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做一闲人

Bill Lin

<h3>七月的长假。</h3><h3><br></h3><h3>早上醒来,洗漱,打扫家居卫生。先打扫下室内的地板,再把外面阳台盆栽的落叶落花扫干净,然后给花草浇浇水。我在两个阳台上种了不少盆栽,每天总有些花叶掉下来,于是,晨起洒扫一番似乎成了闲居生活中每一天的序幕和仪式。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此句原意是说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引申的意思则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虽无“扫天下”之大志,但喜欢家居干净整洁的样子,让我可以舒舒服服地呆在家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h3> <h3>天高云淡,日朗风清,好风如水。小区依山面湖,住在二十几楼的房子,阳台和房间都有很好的视野,绿树葱葱的葫芦山、波平如镜的独田湖尽收眼底,一览无遗。因为靠山,小区也种了很多树,这里四季绿意满眼、鸟声盈耳。阳台上的花草,在我的照料下,在这盛夏里蓬勃地生长。茉莉、夏瑾、长春、石竹、玫瑰,还有五颜六色的太阳花灿烂盛开;两棵飘香花攀上隐形防盗网,不断向周围蔓延,分别开出一朵朵红黄两色美丽优雅的花朵。花草把我的阳台装点得生机勃勃,色彩缤纷,让人赏心悦目。阳台上放一张吊椅和一套户外休闲椅,茶几上置一乌金石茶盘、陶瓷茶具数盏,我喜欢闲坐于此,不管赏花、看景、乘凉、读书、品茶、会友、聊天,都是件惬意的事。<br></h3> <h3>闲居家中,并不等于无事可做。家里藏书不少,足可让自己终日流连其中。多年前就曾想,倘若生命中有一段时日,无杂事俗事所烦扰,只是坐拥书城,读自己想读、爱读之书;若有灵感翩然而至,则信笔写点文字,可谓人生一大快事。在这样清闲安静的早上,最想做之事,莫过于手持一卷,或古或今,或中或西,坐在书房或者阳台,沉浸其中,怡然自得。<br></h3> <h3>突然就想起了“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这一句诗来。这是宋末元初诗人翁森《四时读书乐》组诗中第一首《春》里面的诗句。翁森,号一瓢,浙江仙居人,隐居不仕,以教书为业。他以朱熹的白鹿洞学规为训,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曾留下一部《一瓢稿》。《四时读书乐》包含《春》、《夏》、《秋》、《冬》四首诗,是中国文化中关于四时读书情趣的著名组诗,今日有闲,便找来细细品读起来:</h3><h3> 春</h3><h3>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h3><h3>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h3><h3>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h3><h3>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h3><h3> 夏</h3><h3>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h3><h3>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h3><h3>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h3><h3>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h3><h3> 秋</h3><h3>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h3><h3>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h3><h3>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h3><h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h3><h3> 冬</h3><h3>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h3><h3>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h3><h3>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h3><h3>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h3><h3><br></h3><h3>《四时读书乐》描绘了在四时不同景物的陪伴下读书之雅趣,诗中有画,意境优美。作者隐居不仕,僻处清境,以书籍风景为伴,读书就少了喧扰,多了情趣,春、夏、秋、冬四时读书尽得其乐。诗组以生动的艺术形式,绮美的文学意象,表现了中国古典社会的读书情趣,也表现出诗人淡泊的心境。在中国读书史上,该诗组流传千余年,脍炙人口,被选编入民国时期的初中国文课本。据说,本世纪知名学者、作家中,郑逸梅、季羡林、陈从周、梁厚甫、陆文夫、鲍昌、许杰等对此诗心口相诵,并对他们的读书生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此外,翁森并非只是一心读书之人,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办学有方,所办安洲书院校容美、学风盛,造福一方,于此求学的莘莘学子中,许多成为学识渊博、品行高洁的才俊,在社会广有声誉。<br></h3> <h3>“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有首诗歌代表作《长安古意》,这首著名的七言古诗在结尾写道:“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唯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这几句诗蕴含着一个典故:西汉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在长安仕途失意,曾闭门著《太玄》、《法言》;他甘于寂寞,年年岁岁潜心著书,终于以文章名世。一床书,意指以诗书自娱的隐居生活。《长安古意》主要极力铺陈当时京都长安的繁华,讽喻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及内部倾轧的情况,末四句虽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寥之感和牢骚不平之气,但诗句所描绘的也可谓是读书人的理想境界之一。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面对着纷繁杂乱的各式诱惑,能够不为外物所滞而沉静于内心,与书结缘,享受阅读的乐趣,是一种难得的幸福。<br></h3> <h3>生命在于质量,不在于长短。回归平静,做自己热爱之事,如此时光才真正属于自己。今天,且做一闲人,读书,品茗,写字,静思,遐想,发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小窗幽记》)。今人身处二十一世纪,科技昌明,日新月异,然亦多功利诱惑,奔忙劳碌,浮躁迫急。“人完全抛弃功利会活不下去,但心灵一旦完全抛弃美就注定活得没有品位”(文化艺术出版社《千家诗》序言)。不论社会如何的发展变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仍然润泽人心,魅力依然。身处现代,心怀古意;居红尘,隐于市,学一学古代隐士的淡泊悠远,学一学魏晋人物的旷达风流,在纷繁扰攘的尘世中,让心灵丰富宁静,安然自处。</h3><h3><br></h3><h3>长愿此身是闲人,诗书为伴慰平生。<br></h3> <h3>作者简介:林美权,阳江人,广东两阳中学英语教师,喜阅读、写作,也爱旅行、摄影。《且做一闲人》一文初发于《阳江文艺》、《两中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