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心语 师情话疫(三)

江去浪淘尽

<h3></h3><h1><b><font color="#39b54a"> 写给线上学习的同学们</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font></b><i style="font-size: 15px;"> 官长东老师</i></h1><b> 栀子花开,归期何在?<br> 春暖花开的季节,漫步文玉校园,布谷鸟鸣,却未闻那激荡人心的鼎沸人声。走在教学楼的长廊,偶立足窗前,仿佛又看见你们那匆忙的身影,耳畔又传来往日朗朗的书声。昨夜东风凋碧树,亲爱的同学们,在乍暖还寒的日子里,老师热切地盼望大家归来。陌上花开,归期何在?大家还须耐心等待,相信青春作伴,白日放歌的日子就在不远的未来。<br> 疫情把大家隔离在校园之外,但阻挡不住我们共同追梦的脚步。听,电脑桌前响着的我们老师熟悉的声音,正通过网络传向四面八方。“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是我们为师者无怨无悔的誓言。看,电脑显示器前那一个个认真思考、一丝不苟的模样,努力和专注就是青春最好的样子。虽然大家还不能相聚在同一个教室,但在网线的两端,在各自居家的日子里,我们已经携手奔跑在“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的大路上。相信啊,我们很快会收到战胜疫情的捷报。<br>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灾难值得歌颂。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也是如此。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世间有多少不幸在发生,而我们能与它们擦肩而过,只是聆听它的残酷,只是感动担当者的付出,已经是多么大的福祉。而那些在灾难中不忘初心,勇于前行,敢于担当的人却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在家隔离的日子寂寞吗?在网上独自研学的时候无聊吗?在深夜里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后不能成眠吗?如果是,请抬头看一看星空。那些闪烁的星星从来不惧乌云遮挡,从来不管有无别人欣赏,它只管发自己光。<br> 初三的孩子们,你们在线上学习之间的差距是什么?我想,不是基础,不是智商,不是饮食,不是着装,而是自律。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需要我们只争朝夕地阅读。当有一天回望这段经历时,自律者会无比坦然。那些自我放纵的人却会黯然神伤。</b><h3><b> 同学们,自律从来都不是高大上的东西。它就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当你想放弃时,提醒自己再坚持一下,当你想放纵时,提醒自己人生总要有个主题,当你想要退缩时,告诉自己青春需要逆风飞扬!</b></h3><div><h3></h3></div> <h1><b><font color="#39b54a"> 你最美</font></b></h1><h3></h3><h5> <i>陈冬梅老师</i></h5><h3></h3><h3> </h3><h3> <b>贴窗花 换旧符 </b></h3><h3><b> 万家灯火 举国欢庆</b></h3><h3><b> 猝不及防 荆楚大地疫情肆虐</b></h3><h3><b> </b></h3><h3><b> 来不及道一声离别</b></h3><h3><b> 义无反顾 你投身到逆行的队列</b></h3><h3><b> 请战书上毅然写下你最美的名字</b></h3><h3><b> 一个个鲜红的指纹 </b></h3><h3><b> 在寒冷的冬日 怒放成一朵朵小花</b></h3><h3><b><br></b></h3><h3><b> 我见过你高危病房里忙碌的身影</b></h3><h3><b> 我见过你防控面罩之下最美的勒痕</b></h3><h3><b> 我见过你和孩子无奈的隔空拥抱</b></h3><h3><b> 我见你剪掉了齐腰的长发</b></h3><h3><b> 你的爱人为你写下了最感人的情书</b></h3><h3><b> 我也见过你不幸染病家人痛苦的模样</b></h3><h3><b><br></b></h3><h3><b> 国难当头 无所畏惧 你逆流而上 </b></h3><h3><b> 救死扶伤 无怨无悔 安康千家万户</b></h3><h3><b> 不顾严寒风雪 你是最美的逆行者 </b></h3><h3><b> 驱散黑夜的阴霾 只为黎明的到来</b></h3><h3><b> </b></h3><h3><b> 窗外的迎春花已悄然绽放 </b></h3><h3><b> 只愿最美的你平安归来……</b></h3> <h1><b><font color="#39b54a"> 2020,我们不一样 </font></b></h1><h5> <i>华继燕老师 </i></h5><h3> <b>2020年,是与往年不一样的一年。当人们还沉浸在新年的欢乐中时,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打破了一贯的春节的习俗。本来人们会走亲访友,推杯换盏中谈论一年的收获与辛酸,展望来年的期许与憧憬。今年,人们却投入到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b></h3><h3><b> 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的一部韩国灾难片《流感》,一批来自东南亚的偷渡者,带入了猪流感病毒,并在全国迅速蔓延开来,政府迅速将所在城市封锁。为了不让病毒扩散,将被感染者全部扔进火场,电影中的火场,人像垃圾似的被机器抓起来,然后丢入火堆之中!死去的人,堆积如山,甚至于有的人还没有死亡。后来,被感染者发生了暴乱,韩国总理竟下命令,调动军队杀死暴乱者。</b></h3><h3><b> 电影看完后,回味整个过程,虽最后以好的结局而终,但人心、暴乱、流感还是让我不能平静。灾难和死亡面前,人性的自私、贪婪、胆怯真是太可怕了。