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哈瓦那 老爷车朗姆酒雪茄烟海明威

晓勤

<h3>为什么会去这个在地图上要放大多倍才看得清的像条小鳄鱼般的古巴岛?<br>某个失眠夜,不知怎的想起幼年时学校唱的歌,&quot;要古巴啊要古巴不要美国佬&quot;,&quot;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金色的太阳照大地,门前开红花&quot;,这首歌当年许多学校还把学生小脸涂黑,头上扎条手绢排演舞台剧,记得还吃过古巴赤沙糖。。。哈瓦那会有多美丽呢?,于是深夜上网,于是发现了海明威的海,切格瓦纳.卡斯特罗的主义,老爷车,西班牙老广场建筑,电影速8拍摄地,雪茄烟,朗姆酒,全球十大海滩巴拉德罗,还有加勒比海盗什么的,嘿,去古巴看看怎么样,没有远大的动机只有简单的动因,循着纯粹的突发其想,出行。<br>古巴是现存世界为数5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朝鲜、古巴、越南、老挝)之一,卡斯特罗1959年宣布古巴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哈瓦那是古巴的首都。</h3> <h3>2019年12月6日,白云机场出发,13个小时飞越太平洋,到达温哥华</h3> <h3>温哥华机场候机室候机2小时,飞行4小时达墨西哥城坎昆机场,需提前办好加拿大签证。</h3> <h3>在墨国游了2天,约3个小时飞达古巴哈瓦那机场</h3> <h3>古巴哈瓦那机场上空,俯瞰下去,地面比墨西哥那洪荒般的俯瞰图好看多了</h3> <h3>古巴机场内仅有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幅旅游广告,简单,直接</h3> <h3>古巴哈瓦那机场,小机场,为数不多很短的行理线,过关,男关员和女关员愉快地聊,黄线处我们只好干等着他们聊天,结束愉悦聊天,转脸变出一付居高临下带点傲慢瞧不起人的脸孔,威严地摇手让你过去。懒散而骄傲的作风明显带有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DNA,,,<br>看到了中文,突然发现老闺衣着颜色怎么那么巧配,我给你来张&quot;代言人照&quot;哈哈</h3> <h3>哈瓦那机场出来,气温瞬间从墨国的冷冬寒襟转成夏温薄衫,阳光耀眼,蓝天,白云,绿树,红房顶,小黄车,各显各的清爽明媚</h3> <h3>机场出来,日和风不轻,地平线上几棵棕榈树撩拨着随风淘气的白云,,,这是进入古巴地面的第二张照片</h3> <h3>远处有座建筑现入眼帘,这是我上岛见到的第一座建筑,看到了吧,西班牙式建筑,噢,还有辆传说中的老爷车,这就是我第一眼真实的古巴。脸上平静,心在激动,古巴,古巴,我并不了解你,我只是想想就来了,这么远,我就来了,你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古巴给我呢?,,,</h3> <h3>圣弗朗西斯科广场,武器广场,岁月广场,教堂广场,四个西班牙旧广场及周边建筑连着一片称哈瓦那老城</h3> <h3>穿梭在一个沉淀了几个世纪的完整版历史老城,即便匆匆而过,依然能迅速感觉到阳光照耀下的古城,那些镌着时光刻痕的老建筑似乎仍在叙述着这里曾经的光辉与荣耀,有股张力静静蹦出,不论你是哪里来的,站在这里,历史感犹然腾升,老建筑,是给与人类存放集体记忆最直接最有力的载体。