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疫情过后,遇见不一样的自己</font></h1><h3></h3> <h3><b>去年,临近期末,流感肆虐,学生一拨拨地请假,办公室老师也先后感冒,眼看被放回家的班级在此起彼伏的蔓延,但最终云开雾散。同事们一边长舒一口气,一边开玩笑地说:“是该放假了,身体已经撑不住了,得好好放松下......”
可谁也没想到庚子鼠年的春节寒假,会是这般的命运多舛。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肺炎病毒,令人猝不及防。这位不速之客打破了原有的春节气氛,也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轨迹,包括我与同事寒假前的原有计划。在无数个难眠之夜,从不可置疑,无端恐慌;到感同身受,锥心无眠;到感动鼓舞;震撼坚信;再到接受现实,积极应对。与此同时,我也会觉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微乎其微,不管是在突发疫情之下,还是在无数的“逆行者”面前,但当我们学校拉响“众志成城,防控疫情”的号角时,我也瞬时从诸多情绪中回归理性,我们老师内心深处本能的,对学生的牵挂之情也与日俱增,好在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又一次次一一拨通家长的电话,询问孩子,与家长沟通,积极应对......
在这个难熬的寒假里,在这个特殊地春节里,我们默默居家自护,不给国家政府添乱,也同样坚守教育阵地。曾有的微弱与焦虑,在每天的工作中似乎已消磨殆尽,只是在这个冷清而不冷漠,平淡而不平凡的春节里多了一份坚定与执着,多了一份不忘初心,坚守教育的信念!
总是“好事多磨难”。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但疫情还未稳定,老师们也开始担心开学之事了:“延迟开学了,教学怎么办?”“寒假拉长,孩子们养成睡懒觉毛病怎么办?”“中考,高考孩子成绩下降怎么办?”……正在此时,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指引下,安排了“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工作。正月十六,随着学校一场开学前学校教育工作“视频会议”的召开,拉开了我们“空中课堂”的帷幕。这让我们既惊喜又矛盾,因为虽然解决了学生上课问题,但又担心自己明天就要上网课,当“主播”,现在还是一头雾水,明天能否“闪亮登场”......瞬时,教师交流群,级组群,钉钉群人声鼎沸,人头攒动,鱼贯而出;瞬时,微信群,钉钉群又多了几个群,英语组教研群,直播试试群,琳琅满目,应接不暇;瞬时,各位老师纷纷“八仙过海,大显身手”。瞬时,我也越发的心慌如麻:“如果放在平时,我就可能放弃了,即便是学也是办公室年轻老师在现场指导。”但疫情当前,开课在即,容不得我在这里纠结,迟疑和怨声载道。于是,我立即调整心态,开始参加教研室组织网上的线上上课直播培训,并自行不断研究,摸索,向同事请教。从学校会议结束到培训学习,又从开始备课到开始试播,我已连续坐在电脑前六个多小时了,可是,当我鼓足勇气时,看着镜头不知道说什么。在同事的鼓励下,我开始试播了,却没声音,原来是电脑扬声器坏了,可明天要上课呀,怎么办?只能用手机试了。就这样,等我全部准备好明天的课和核查学生和家长全部加入钉钉班群时,已经是十一点四十了,可群里还有老师在探讨,试播……
不寻常的开学日,让我一整晚都在梦里给孩子上课,好像还有各种窘态十足呢。哈哈,但我还是早早起床,精心打扮了下。从八点我就一边看其他老师上课,一边忐忑不安的等待第三节课,终于开讲了,我看着两个班同学纷纷上线,我的紧张开始稀释,与同学的互动中,我不自觉的进入了状态,只是觉得手一直举着手机,臂膀发麻了,但还是坚持上完了课。下课了我才发现自己手心出汗了。虽然上课还算顺利,但我就单凭一个手机怎能保证同学听课效果好坏呢?于是,我趁自习课布置作业的同时,询问同学上课情况,也看回放,找问题。下午改了作业,反馈了效果我心里才慢慢踏实些。接着,我又弄懂了如何去查学生听课人数。可当我发现观看人数不止学生还有老师,一连串问题立刻滚动如潮:“那学生是否全部在线听?”“学生是否按时进入直播间听?”“学生是否能坚持听一节课?”于是,我又开始核实,又开始打电话,找学生,找家长沟通,了解……晚上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课。就这样我度过了网上的第一天,虽然不太理想但也算充实吧!睡觉前,再与同事分享“吐槽”下自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哈哈,也算开心吧!
