给孩子,让孩子从小学起就能以相对完整地眼光去看待世界。 <p>除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你还知道哪些对称?</p> &nbsp; &nbsp; &nbsp; &nbsp; 张老师用认识“非欧几何”的例子来介绍“全景式”数学教学对非传统教学内容的补充,让我们知道数学的学习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 &nbsp; &nbsp; &nbsp; &nbsp; “全景式”教学也是对传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重构学习时空,在生活中、在解决原态的真是问题中,学“活的”的数学,“活学”数学。比如在认识分数的学习中,通过“分药片”、吃蛋糕、喝果汁等孩子们感兴趣、能参与的活动,将数学无形地融在了好玩的“非数学”活动之中,数学也从“目的”变为了“工具”。 <p>想知道鞋子到底能装多少沙子吗?去试试呀!</p> &nbsp; &nbsp; &nbsp; &nbsp; “全景式”教学重视对于历史文化的还原,对数学的历史文化、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一体推进。比如在函数的教学中,什么是“函数”?怎样用简单的话把函数定义出来? &nbsp; &nbsp; &nbsp; &nbsp; 最后,张老师介绍了“全景式”教学对学生数学思考力的完善,针对传统课程中存在的10个问题进行改进和重建,更大程度上,把数学教学建设成数学智慧的教育。 &nbsp; &nbsp; &nbsp; &nbsp; 两节专家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贴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给了我们许多的启迪。三小的数学老师们也针对讲座内容,写出了自己的思考。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教育之路以学习开始,学习中有思考,思考中有收获。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成。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把自己的收获投入到教学中去,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数学

全景式

教育

老师

教学

思想

我们

备课

四边形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