<br>这些打卡点是经过修茸的,与欧洲古城相比,最直接感到的区别是现在这里商铺还极少,也就是说几乎没有旅商经济,真正的老城区里大片大片西班牙旧建民居因国家太穷而破败非常。</h3> <h3>古巴的当地人在16世纪被西班牙人征服,1889年,古巴人开始反抗西班牙人的统治并要求独立,美国介入了战争,史称美西战争,1902年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结束了西班牙400年殖民历史,此后由美国管控,一直占领古巴的美国在19世纪中期对古巴的管控对当时的政府具有强大的影响力。<br>老城区老广场建筑群是西班牙统治近400年间遗建。</h3> <h3>武器广场,图正面建筑是当年的兵器库,</h3> <h3>老广场的卖艺表演,踏着南美鼓点节奏感音乐,鲜艳艳的街头巡演走过来了。<br>古巴音乐是西班牙民族音乐和黑人歌舞文化的混合产物。<br>古巴有一种带有美洲和非洲印记的舞蹈叫热带舞蹈。这种舞蹈在1939年开始风靡世界,欢快、热辣、活泼、表达,有一点象桑巴舞。</h3> <h3>据说,沙锤,是古印地安乐器留下来的唯一一种乐器,但形象却似黑人,我无从堪考,反正见多处有卖,买了玩玩。</h3> <h3>需付费才可以和她们拍照或留影<br>1511年,古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被征服过程中,印第安人惨遭种族杀戮,幸存者被赶到种植园劳动。据网查,到1537年全岛印第安人只剩下约5000人。为了补充劳动力,16世纪开始,统治者从非洲大量贩入黑奴,从事种植园劳动。</h3> <h3>老广场走走</h3> <h3>古巴老城区老广场周围的民居,一整城古老西班牙建筑,叹为观止,虽然经历几百年风雨摧枯拉朽,如今残败不堪,但其坚固优美和人文关怀设计的建筑风格仍透着一种旧贵遗风气质的人文气息,穿行其中,仍然能想像得到当年帝国统治下的雄风和奢逸。现在,古巴的住房,医疗,教育由国家供给。住房在1959年后卡斯特罗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由国家分配了一次房屋至今,房产可终身拥有可继承,危房由业主向政府申报和评估批准后由政府出资修缮,但国力实在太有限,其区区一个小岛国和美国抗争受封锁了半个世纪,日常生活物质供应仍很馈缺,但国家仍做到住房,医疗,教育全民免费,这非常难得,故平民房子除非到危楼才可以得到修缮,又有规定老城区建筑一律原样保留,不准自己拆建,于是形成了现在一城破旧里的质感,,,<br></h3> <h3>有种感受叫&quot;沐浴着阳光&quot;</h3> <h3>老广场里,“两个世界饭店&quot;,海明威购买瞭望山庄前住过的酒店,想像一下,文学巨人海明威是在这里萌生那本书的构思的吗?应该是,,,</h3> <h3>海明威最爱去的&quot;五分钱小酒馆&quot;,有许多国际名人也在这打过卡,据说《百年孤独》的马尔克斯也来过。有这样一说,没在这打卡等于没来过哈瓦那。现在我来打卡了,刚好也口渴,在这小酒店花5欧元买了杯,算是膜拜吧。<br></h3> <h3>海明威当年在小酒馆前的留影</h3> <h3>在&quot;五分钱小酒馆&quot;喝酒,真是&quot;小酒馆&quot;,里头就只能坐个三到五个人?,以前也这样小的吗?然而,就这么小的馆子,一个作家一本书,让它世界闻名遐迩。<br></h3> <h3>海明威说“我的莫希托Mojito在La Bodeguita(我的莫吉托在5分钱酒馆)<br>把青柠汁与糖浆和薄荷叶混合,然后用捣棒将混合物轻轻捣碎,再加入朗姆酒简单搅拌,配上冰块和苏打水,最后在玻璃杯口夹上一片青柠用作装饰。