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内蒙兵的部队生活 ( 二)野营拉练

美友74413458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 font-size: 20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 部 ( 吃、住 ) 篇</p> 吃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七 十 年代初部队的基本 生活每 人每天四 毛 八分钱的伙食费,夏天施 工䃼助 二 毛冬训没有。拉练的路上团部运输连派的 一辆 马 车送给养,跟在队伍后 面走,只见拉的 一麻袋 一麻袋的 干萝 卜丝 和粮食。那时印象最深的是毎日三歺都是小 米 干饭 、二米 干饭,唯一的菜就是 干萝 卜丝 水泡后炒 一下,正常情况都能吃饱。有几次拉练中途 野炊训练(自 己做饭),中午休息 一个 小时的时间,以班为单位 八、九个 人分了工,就地挖灶的,捡 牛粪的,打 水的,闷饭的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简便、迅速、解决吃饭问题。好不容易水烧开后上 面 一层 牛粪沫,因内蒙 一年四季 风 大, 土灶 又没烟筒,唉、有东西吃就不错了,那也 比特种兵野外吃蛇,吃 老 鼠好多了。有一天中午走到没水的地方炊事班没有水做饭,连长下令把全连所有人水壶里的水集中起来用。 水壶是装二斤水的铝水壶,外面有毡套,毡套外面有雨布套有盖帽。就这样保护着</span></p> <p class="ql-block">水壶集中起来到炊事班倒水时,有水都倒不出来了,原来口细天气冷壶口被水冻住了。特殊情况另行解决, 马车上带的还有连队走时打了一部分饼 子、上级给的压缩饼干,现实是炊事班 10 个 人,连部4个领导还有五大员( 文书、通讯员、理发员、司号员、卫 生员)还有上级派来的参谋、干事们,带的有限的东西分到班 里战 士口里能有多少?反正我在一个月的拉练中吃过一个饼子,压缩饼 干没见过。只好等下顿吃吧。</p><p class="ql-block"> 从草原往百灵庙返的那天,早晨天气特别冷, 大风凛冽夹着雪花,炊事班在野外露天做饭气温太低,锅里的水烧不开 ,焖的夹生饭, 人人都没吃饱。</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 90 多里的路程, 走到中途又累又饿, 大头鞋穿上累的走不动,胶鞋穿上冻脚冻的不行,只能发扬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 革命精神硬顶着。我们班有一个内蒙东胜回族战士白云亭,因宗教信仰不吃猪肉,平时炊事班有特殊照顾,挎包里有一块鸡蛋大的咸菜,我们同班同年四个兵有岚县的闫 虎则、寿阳的李守义、兴县的李国藩每人分吃了指头肚大的一小块, 又咸又香顿时精神倍增坚持走到目的地,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百灵庙)。</p><p class="ql-block"> 也不知是在什么街上,集体坐背包上休息,天已黄昏,只见周围的小卖部、供销社正在上门板关 门。值班排长下令解散 自由活动一会的口令后,战士们赶紧跑去买吃的,(那时候战士津贴费是第 一年 6 块,第 二年 7 块,第三年 8 块,四年 10 块,五年 15 块,六年 20 块)。供销社的人员早已看到拉练部队的壮况,赶紧开下 门把战士们迎接到柜台里头火炉旁,倒下热水拿来饼干、点心、罐头热情招待,说:“欢迎解放军同志们到来,辛苦了,不收钱,随便吃吧”,可战 士们没一个动手的,因部队有我军历史以来的传统美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第二条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加之部队是毛泽东思想大熔炉,政治领先思想挂帅, 人人都积极要求上进。售货员只好称过以后我们付了钱才开始吃,吃完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成吃的(饿怕了)。回想起来在特殊情况下 金条元宝再多也不如一块咸菜的价值 。</p> 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 野营拉练的路上都是号的 老百姓的 民房住,武川 、达茂旗一带当时都是泥摸房,我们住过的三间房一个通家,两边炕中间摆家具也是客厅,我们常和老乡住一个家, 一边战 士一边老乡,睡时 十双臭鞋往下一脱满屋臭味,就是洗脚也洗不了鞋袜。 老百姓很热情,把我们当孩子看待,她家里的不管什人都和我们在一个家住。(当年也就那条件)</p> <p>  “半夜三更睡梦中,地上尿盆哗啦声,大妈下炕方便中,战士蒙头笑出声”。体会到在家时的感觉。那时候内蒙夏天也水果很少, 在这严冬老乡把萝 卜、蔓芹、丕莲洗干净切成片当水果招待我们。</p><p> 百灵庙的武装部长及街道居委会的拥军工作做的最好,在快到百灵庙时天快黑了, 又累又饿背包下的棉衣被汗水湿透了,休息时坐到背包上一会儿后背棉衣又被冻住了,天太冷了还是 走着好点,不怕慢就怕站,才体会到红军过雪山为什么不能站。要进城了整理军容 风纪,不要像打了败仗似的。连队走过夹道欢迎的居 民,各班被 大妈们领到各家烧的暖烘烘的屋 里,很久也没有睡上这么舒服的大炕了,干部战士们都很高兴。居民们听说拉练部队到来,早早地准备下饺 子、饱 子、烙饼、油糕、家家户户都给做,部队领导根本没办法推迟。有的把准备结婚 用的新房、新铺盖拿岀来 非让我们用。部队连续 几天 走路背的五、六 十 斤,最平常一天也是 八、九十里路,内衣出汗出的又脏又臭 ,裤叉早已骑了 马。