</b><h1><b> 第二天,我终于和孩子面对面交流了一下,因为我学会连麦了,可惜手机屏太小,加上双双网速问题,效果不尽人意。每天都要看看同事上课,借鉴方法,同时也比较手机与电脑直播的区别,很羡慕用电脑,上课一直举着手机,换课件稍不注意,镜头就偏了,影响学生看视频,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然后我就琢磨怎样解决,开始用了所有的手机支架,也还是问题不断出现。于是,当即立断买耳麦。就这样,忙碌,充实,不知不觉一周过去了。第二周,我在网上购买的耳麦到了,终于可以在电脑上直播了,忍不住把这个消息提前透露个孩子们,居然有孩子嬉戏说:“老师,我弱弱地问您,是不是拼多多买的?”我先发了得意洋洋的表情包,说:“我也弱弱地回答你,是京东大牌,给你们上课,设备最好,必须的”!孩子们哈哈大笑,各种表情包扑面而来,一种幸福感也扑面而来!</b></h1><b> 经过我的不断“折腾”,我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不但我这个“小白”学会了在线教学,而且学会了许多现代信息化教学网络知识,现在,我已不满足于用课件上课了,因为现在网络这么方便,资源这么丰富,我怎么能“穿新鞋,走老路呢?”如果我发现了好的视频资源,要么将需要部分录下来,插入到自己的课件;要么用图片获取文字软件将所需内容获取,等等。时常为新的突破高兴地手舞足蹈,一种时时“蜕变”的喜悦油然而生。以前我没想到的办法那么多,这不正是“学,然后知不足”的现实版诠释吗?
</b><br></h3> <h3></h3><h1><b> 然而,线上教学除了要关注自己上课的问题,还有另外问题就是关注学生听课的人数,学生听课的时间长短,学生作业的清收问题,如何对待学生这些诸多问题?如何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作业从上完课陆续有同学交,迟早不一的问题,能否像在学校立下“禁令”?但转念又想:“只要交,不管再晚,我也坚持批阅,因为不好批评,毕竟学生各自家庭情况不一呀”;学生没上课,回答原因可能是睡过头了;有同学第二节还在线,第三节就没在线了,原因是妈妈叫吃饭了;还有说妈妈要用下手机,我当时哑口无言,半天不知道说什么。孩子毕竟只是孩子,我还是想坚信我的格言:静待花开。</b></h1><h1><b> 我们经常说:时间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我同样也发现有些同学突然变化了,学习进步很大。也许是因为上课的方式改变了,也许是因为疫情而突然成长,也许是老师的一句激励......我突然想到一话:“时势造英雄”。这些进步、变化很大的学生,就像老师一样在成长,战“疫”期间,老师线上教学困难重重,却迎难而上,虽然感觉很累,但每当跨过一道门槛,总是收获满满,满心鼓舞!一篇题《这次疫情后,自律与不自律的孩子,半年后差距居然这么大》的文章,在圈里转疯了,最长寒假,线上教学,这对学生来说完全是一场自律能力的考验。拥有良好自律能力的同学,很可能通过这个假期弯道超越!我觉得对老师也如此!</b></h1><h1><b> 转眼间,线上教学已开展三个周了,虽然上级文件已传达学校全面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但从目前疫情防控的形式看,学校开学时间还要继续延迟。原本盼望开学的心愿有点失落,但我们再也没有了焦虑和抱怨,回顾近期的网上教学,既是考验也是磨砺;既是教孩子也是教自己。正如文学家雪莱说过:冬天已过去,春天还会远吗?倚窗而立,一缕阳光洒在脸上,忽感:风雨过后,春更暖!相信我们所有人,疫情过后,重返校园,都能遇见最好的自己!</b></h1><b>
</b><h1><b>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