<br>名字叫&quot;Mojito&quot;哈哈,我叫&quot;莫寄托&quot;吧,口感冰爽,看似轻盈,却是酒力不逊,有点嗨却不至醉,于哈瓦那长年温暖气候,真是挺不错的饮品,可惜自己胃不好,不胜冰凉,还有点上了头。<br></h3> <h3>海明威与《老人与海》<br>在老城&quot;两个世界酒店&quot;暂住后,1932年,花18500美元买下了这座 &quot;瞭望山庄&quot;,山庄占地5000平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最后的22年。<br>获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老人与海》在这里用了两个月完成,小说根据真人真事描写,1930年,海明威乘坐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富恩斯特是小说主角圣地亚哥的生活原型,通过对富恩斯特一次逋鱼真实经历的描写,表达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及与命运的抗争的人生价值观,表现了永远不向生活和命运低头的人生哲理精神。</h3> <h3>瞭望山庄主体建筑</h3> <h3>瞭望山庄的小书房</h3> <h3>瞭望山庄的餐厅,海明威喜欢到非洲打猎,喜欢动物标本</h3> <h3>瞭望山庄庄园</h3> <h3>《老人与海》很大篇幅是对小说主角内心想法的自言自语式的描写,一个孤独而有趣,热爱生命,敬畏大自然的角色形象栩栩如生。为这次来古巴,我才真正品读了这部小说及背后真实的故事,在行走中增广见闻无疑是旅行的一大乐趣。</h3> <h3>参观国营雪茄手工卷烟厂,漂亮的西班牙建筑,卡斯特罗爱抽雪茄,大幅头像画从顶层起悬挂于大堂,楼上几层楼是生产车间,内中空院井,花式铁栏杆迴廊串通所有房间(车间),据说以前殖民时期就是卷烟厂房,工作条件环境通透,因工作较轻松,收入稳定,想进这些工厂工作还得要有人情关系。生产车间不准拍照。<br> 雪茄烟是一种手卷叶烟,位于现今墨西哥尤卡坦(Yucatan)半岛上的美洲原住民可能是最早种植烟草的民族。之后南美洲,北美洲才开始烟草的种植。最早种植烟草或抽烟草的民族已无从追溯,但据说,欧洲人一直到1492年哥伦布航海之旅发现新大陆后,才知道有烟草的存在。<br>其实手卷叶烟在我国很早就有,小时候常见广州街头男人以南雄生切烟丝用一小方块纸对角卷成小角形卷烟,伸出舌头口水粘紧,片刻抽完,卷烟头已口水浸透,然后用力甩掷,烟头即粘在了墙上,还见过,三几人抽完后比赛把烟头掷粘到墙上,久之,墙,一片蜂窝状污糟,有如当下随处唾弃的香口胶,文化粗痞。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人家的手卷烟慢慢升华为一种具有仪式感和身份标志的情怀文化奢侈品,我们的手卷烟草仅剩下记忆中俗称的&quot;大头钉&quot;,现也只在乡下偶尔见到村夫有抽。</h3> <h3>参观国营朗姆酒酒厂,门口&quot;造型&quot;留影</h3> <h3>甘蔗榨汁机</h3> <h3>和她们拍个照,其实见到她们,心里不喜欢她们这种&quot;买弄&quot;,有点贱媚的感觉,但想着古巴人生活的不宽松,也就妥协吧,付1美金和她们合拍。</h3> <h3>古巴最好的几个品牌朗姆酒,朗姆酒是一种甘蔗酒。<br>据查,十六世纪,哥伦布两次来到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岛,给当地人带来了甘蔗,同时也带来了殖民地文化。