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的寒假,注定成为我们终生难忘的记忆。一场疫霾,让蛰居已久的人们内心变得沉重,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p><p><br></p><p> 网上有段子说:“终于到了啥也不干、在家宅着,就能给社会做贡献的时候了。”</p><p><br></p><p> 这话虽然是调侃,但也确实如此。然而,我宅在家里,有意去打发这单调与枯燥,让生活增添一些春天的色彩。</p> <p> 最近,我学到一个新词“吃商”。所谓吃商,就是摆脱了低级的进食需求,能在食物中找到幸福感的能力。</p><p><br></p><p>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吃商”对我的重要性就格外凸显,自己宅在家,智商用不上,情商没处使,幸福感都回归到最原始的一日三餐。</p><p><br></p><p> 同为教师的老婆,总算有了时间来研究美食。她换着花样学做美食,牛肉烧胡萝卜、腊肉炒大蒜、牛腩烧红辣椒……那美味,岂一个“唇齿留香”了得!</p><p><br></p><p> 作为“美食家”的我,一个点赞如春风拂面,看来美食不单可以饱口福,还是情感升华的催化剂,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灿烂。</p><p><br></p><p> 要说每个人,都是没有预知能力的凡夫俗子,不知道明天睡醒睁开眼睛,面对的会不会是更糟糕的现实。</p><p><br></p><p> 最起码,我还可以在餐桌上给自己留一方净土,用好的心情去享受美味,用美味的佳肴犒劳自己,享受人生的快乐。</p> <p> 开学一再延迟,“停课不停学”的网上学习,让孩子们的学习时空转换,也给老师们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新的挑战。</p><p><br></p><p> 如今网络社会,利用云平台这千载难逢的低成本获客机会,我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也要尽快熟悉直播课、云课堂的操作使用。</p><p><br></p><p> 一方面,把这场疫情作为对孩子们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孩子们去静心思考,静心感悟,如何面对生命、敬畏、责任与担当;同时,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教学辅导。</p><p><br></p><p> 我电脑操作算是外行,年龄也没有优势,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耗时间摆弄电脑。欣慰的是我在消磨时光中获得了快感,也充实了自己。</p><p><br></p><p> 为了上好一堂课,反复修改授课ppt,多次在家演练直播过程,熟悉每一个直播的环节,针对直播声音大小、画面是否卡顿等问题反复调整,确保线上直播万无一失。到目前为止,听过我直播课的学生已超过了三千人次。</p><p><br></p><p> 一个多月来宅在家里,我不仅熟练掌握了钉钉、腾讯课堂与浠沃白板5等直播云平台的操作,同时,除了微课制作,也利用资源网站的限时免费时间,收集下载与整理了每个章节高品质的课件、微课与课堂设计。</p> <p> 我利用空暇,还读完了书架上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凌翔的《李光耀传》、李霖的《唐纳德.川普传》等十几本书想要读而未能读的书。</p><p><br></p><p> 读书的日子是幸福的,我从《傅雷家书》中感受到傅雷浓浓的父爱,向他学习如何教子;透过唐浩明的《静远楼读史》,体验他创作的心路历程……</p><p><br></p><p> 平常我一年看不到5部电影,如今,我利用手机投屏一个月就看了十几部电影。《海上钢琴师》让我们思考无限人生,《疯狂外星人》让我们放松开怀大笑,《放牛班的春天》让我们体会到教育中的尊重和宽容……</p> <p> 有空时,我拿出好长时间没有动过的东西到鼓了起来,原本堆积在一起的盆栽都雨露均沾地被安置在花架上,还把打扫卫生当成了自己运动方式,家里似乎变得更加整洁温馨惬意。</p> <p> 宅家的日子里,家长里短的琐事,也充满着快乐,我想,外面的日子再斑斓,再快乐,家却永远在守候,庇佑你,温暖着你。</p><p><br></p><p> 有书,有美食,还有温煦爱人的陪伴,宅在家里不倦于身,不困于心。即使不能漫步户外园林,也可开窗看闲云,闭户听春雨,内心也一样春意盎然。</p><p><br></p><p> 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