</b></h3><h3><b> 再看我们中国,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灾难面前,我们每一天总会被一些人,一些事感动着,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本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此时却冲在了最前线。无数的白衣战士纷纷踊跃报名支援抗疫前线。很多人在家里是父母眼中未长大的孩子,此时,却成了中国的脊梁。还有社会各界为抗疫前线纷纷捐款捐物,包括从早到晚,风雨无阻的工作的环卫工人,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激荡着我们每个人的爱国热情,甚至有的人调侃道:“第一次感觉,呆在家里不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b></h3><h3><b> 相信,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b></h3><h3><b> 2020年,是与往年不一样的一年。</b></h3><h3><b> 二宝的到来虽然让这个春节变得更加忙碌,但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欢乐与感动。很多家庭,有了二宝之后大宝的心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家大宝本就是多愁善感又不乏理性,曾经在看电视的时候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不能只管小孩儿,不管大孩儿。”弟弟出生后,哥哥几乎不去看弟弟,甚至主动回到闲置已久的小床上,似乎在宣誓自己的主权。慢慢的一天天过去,哥哥变了,每天都会过去摸摸弟弟的小脸儿,碰碰弟弟的小脚丫,那么和谐,融洽!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兄友弟恭,相互扶持,健康快乐长大!</b></h3><h3><b> 第二次做父亲的老公也发生了变化,记得大宝出生时,几乎不敢动,唯一记忆犹新的是炖的一锅美味的鸡汤。再次做父亲,可以说驾轻就熟,有了更多的耐心,更加成熟,稳重。 </b></h3><h3><b> 二宝出生后,爸妈平均两天打一次电话,嘱咐我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吃凉东西,等等。其实,每次都是那几句,但爸妈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说。想想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本该在家休息,但他还在外面打工,又总说自己不累。其实,做女儿的哪能不明白,他只是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如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却不能让父母放心,真是惭愧!只希望尽自己所能让爸妈放心。希望爸妈身体健康!永远开心,快乐!</b></h3><h3><b> 2020年的春节,虽然有点冷清,没有聚餐,没有旅行,没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但有这些感动,注定2020年是不一样的,是令人难忘的! </b><br></h3> <h1><b><font color="#39b54a"> 不一样的庚子年</font></b></h1><h3></h3><h3> <i>赵海兰老师</i></h3><h3> <b>2020年,鼠年(庚子年),这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全国人民蛰伏在家里,过起了胆小如鼠胡吃海喝,同时又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鼠年。 </b></h3><h3><b> 没有了张灯结彩的大街,没有了纷纷攘攘的行人,没有了觥筹交错的宴席,也没有了那一到春节就排大长队的电影院。一时间感觉时间静止了。</b></h3><h3><b>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曾经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氛围消失殆尽,只剩下一片凄惨冷清的末日景象:拉紧卷帘门的商户,屈指可数的车辆,以及匆匆走过的带着口罩的行人,像极了没有表情的僵尸。</b></h3><h3><b> 这样的感觉太糟糕了,我是一个热爱旅游,热爱生活的人,被逼无奈过起了两天一次出门的日子,记起哲人的一句话:生活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无论好的,还是糟糕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坚强,人面对脆弱的能力,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持续窝在家里生活的事实,让我也渐渐明白:此话 所言极是。再疯狂的病毒,也敌不过中国人的万众一心!总会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进。</b></h3><h3><b> 每天关注疫情实时数据,每天关注钟南山教授发布新的说法没有,在这次疫情面前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唯一能做好的就是好好的防疫,做好自身的防疫工作,为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白衣天使尽自己的一份力。</b></h3><h3><b> 庚子年的这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我们要与动物和谐共处,与地球动物做朋友,才会得到地球环境温和的一面,2020这场疫情,我们是不是都改反思一下呢?</b><br></h3> <h1><font color="#b04fbb"><b>【编者按】<br></b><b> 用文字记录当下,最美的战疫镜头藏在老师们的文字中,最动人的家国情怀浸在老师们的语言里,为我们的老师点赞👍🏻👍🏻</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