当地气候非常适合甘蔗种植,于是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种植园,同时大量贩用黑奴劳动力,据说是南美的甘蔗种植结束了当时欧洲人缺糖吃的历史,同时,大量的甘蔗种植衍生了朗姆酒的诞生。</h3> <h3>接送司机特别照顾,请我分别偿过5年,7年,10年等几个年头不同的朗姆酒,面红红,口感微甜甘醇,少许,热暖感穿肠过肚,血脉畅通,但无烧灼感,微微兴奋而不醉,真的是挺好,这是古巴本地人爱喝的古巴当地品牌朗姆酒,19美金买了这款10年的。</h3> <h3>古巴朗姆酒、古巴咖啡、古巴雪茄为古巴三大知名特产。<br>这里是国营朗姆酒、雪茄烟、咖啡专卖店,本没有消费计划,试喝过是真喜欢上了,结果,计划外开支,古巴三大国粹都买上了。</h3> <h3>老广场</h3> <h3>老广场里不多的小卖店,日常用品有些还需凭票供应</h3> <h3>海风吹着</h3> <h3>翻新的老建筑,据说现在住得进这些好房子的是三种人,1是古巴2010年&quot;改革开放&quot;起做生意的人,2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是贪官。哦?,,,</h3> <h3>在老城里参观非洲艺术馆,一座很精美漂亮的西班牙建筑</h3> <h3>尊严广场,据说,奥巴马在任期,曾示好出台政策,古巴的年轻人都可去美国读书,于是,古巴不少年轻孩子去了美国。这尊雕像抱着孩子,手臂指向美领馆,意喻,不要抢走我们的孩子。美领馆建筑外墙原有巨幅LED宣传屏,古巴政府在领馆LED屏前架起了50杆黑色旗,以此遮挡美领屏幕宣传,节日,古巴政府经常有意美领馆前的广场举办大型娱乐庆祝活动,表示,没有你们美国,古巴人民也过得很好的意思。</h3> <h3>尊严广场,后方建筑是原美领馆</h3> <h3>西班牙老房子,美国老爷车,一直沿用至今</h3> <h3>1898年美西战争爆发,古巴被美国占领。近400年的西班牙殖民统治在1902年美国扶植成立的“古巴共和国”中结束,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加上紧邻美国的地理位置,古巴成了美国的后花园。美国有钱人陆续来到古巴。现在大街小巷奔跑着的老爷车就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现在被不断翻新重新组装使用。1959年古巴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经济发展缓慢,西班牙400年殖民期留下的城市建筑和美国统制期留下的老爷车今天仍在居住和使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貌。<br></h3> <h3>这款,美艳娇媚一族,</h3> <h3>有时像远远跑过来穿着小红裙子的小女孩,刚跑近,忽的,又跑走了,,,</h3> <h3>蓝天下忽然驰过天蓝色小老爷车,活泼小巧型的</h3> <h3>像个漂亮的小美女型老爷车</h3> <h3>看看,这款,成熟型</h3> <h3>这款,美艳艳,娇滴滴</h3> <h3>沉着,气质型,</h3> <h3>看看我们的老爷车</h3> <h3>我们选了这款,坐上去,美滋滋的得意溢满脸颊</h3> <h3>装模作个样,</h3> <h3>坐着敞篷老爷车,以最高限速50速度,在电影&quot;速度与激情8&quot;外景地海滨大道上速度与激情了一回,</h3> <h3>途拍老城老房老爷车</h3> <h3>英雄广场上的老爷车,<br>我们搭乘的老爷车听导游说是由政府机构统一安排的,我几老闺朋友在速8海滨大道上速50(最高时速50)了一回,乘老爷车,车门一定记住要待司机来开,你千万不要以为是享受国宾待遇,那是因为这些老爷车很多都是拆旧部件重新组装的,旅客自己开车门,极有可能开门就是卸门。