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你们负责的片区出现了1例确诊病例。”2月9日,温江区综合执法局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清运队的三名队员蒋友平、汪洪成、周福建收到的这个通知,改变了他们未来半个月的工作。</p><p> 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在抗疫的前线冲锋陷阵,那在后方收集、清运、消杀、处置生活垃圾的环卫工人则是在防疫一线奋战,那些清运确诊病例小区生活垃圾的环卫工人,与病毒可能只有一层塑料袋之隔。</p> 2月8日凌晨,蒋友平、汪洪成、周福建三人按照每日常规计划前往中铁·瑞景澜庭清运生活垃圾。在他们眼里中这一天没有什么特别,疫情期间生活垃圾清运工作没有停过,每天仍需带上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设备作业。中铁·瑞景澜庭也只是他们负责清运的13个点位中的其中一个。<br> 2月9日,情况突然发生变化了。下午1点,班组负责人陶满兵把蒋友平、汪洪成、周福建三人叫到办公室谈话。“你们负责的片区昨天出现了1例确诊病例……”陶满兵话还未说完,危险的警报就在三人脑中拉响。<br> 在接到自己负责清运的小区有确诊病例通知后,蒋友平、汪洪成、周福建没有多想,毫不犹豫地就站到了防疫的一线。他们将继续前往中铁·瑞景澜庭清运生活垃圾,但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作需要更加认真细致,团结协作,尽可能减少垃圾滞留时间,增加消毒步骤,保证生活垃圾的安全有序清运。 2月9日下午3点左右,一辆清运车被完全腾空,随即进行彻头彻尾地消毒消杀,用84消毒液兑成的消毒水洒遍轮胎、车身、车厢、驾驶室。蒋友平、汪洪成、周福建三人穿戴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防护靴等,他们按照防护规范穿戴好全部防护装备——这是从业以来不曾有过的阵仗。 下午4点,正式到达确诊小区门口。周福建和汪洪成后知后觉的紧张感一下就上来了:“心里还是虚。”周福建和汪洪成两人工作相同,都是清运车中的辅助工人,负责清理点位上垃圾,并将垃圾装袋上车。这意味着要与生活垃圾零距离接触。 第一次在确诊病例小区进行清运是最怕的,三人到达小区门口后,下车等待社区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消毒,将垃圾桶拖到垃圾车旁,大概需要5-6个来回才能清理完毕。接下来的防护工作必不可少:三人必须扔掉搬运垃圾时戴的防护手套,社区工作人员对驾驶室再次进行消毒,三人也进行全身消毒后才可上车。最后才可将垃圾运出小区,这一套动作耗时10-20分钟,每个步骤都不能松懈。 清运垃圾过程中,难免有漏洒的情况。有的垃圾袋没封口,直接被丢在地上;有的厨余垃圾从袋子里漏了出来;有的垃圾袋破损……为了彻底处理这些垃圾,周福建和汪洪成只能直接上手,有时还需要半个身子都探到垃圾桶里面去。谁也不知道这些生活垃圾里是否有新冠病毒残存,这样的操作,使他们离病毒只有一层垃圾袋、一层手套、一层口罩的距离。<br> 负责区域出现确诊病例,周福建、汪洪成、蒋友平三人从最开始“虚”,到后面的义无反顾,他们从未忘记自己岗位的使命和责任,充分展现了清运工作者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险的奉献和担当。<br> 将确诊病例小区的生活垃圾装上车后,接下来的工作重担就交给蒋友平。蒋友平是一名有着10年垃圾清运车驾驶经验的老司机。现在,蒋友平每天需要跑永盛垃圾中转站两次,一次运输日常点位生活垃圾,一次专门运输确诊病例小区生活垃圾。<br> 在转运过程中,蒋友平不能接触人群、不能暴露垃圾,垃圾不过夜,全力防止二次污染。<br> 在转运的路上,蒋友平往往一言不发。他开的是载重10吨的大型垃圾转运车,平时,他一次转运的垃圾都是满满一车,一路颠颠簸簸。但专门转运确诊病例小区那一趟一般只有几百斤,车和人应该都更轻松,但他只有把这几百斤垃圾安全完整运到永盛临时中转站,最后转运到专用运送压缩车上,他紧绷的神经才能松下来一些。<br> 到达永盛垃圾中转站进站前,蒋友平三人就要测体温,车辆全身进行清洁消杀。体温正常,现场工作人员车辆及清运工人登记后才允许放行。接下来是车辆称重。确诊病例小区每天的生活垃圾不超过1吨,如此少量垃圾单独过磅还是极少事件,特殊时期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环卫中心对垃圾处理各个环节要求十分严格。 多次消毒环节必不可少。第一步是垃圾车内消毒,取出车后再次消毒,最后对转运车上的三人进行消毒。值得一提的是,确诊病例小区的垃圾不仅在内运环节采用专车专运,在外运环节也实行专车专运,日产日清。“以往的话,我们将收集到的13个点位的垃圾运到垃圾临时堆放点,但是这次中铁·瑞景澜庭的是直接转运到外运车辆上,在当天运到成都三峰环保发电厂焚烧。”蒋友平介绍。<br> 垃圾转运完成,车辆再次称重,在“称重计量单”上签完字,上车,出转运站。他们三人的任务才算交接完成。返回鱼凫垃圾转运站的路上,他们三人才真正舒了一口气。每天穿戴着各类防护物品工作,收工后都要在中转站休息好久才能缓过劲来。<br> 从2月9日至今,周福建、汪洪成、蒋友平三人在负责中铁·瑞景澜庭垃圾清运后,做到了小区垃圾日产日清、及时处理、操作规范。<br> 今年是蒋友平在垃圾清运队的第10年,这是他第一次遇到如此特殊严峻的工作。10年来,不论是日复一日黑白颠倒运输工作,还是在战“疫”一线,他从未退缩。“医生护士们都跑前线了,我们不算什么。”三人的工作,将持续到防疫真正胜利的那一天。他们自己虽然离病毒更近,但是却保护着市民离病毒更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