居委会的大妈大姑娘小媳妇们听说我们休息一天,都过来抡脏衣服给洗,战士们都是 20 岁左右的小伙,都不好意思让洗内衣,因部队一年四季集体行动, 夏天山上施工,冬天营房训练, 星期天3%的人能请假出营房,从来也不接触女人,这么近距离抡你的脏衣早就脸红害羞了,所以根本抡不过,有的连被祳都给拆洗了,我们心里真的很感激!晚上镇政府还给部队组织演出文艺晚会,记得在节目《洗 衣舞》 里帮解放军洗衣服的姑娘中,就有我们房主家可爱的姑娘 。百灵庙是内蒙北面最后一个旗(县城),中苏边界局势紧张一旦打起仗来,这儿是第一道防线, 老百姓明白子弟兵是他们的第 一保护神,我们早已被 她(他)们的一举一动所感动,一但战事起那有不奋勇杀敌之理。</p> <p class="ql-block"> 河南漯河71年兵胡廷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山西兴县71年兵王候信</p> <p>  来到 目的地(赛乌苏)后,安排每排住 一个军 用帐篷,有 一个火盆捡 牛粪烧。睡觉时每 人分 5、60 公分的位置挤在 一起,头上戴着 皮帽睡,早晨起来头 皮掐上没感觉。等 气温到零下 30 度以上到野外驻,装备就是发的四 皮。就是要就地取材、利 用地形地物,所以预先的捡好 牛 羊粪(铺地防寒)。部队当时 用的 雨 衣就像现在电动 车上 用的 雨披,双 人床 一样 大中间有个帽,四个人一人一个角抬个 雨 衣 到草地上捡 干牛粪去。</p> <p>  草原冬天 一 片凄凉,天苍苍、野茫茫、天连着地地连着天,远处看 见有 山丘,走着走着还是草原 ,无边 无际半天也 见不到人烟。</p> <p>  心里想……三年前,书没念完响应号召到农村插队,怕在农村扎根一辈子,报名 出来当了兵,尽赶上吃苦受累,真是辛苦不如命苦!</p><p> 不过,好男儿志在四方,当兵保家卫国,回想起来也自豪光荣。只好坚持下去了。</p> <p class="ql-block">  忽然,看 见远处有狗跑过来越来越近,到跟前才看清是骆驼,跑开 一步七、 八 米远、真猛、真快(听说骆驼最高时速能跑70公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 社会,走集体化道路,蒙古包 60、70 里地 一个,牧 民骑着骆驼通知开会。</p><p class="ql-block"> 捡好粪后回到驻地每组找个底洼地形, 用刺刀把周围积雪打成块、砌成墙、上 面盖 雨 衣再 用雪压边,四个 人 一个家,先铺 牛 羊粪、再铺 皮 大 衣、后铺褥子 ,四个 人 一打颠倒(两个头朝东、两个头朝 西),睡前每 人 水壶烧的灌滿开 水塞到被 子 里加温,躺下后四块被 子盖上 面 一个把 一个的脚抱到怀 里,能坚持睡着。步兵班有个战 士脱光 衣服睡了 一晚还 立了个三等功。轮上站岗的 一晚就热闹了,每隔 一个 小时换回来 一个“冰棍”,被 子 里的温度基本在零度以上,接触上 又叫 又跳,真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整晚基本睡不成。第 二天该 干啥再 干啥 大伙都 一样,毕竟当时年 青精 力旺盛,更主要的是为了落实 毛主席的重要指示“备战、备荒,为 人 民”,吃苦受累都是理所当然。</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来真是当兵后悔三年? ———但不当兵后悔一辈子。</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的野营拉练,我连为北部边疆部队摸索了丰富的走打吃住作战经验。我们为战备吃苦,为保卫祖国受累,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部队是革命的大熔炉,是毛泽东思想大学校。6 3个半月的部队生活,是洗尽铅华的历练,虽然贡献了我们的青春年华,可那是最美的时光,我们做过最有意义的事情,他也给了我们一辈子用不完的精神财富。青春无悔!当兵光荣!</p><p class="ql-block"> 那次野营拉练已经47年过去了,余生还会有第二个47年吗?亲爱的战友们,这些年无论我们见过面的、没见过面的心里一直想念你们。借助科技网络发展的平台,把我保存的旧照片在这里发表,以此表达我的思念之情。祝福战友们健康快乐、幸福吉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完)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供稿 白云亭 </p><p class="ql-block"> 山西兴县李国藩写于二 〇 一 八年八一建军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山西:71 年兵岚县张元富、兴县李国藩、寿阳崔锦祥、刘公义、临县74年刘绳务、李生元</p> <p class="ql-block">兴县71年兵李国藩、高保全、河曲县71年兵杨过继、兴县71年兵刘耻油、高忠荣</p> <p class="ql-block">71年兵兴县李国藩(73年)牛利光、王候信、李风银、寿阳杨满栋、张润贵</p> <p class="ql-block">71年战友:寿阳县聂俊发、兴县白进全、王迎儿</p> <p class="ql-block">山西兴县71年入伍88团部分战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排左起:段宝庆、贺三儿、高忠荣、奥狗孩、张候明、白厚儿、贺峁儿、孙赖则</p><p class="ql-block">下排左起:白乃明、王候信、高保全、李国藩、高玉唤、 候孩 高胜</p> <p>5连71年入伍战友40多年后相聚</p> <p>闫虎则、王候信、刘耻油(团后勤)牛双生、李国藩 、白云亭两口</p> <p>88团71年入伍山西兴县战友40多年后相聚</p> <p>上排:白进全(炮团)王迎儿、闫支信、高忠荣、高保全、</p><p>下排:张候明、白乃明、李国藩 、奥狗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