我们的小老头司机很风趣,一路都有朋友打招呼,他一个月只能开工10天,他说因为他的老爷车太老了只能工作10天 ,不能强迫它的,我说我们坐上来就是老人车了haha,一路来,重重的尾气直呛鼻咽,司机说古巴没有尾气排污标准,说这里海风够大足够吹走,这真是看上去很美哟,是不是很拉风haha,,,</h3> <h3>坐着敞篷老爷车,途拍</h3> <h3>老爷车上沿海滨大道随拍,图中古建筑是圣卡洛斯城堡</h3> <h3>海滨大道随拍,刹那间的都很美</h3> <h3>圣卡洛斯城堡,三百多年前建筑的城防工事依然宏伟坚实磐固,夜色下,那云间一轮清月,在这里,你藏起了多少兵戎血影,你又见证了多少成王败寇?但愿,和平永如今夜,操兵点炮关城门都只是礼娱民悦,众众乐,向生无夷。</h3> <h3>圣卡洛斯古城堡之夜,观看列兵操兵点火关城门仪式表演,点火仪式中一个士兵在伴歌,很像欧洲古老的吟游诗,有种古老久远的呼唤感,在此刻月夜古城柴烟升飘的语境里,使人萌生莫名的远古回归,,,<br>城堡对面灯光处是哈瓦那城的海滨大道</h3> <h3>古巴餐,介绍说古巴人白天吃的很简单,这是正宗古巴人晚上正餐,心里希冀,随俗,餐厅里有南美音乐舞蹈现场伴奏(买艺),烤鸡扒或猪扒,大大块上来了,柴硬,用刀切割都非常吃力,淡,无肉味也无调味,需蘸各色酱吃,即便切下小块,唉哈,牙口还是有点跟不上,真是毫无食趣,希冀里的古巴餐就这样了。</h3> <h3>巴拉德罗渡假酒店海边</h3> <h3>一番努力,非专业摄手非专业模特,嘿嘿,为朋友拍的照,</h3> <h3>海明威下海捕鱼的渔村,小海湾没看到他笔下圣地亚哥住的海边椰林,圣地亚哥的吊床曾经绑在哪棵树的呢,,,</h3> <h3>海明威下海的小渔村里的古城堡,在这,胖骂一顿几个同车国人!,因这里不是旅游打卡地,一个老人坐在门口,随意给些小费可进去拍照,绝少的游客,这丁点的小费就是老人的收入了,我给了1美金,那6个非我朋友的竟一分不给,顺着我进而创进门去,这次让我受不了了,古堡里当场响彻我的胖骂声,我说,你们几个要么给钱,要么给我滚出去!平常蹭我厕所小费就算了,今天你们是欺负老人了,我忍了你们好久了,餐厅公然大把偷香蕉,飞机里吃香辣速食面拌你们自制臭萝卜淹,每次过关非要挑战关检般夹带违规物品,所有老外都鄙夷目光投射,你们他妈太丢中国人面子了!他们中有人竟搏我说,又不是拿你家香蕉,我靠!,我说你还敢想拿我家香蕉?!,试试,我非就地打死你信不信?,老人看出来了,在我额头上轻吻一下,拍拍我肩膀,叫我不要和她们生气,由他们去。这是此次旅程里最葩黑的一笔,不影响我心情,正好是她们给了我教训她们一番机会,这骂之后,几个土拨鼠可是老实多了,一并记录下。</h3> <h3>巴拉德罗吃住全包度假酒店和海滩,当地人不能进,说是要把最好的地方留给外国人度假,以赚取国家旅游经济,目前大部分游客来自俄罗斯,这家大规模酒店的自助餐食物和服务都较粗糙,你爱吃不吃,比较明显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人文特征,因为在这里,又勾起了对我们国家七十年代社会印象的&quot;似曾相识&quot;感,我是五十年代生人,对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人文很有记忆,的确,现在古巴的一些生活用品仍实行凭票供应。</h3> <h3>巴拉得罗海滩椰林</h3> <h3>除了海边天然海滩游泳,酒店内也有多个淡水泳池,水上巴有冷饮供应。