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高峰的来临和返深人流的不断增大,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交通联防管控是应对输入性疫情的第一道关口,是控制疫情蔓延的一道重要防线,只有继续保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必要措施,织牢织密交通管控防线,筑牢它、堵死它,清除盲区,除掉死角,百姓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才有保障。文体服务中心交通联防管控“双子星”---翁家柱、黎锐就参与了其中。</h3> <h3> 他叫翁家柱,文体服务中心的一名80后普通职员,自1月27日,街道抽调32名精干力量,驰赴坪地街道吉桥路和吉惠路两个疫情交通防控检查卡点,与交警、公安、医院的同志们,实行24小时3班倒机制,对返深车辆、人员体温检测、消毒和信息登记工作,切实守护好这两条入深通道。从1月27日至31日下午,在坪地街道两个交通联防管控检查卡点共累计检查入深车辆4529台,检测体温11098人。</h3> <h3> 翁家柱的妻子是龙岗中心医院的一名职员,他们有一双子女,大的儿子3岁,小的女儿才5个多月。从疫情开始爆发初期,他们夫妻双方都第一时间奋战在疫情防控不同的战线上,只能将幼小的子女交给自家亲戚阿姨帮忙照看。由于正处于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每天工作到很晚,最多的时候一个星期都没有面对面的说过话、吃过饭,只能偶尔在闲暇之余才用视频,慰藉相思和交流儿女家常。当谈及儿子要找爸爸、还没断奶的小女儿不适应陌生阿姨彻夜哭闹的时候,夫妻两个都不禁双眼泛红,然而奉献担当的使命感又让他们互相鼓励和安慰:“过多两天就好了,就习惯了......”,强忍着不舍和愧疚,毅然选择了继续坚守抗疫一线。</h3> <h3> 当鲜艳的党旗第一次飘扬在检查卡点,耳边响起党员们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时,翁家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更坚定了一股信念:“我要向这个先进的党组织靠拢,像他们一样对党和人民做出我庄严的承诺!”</h3> <h3> “请打开车窗,测量体温,谢谢合作!”“你们从哪里来,i深圳信息填报了没有?”“请戴好口罩,压紧鼻梁条,贴紧面部,做好防护,祝一路平安!”......在刚成立布澜路的交通防控检查卡点,黎锐在不厌其烦的对着过往车辆说道。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无论是寒夜还是风雨中的坚守,他每天都在检查卡点,3班24小时不间断轮流倒班。</h3> <h3> 黎锐每天都按照防控要求,检查卡口设置,根据路口条件和车流情况,设置醒目的标识指引,并用锥形筒、水马、铁马等设施进行物理隔离,为驾驶员提供温馨明确的受检指引和安全规范的检查流程。依托交警警务APP,自动识别途径车辆预警信息,注重实效、突出重点,对进入卡点的车辆进行分类指引,加快甄别和检查速度,保障绿码车辆和非异常车辆的快速顺利通过。对异常车辆拦停后,详细询问司机行车情况,测量体温,并统一作好台账登记。对出现体征可疑车辆和人员,交由交警和医务人员进行二次复查处理。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负责态度,用千遍叮咛,万般嘱咐的耐心,送去关心呵护,载走健康平安。从2月23日至3月1日下午16点,水官高速布澜出口交通联防管控检查卡点共检疫车辆40071辆,排查人员65790人,湖北籍423人,送驿站隔离湖北籍55人。发烧送医院4人。</h3> <h3> “你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看我们了,工作的事情让别的同事顶替一下,回家来吃顿饭。”,“爸,我最年轻,还没有成家,你们的身体都挺好的,我没有照顾家庭的压力。那些同事上有老、下有小的,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照顾好家庭。等疫情结束后我就回家看你们,陪你们吃饭。”,黎锐接到父亲责备的电话,面露憨笑又带着一股决心的说,脸上彰显出80后青年人担当的勇气和责任。</h3> <h3> 他们没有铮铮豪言、只有拳拳赤心,没有轰轰烈烈、只有默默无闻。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甘为先锋、守土尽责,以大无畏精神,用负责的行动和态度,冲向风险前线,成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健康的卫士。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寒夜里守候,风雨中守卫,构筑起了一道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防护墙,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h3> <h3> “不破楼兰终不还”,待风雨黑夜过后,明天一定会春光明媚、山花烂漫、山河无恙。</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