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

秋日私语

<p>  婆婆于鼠年的正月十五在烟台市老年福利中心去世了,距离90岁生日只差三天!</p><p>&nbsp;&nbsp;&nbsp;&nbsp;婆婆临终没有连累一个儿女,婆婆入土没有惊动一个亲戚,可以说是悄无声息。</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然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年前给婆婆送去过年的新衣服,服务员问什么时候穿上,老刘毫不犹豫地说,三十就穿上,能多享受一天是一天吧,好像有预感!</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初一我们一家三口吃完饺子就去老年公寓给婆婆拜年,那时她脸有些浮肿,睁不开眼,就一直闭着!因为疫情紧张我们也没敢久留,匆匆离开,没想到这竟然是最后一面!</p><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br></p><p><br></p> <p>婆婆一生爱清静,她从不去街坊邻居家串门,她也不喜欢别人到她家串门,她不愿麻烦别人,也不愿别人麻烦她,所以生活中也就少了很多是非口舌。</p><p>刚来老年公寓时,同房间的老人是个87岁老太太,一辈子没嫁人,身体硬朗、性格开朗,爱说爱笑,我们都觉得挺好,不料婆婆不喜欢!后来婆婆生活不能自理了,又换了一个房间,里面的老人又是一个一辈子没嫁人的80多岁的老太太,天意?人意?我疑惑生活中少见的人怎么有幸都被我婆婆遇上了!这个主可不像原来那个整天嘻嘻哈哈,这个看见我婆婆就一脸的嫌弃!每次我们去看她,她就说想换房间,我们想两个老人都不能自理了还挤啥气呀?就将就着吧!</p> <p>&nbsp;&nbsp;直到有一天,婆婆吃完饭坐在轮椅上被推回房间时,被那个厉害老太太坐着轮椅挡在门外,说是嫌我婆婆拉的太臭,好像她拉的不臭一样!真不知道自己老了会不会也这么挑剔!服务员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给老刘打电话说打算给婆婆换个房间,我俩商量了一下,就要求公寓安排和一个卧床的不会说话的人在一个房间,公寓果然答应了,婆婆从此安生了,这一住就是八年!</p><p>&nbsp;&nbsp;&nbsp;冥冥之中感觉喜欢清静的婆婆有意选择在这个时候告别人世,因为这个时候清静呀!正月十五正好是疫情发展的高峰期,到处开始封路封村,别说老人远在北京上海的孙子孙女不能回来奔丧,就是她自己在老家的儿子媳妇都不能来烟台给她穿送老的衣服送殡仪馆,老年公寓只允许我、老刘还有侄女婿我们三个人入内,回老家入土还需要层层审批,最后匆匆葬了!</p> <p>  从1930年~2020年,婆婆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这九十年里中国发生了太多的大事。政治变革方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等等;天灾方面:五八至六一年的旱灾、七八年的唐山大地震、九八年的南方洪水、零八年的汶川地震……九十年来,或死于天灾或丧于人祸的不计其数,可是这些不幸都绕过了婆婆,她平安地活了下来,从这方面看,她无疑是幸运的!</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婆婆肉体上躲过了所有灾难,可是她有她的不幸。婆婆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只有四个儿子活了下来,说实话成活率有点低。她生过两个女儿都没养活,一个七岁因大脑炎去世,一个2岁高烧不止死了!她每次和我讲这两个女儿死的事,我就感觉是祥林嫂在讲阿毛的死,尤其是七岁那个,好像对她打击很大。说当时要领着她上山干活,她说自己头疼,婆婆就不耐烦地说:“唉呀毛病真多,那你自己在家躺躺吧!”就把门锁上走了,结果回来发现女孩死在炕上!后来我在村头遇到几个老人,她们告诉我说婆婆死的那个七岁的女孩扎了一对大辫子,长得特别漂亮,太可惜了!</p> <p>  婆婆对自己没能把两个闺女养活的事似乎归结到命。她说自己可能命中没有闺女,就连到集市上抓小鸡就奇怪,每次抓一群小鸡回家,等长大了发现一个母鸡没有,一色公鸡,你说邪门不邪门!她说的时候很沮丧,我听着却感觉特别好笑,有这么乱联系的吗!</p> <p>  婆婆心胸开阔。四个媳妇包括我在内,都说过她的坏话,不过我们有时当着她的面也说,她总是笑笑了事。</p><p>&nbsp;&nbsp;&nbsp;&nbsp;&nbsp;婆婆嘴紧得很,她从来不说一个媳妇的坏话,我有时引逗她说她也不说,只是说每个媳妇的优点,说大媳妇会说,三媳妇能干,二媳妇是又会说又能干。我继续追问,那我呢?她就咯咯地笑,知道我在逗她。</p><p>&nbsp;&nbsp;&nbsp;更有意思的是关于老刘的小名问题,我和女儿轮番逼问了不知多少次,每次她都是笑而不答,问得越急,她笑得越厉害,至今没说,你服不服?反正我是服了!</p><p>&nbsp;&nbsp;&nbsp;婆婆没读过书,可是讲话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有时耐人寻味。我生孩子时她到我家伺候月子,一住二十几天,结果回家后&nbsp;和公公四十多不说话,据说原因因为在我家住得时间长了,我知道这件事后就感觉特别好笑,怎么都老夫老妻了还这样,婆婆却叹了口气说:“哎!多大岁数都一样啊!”现在我也老了,越琢磨这句话越觉得有道理!婆婆还说过“钱花哪哪好”的话,成了我家的名人名言,经常被我们一家引用呢!</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还有一次在老年公寓,我和老刘把她推到大厅坐着,她看到大厅人来人往,就感慨说“哪这么多闲人!”他儿子反问到“你说你是闲人还是忙人?”婆婆不假思索张口就来了一句“我是个样(拟音,方言讨厌的意思)人!”可谓一语惊人。把我俩惊了一下,接着笑了起来,如此逻辑,非一般老太太可比!</p><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婆婆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生平凡,她去世的时间赶在疫情暴发这个特殊时期,所以她这样一个老人的死就显得微不足道!我和老刘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当死亡真正来临,还是控制不住地伤感。送走了婆婆,回家看到的听到的全是疫情和为抗击疫情而失去生命的战疫英雄——吹哨人李文亮、院长刘智明、推迟婚期的彭银华……最让我感慨的是他们的年龄,和活到九十岁的婆婆比,他们真的都太年轻了!这样一比,反倒佩服起婆婆的长寿了,也就不那么难过了。</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难道这也是婆婆的意思,不要我们为她难过吗?</p><p>&nbsp;&nbsp;&nbsp;&nbsp;&nbsp;但愿天堂没有疾病没有衰老,没有悲伤没有痛苦;更愿天堂如您所愿,没有喧闹只有清静!祝婆婆在那边一切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