在这里,和一个六十多的值班老人聊了下,他先夸我漂亮嘿嘿,问我是不是当老师的,他告诉我他年轻时跑过船,说中国挺好的,他现在退休了,通过熟人关系,在这里干点轻活赚点外快,他的退休金折合约人民币2千多,我说我4千,他说噢,你那么多,我笑了,告诉他4千在广州是中下水平,你2千,住房医疗孩子教育全免了,他明白了,我问,你们对生活满意吗?他说,满意。</h3> <h3>酒店自助餐,这种鸟儿好像和你很熟似的随意来和你分享食物,</h3> <h3>凑够10个人,租艇海钓,和船长和水手留个影,假装在开船</h3> <h3>&quot;陆地上空的云块这时候像山冈般耸立着,海岸只剩下一长条绿色的线,背后是些灰青色的小山.海水此刻呈现蓝色,深的简直发紫了&quot;(摘自海明威《老人与海》)<br>  来到巴拉德罗,乘风航行在湛蓝的墨西哥湾上,海风习习,远眺海阔天空阳光下翡翠般的海,那自由的云在高天上随意漫游,看到了!那不就是海明威笔下墨西哥湾海的蓝和紫吗,太美了!我为这一刻对海明威的海的亲身见证而彭拜!心,如浪花般欢快,惬意!<br></h3> <h3>海钓,先在稍浅海域下潜 ,渔夫下海徒手捞上来的海螺贝类,</h3> <h3>和漂亮的海螺亲近一下,,</h3> <h3>大海星</h3> <h3>捞过贝类,再往下一个水深一点的海域,只带一根渔叉潜入了水里叉鱼,以原始古老的打渔方式&quot;打&quot;上来的鱼</h3> <h3>捞过贝类和鱼类,再驶向远一点海域,渔夫站在船头,裸眼遥望,完全搞不懂他怎么就这般远远的遥望就能判断在哪儿下水可捞到龙虾的,海明威笔下那个圣地亚哥老渔夫的后人?</h3> <h3>果真,确定下水位置后,渔夫只带着一根渔叉潜入水里,约大半小时,捞了约30多只,据说是一窝,大的带回来,小的扔回海里去继续生长,太佩服这本事了!这分明就是海明威笔下<br>老圣地亚哥的后人啊</h3> <h3>船把我们带到一片外海滩,放下我们自游1小时,回到船上,鲜美Q弹的野生龙虾海鱼海螺已烹调好一桌。</h3> <h3>朗姆酒,佐餐海鲜,每人吃了一只半龙虾,虾生、鱼生,螺生,鲜美无以复加,记忆绵长,长这么大,这是最好吃的一次,畅饮,品鲜,吹牛皮,开怀大笑,此刻,光辉灿烂!</h3> <h3>纯蓝净白的海天云空,裟裟海风拂衣,墨西哥湾的纯粹怎可辜负,借一抹纯红,重重摆上一笔。</h3> <h3>留个影吧,海明威先生,你的海,你的圣地亚哥,我见到了,美丽的大马翎鱼我没见着,就留在你书里吧,,,</h3> <h3>巴拉德罗海滩,据说是全球最美十大海滩之一。据说古巴为了创汇收入,把这最美的海滩沿线全部建成大规模旅游度假村,吃住行玩一应具有,,<br></h3> <h3>又下海游泳了,海水清澈透明,撒一点点面包,会引来各种巴掌大美丽的小鱼闪着彩色银光穿梭身边,海鸟也会随时降临与你亲近,这种在自然中与海鱼的亲近还是第一回</h3> <h3>晒成黝黑,跟个古巴人似的,下海和海鸟们一同游泳玩耍,豪华版的老人与海</h3> <h3>海滩上度假的多为俄罗斯人,行为举止和他们的大体格一样,大都比较粗野无礼,我不喜欢他们,当然,这对可爱的外婆和小孙女除外。感觉,似乎赶跑了美国人,变成了俄罗斯人天地了,</h3> <h3>等日出,开心而起舞</h3> <h3>下榻酒店的海边</h3> <p>古巴,美丽的哈瓦那,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岛,你终究没有辜负我不远万里一番赤子之心的纯粹,一片遐想照见了现实,感性地走一回,历史人文自然风光,满掼,满意,满足。再见!</p><p>(2019年12月6日~16日墨古游之古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