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三月伊始,预示着春天来临,万物渐渐苏醒,而伴随最后一个白班的结束,我们相伴在隔离二病区一个多月的日子也宣告结束。为数不多的隔离患者转入感染科,而我们也即将进入两个礼拜的隔离休整期。回忆这么多天的相处,大家的团结互助与坚强不屈的精神,让我深深地震撼!</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从大年初六主动请缨到隔离病房至今,已有三十二天了。这些日子里,我感触良多,一直待在手术室里九年多,并不太了解外面的世界。来到这里,我又一次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大家庭的温暖,特别是遇上了顾晓菊老师这样的大家长,让我觉得是何其幸运。同事过生日,她提前通知工会准备蛋糕,送上祝福;关心大家饭菜是否合口,及时和食堂沟通;时不时向大家嘘寒问暖;知道单乐是个爱哭的宝宝,经常像妈妈一样安慰她;知道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一直鼓励让我自信,渐渐地我觉得自己变了,变得开朗起来……病区的兄弟姐妹们都打趣着和我说,“周林,你真的有点变了,记得你刚来的时候闷着头啥话都不说,现在还会偶尔和大家开开玩笑。”</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特点,我真的一次次为这个大家庭里每个成员所动容。有顾晓菊老师母亲般的关怀,照顾着大家的方方面面;有单乐爱哭也爱闹,调节大家的气氛;有王冰这样的大男生,所有重活都抢着做;有杨筱艳细心帮大家偷拍“丑照”,记录着我们每一天的点点滴滴;有杭小红这样的大姐姐照顾着大家,无微不至;有汪旖旎铿锵有力的声音,让我们振奋人心;有王杏子老师幽默风趣的性格,让困难的工作变得有趣;</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有侠女情怀终于如愿去武汉,工作极端认真负责的张进华老师,让我们倍感心安</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贪吃猫”们丁媛媛、王娟与周祺在想着怎么样让大家吃的饭菜像吃肯德基一样开心;</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有充当修理工修花洒而病人不知名的张明南,认真负责的她让病人们为她连连点赞;有新来的李金霜和潘瑾慧,她们也很快的融入了大家庭,配合默契以科室为家的“三剑客”刘成林、刘凯强和宋磊,义无反顾驰援武汉去,带走了大家深深的牵挂,快速顶岗的陈大勇、赵晶晶、朱瑾懿也毫不逊色的完成了工作,还有偶尔被起哄的我可以为大家唱唱歌解解乏……</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来到隔离二区,我在工作上也学到了很多。每个人对待工作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每一个环节都会反复练习,揣摩更好的方法。每次要进入病房做治疗时,搭班的同事都是争着抢着进去。每一班进去,大家都是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减轻交接班时的工作量。到了夜班换班时间,下午治疗班的人都会让夜班先吃晚饭,在病房里的我们都鼓励自己能行,还可以再在里面多待一会,即使是脸上有着深深地勒痕,浑身湿透,我们也依然将微笑和自信传递给下一个接班的人。</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和患者的心贴得更近,他们把我们当做一家人。在“医患一家人”群里,会经常发微信一起加油打气;有暖心大哥们每次总让我们把饭送到传递窗口,让我们尽量别进房间,防止感染;九零后小伙病房里为我们写诗;还有那一封封感谢信和家属送来的锦旗,让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被肯定的……</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这个大家庭里不仅有温馨的医患情,也有浓浓的医护情。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成林、刘凯强、宋磊医师,他们主动承担了为病人采集咽拭子的重任,为了减少护士进入病房的次数,降低感染风险,他们还一并采集了新病人的血样标本。我们私下都说他们是“三剑客”,虽然他们和张进华老师现在都在支援武汉,可我们依然彼此牵挂,群里经常问我们隔离二区怎么样了,我们也经常问他们那边是否安好。如今,知道我们开始休整,他们也替我们感到高兴,说一定要等他们回来再聚,我们隔离二区可一个都不能少。</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这充满斗志与爱的奋战时间总是过得太快,我们隔离二区的任务也接近尾声。这里有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有着我们每个日日夜夜对病人们的辛勤照料,有各位战友们朝夕相处的深厚感情,这些记忆都将不会抹去。现隔离病区已经变得空空荡荡,看着这拖得有些发亮的长廊让我想起了这里最初始是个闲置的病区,柜子坏了,椅子坏了,马桶坏了,所有的监护仪都是借的。是顾晓菊老师、张进华老师、单乐从二十九夜没日没夜像陀螺一样一点一点重新创建起来的,即使病区关了,我们还要它整整洁洁亮亮堂堂的。一场疫情让我们成了一支阻击的团队,虽然我们在后方已经撤离了,但远在武汉的“三剑客”、张进华老师仍在奋斗,我们期待你们早日凯旋,一起共赏春日繁花!我们的大家庭永不说再见,我们会继续坚持,继续奋斗,疫情还没结束,我们的职责也不会停下。为医学事业奋斗一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终生理想,我们也将用尽一生,去诠释!</h3> <p style="text-align: right;">供稿——隔离二区全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