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收拾车库,擦玻璃,收纳,换花儿土</p><p>————2020.04.10</p> <p>夕阳的暖调打上心头</p><p>———2020.04.07</p> <p>2020.04.06</p> <p>2020.04.05</p> <p>桃之夭夭</p><p>灼灼其华</p><p>———2020.04.03</p> <p>2020.04.02</p> <p>满身风雨海上来</p><p>如梦如烟似沧海</p><p>——2020.04.01</p> <p>有光就有色,晨曦逆光位照射到叶片上,绿色和它的邻近色嫩黄搭配在一起是那么和谐漂亮。</p><p>叶片的肌理清晰可见,密集而有序地向上延展,最终相交于叶尖,像似梵高画儿里的线条,有一种力量和流动感,散发着勃勃生机。</p><p>春天的第一抹新绿已经把去年最后的黄碾压殆尽,新与旧就这样周期变化,呈现出无意识,随机的最自然状态。</p><p>————今天是3月份的最后一天,2020年第一季度就这样度过了。</p> <p>周璇在她主演的电影《鱼家女》里唱到:</p><p>男人不洗脸,女子不擦粉,各自找前程……</p><p>———2020.03.30</p> <p>春日迟迟,卉草萋萋;</p><p>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p><p>———2020.03.29</p> <p>世情梦幻</p><p>复作如是观</p><p>叹人生</p><p>---------2020.03.27</p> <p>静谧</p><p>———2020.03.25</p> <p>质感和线条</p><p>——2020.03.23</p> <p>春暖物苏</p><p>鸡犬相闻</p><p>———2020.03.22</p> <p>春天挂在树梢,藏在田野……</p><p>———2020.03.21</p> <p>每天在山上走一个小时,不带手机,专心地看云看地,听风声闻鸟鸣,看果树发芽看夕阳西下……</p><p>——2020.03.20</p> <p>2020.03.19</p> <p>人类喜欢大自然这件事儿,就好像年轻人没头没脑产生的一场暗恋。</p><p>———2020.03.18</p> <p>树树皆金色</p><p>山山唯落晖</p><p>——2020.03.17</p> <p>喜欢厨房和饭菜的余香</p><p>——2020.03.16</p> <p>春风如贵宾</p><p>一到便繁华</p><p>——2020.03.15</p> <p>山圃正春风,</p><p>人轻快如沐</p><p>———2020.03.14</p> <p>那个遥远的玩过风车的童年😍</p><p>——2020.03.13</p> <p>感受晨曦落日</p><p>闻闻旷野的风</p><p>——2020.03.12</p> <p>静谧</p><p>———2020.03.11</p> <p>不安</p><p>——2020.03.10</p> <p>半天的直播课,桌上的它使课堂有了灵动——2020.03.09阴天</p> <p>春风先发园中菜</p><p>樱杏桃李次第开</p><p>——2020.03.04</p> <p>晨起推门雪满园 </p><p>雪晴云淡日光寒</p><p>—2020.03.03大雪</p> <p>风物凄凄 </p><p>世事茫茫</p> <h3>念天地之悠悠</h3><h3>—2020.03.01</h3> <p>学校开学无望,直播课把同事们弄得各种不适应,直到中午,提醒自己stop!</p><p>知止而后定,定而后安,安儿后虑,虑而后得……</p><p>—2020.02.28</p> <p>被波浪揉碎了的夕阳</p> <h3>结庐在人境 </h3><h3>而无车马喧<br></h3><h3>—2020.02.26</h3> <h3>钉完立体几何</h3><h3>奔向立体世界</h3><h3>—2020.02.25<br></h3> <h3>春日的气息穿过钢筋水泥渗透到楼房里,让纤细的生命感受到汩汩的生机,迸发出对自由不竭的渴望……<br></h3> <h3>云淡风轻又黄昏</h3> <h3>晨曦瘦光</h3><h3>独挽清风<br></h3> <h3>吃吃喝喝</h3> <h3>花灯初上之时,万人空巷,2020年能重启吗?</h3><h3>—2020.02.01</h3> <h3>山气日夕佳</h3><h3>树下牛羊群<br></h3> <p>散步时用手机拍</p> <h3>地僻白日长</h3> <h3>疫情期间看的电影</h3> <h3>看电影,一是看它的情节,二是看它的思想。
电影《寄生虫》的这两点达到了顶级高度,看时被它精彩吸引,看后被它的意义震撼。
甚至忽视了它的技术和艺术手段,现在想想,正是它的技术和艺术才使影片达到了情节和意义的高度。
大道无形,大音希声,这部电影真实厉害[强]<br></h3> <h3>鲁迅在《小杂感》里写的一段话:“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今晚观看影片《小丑》<br></h3> <h3>影片《1917》,整个影片在阴天拍摄,没有影调,而且一镜到底[强]<br></h3> <h3>德国电影《我们的父辈》和《德国往事》</h3><h3><br></h3><h3>法国和德国电影有文学、艺术和思辨性,
而好莱坞电影是商业性的,它面向市场。2018年统计数据是80%的人止步于初中毕业,有什么样的市场才会有什么水平的电影。
真正高水准的电影是平铺直叙,稳步推进,比如电影《活着》。即使故事的背景在和平年代,生活也足够复杂多样。<br></h3><h3><br></h3><h3>電影看“明白”了,何愁片子沒有立意、故事、語言!電影中的人物就是生活中的你的模特,怎樣抓典型人物、典型瞬間還用犯愁嗎。<br></h3> <h3>电视剧《大染坊》:中国商业“教父”</h3><h3>电视剧《风筝》</h3> <h3><br></h3><h3>讨论了三个话题<br></h3><h3>1.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h3><h3>2.什么是谣言?</h3><h3>3.如何摆脱路径依赖?</h3><h3><br></h3><h3>听了摄影讲座</h3><h3>1.理论上:</h3><h3>唐东平,晋永权的话题尖锐</h3><h3>李树峰是对摄影知识点的概述。</h3><h3>2.实践派:</h3><h3>朱宪民(百姓生活类—时间赋予作品的价值)</h3><h3>解海龙(贫困儿童专题—什么是纪实?人物+生存状态+态度+故事)</h3><h3>黄文(新闻报道类—典型事件,人物,瞬间)</h3><h3>柳军(形象语言与逻辑语言的转换)</h3><h3>于云天(风光—气势)</h3><h3>刘宇(日常生活类)</h3><h3>林铭述(建筑类—节奏感)</h3><h3><br></h3> <p>摄影是用光影作画:</p><p>光感——光线照射景物的美感(轮廓,质感);</p><p>影感——1.光线照射景物的影迹</p><p> 2.控制影子的形状和面积</p><p> 3.影调呈现了立体感</p><p>色感——色彩表达情感和气氛;</p><p>瞬间——体现精彩;</p><p>奇妙——呈现人眼难以感应到的景象(双重曝光和慢门等技术手段)。</p><p><br></p><p>摄影的价值:</p><p>视觉审美</p><p>启迪思想</p><p>社会发展的动力</p><p>回忆反思历史——时间赋予的价值</p><p>艺术性——少数的,歧义的</p> <p>使片子产生立体感的方法:</p><p>1.景深</p><p>2.引导线</p><p>3.透视效果</p><p>4.影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