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做‘守护者’,就是担使命、保安康;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做‘识途者’,就是要做到游必有方。”这是教育部致全国大学生的信中片段,它同样适合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疫情当前,教书育人的使命更沉重,教师读书学习的需求更迫切。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相信,岁月不居,奋斗不止!2020我们迎难而上,怀着初心,再出发!</h3> <h3> 2020年3月1日,红山区高中所有语文教师克服疫情影响的阻碍,如期接受线上语文教学培训。此次培训由张宝伟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领衔名师张宝伟老师进行《任务驱动策略、读写共生主张在阅读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践行》培训,实验中学柏莲华老师进行《学感性语文、留笔下墨痕》的专题讲座。</h3> <h3> 培训:《任务驱动策略、读写共生主张在阅读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与践行》</h3> <h3> 张宝伟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语文教育发生着的改变。</h3><h3> 他在培训中指出,2017年修订课标提出“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这两个关键概念,党的“十九大”提出教育要实现“立德树人”的功能,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需要语文教师认真学习和研读。</h3><h3> 张老师帮助一线语文教师重新认识了2019年统编教材。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9年9月开学,6省市使用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2022年全国铺开。课标经历6次修订(1950~2019),是学科教学纲领性文件,是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经过10次修订(1950~2019)后,最新版教材有如下变化:必修2册,选择性必修3册,共计30个单元。单元设置有两条线索,即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文本单元内部结构由单元导语、文本(单篇、群文)、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组成,其中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并列。学习任务群单元以活动为主,重在梳理探究。</h3><h3> 课标、教材的每一次修订,都倒逼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优化教学行为。</h3><h3> 张老师对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关于语文教学要守正创新的相关内内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h3><h3> 1.立足学情,克服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随意、低效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逐步调整,改进和创新,不能“泰然处之”。</h3><h3> 2.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由“教教材”改变为“用教材教”。教师教什么?教“方法性知识”。教师的角色要转变,由主要负责讲授,转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即“活动”中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h3><h3> 3.教学设计多往学生活动方面靠拢,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照单元学习任务、课文学习提示去设计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性指导。</h3><h3> 4.任务驱动是方法,不能唯“任务驱动”,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体验,不能单纯为解决问题而阅读。</h3> <h3> 张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语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h3><h3> 张老师结合工作室过去三年里研究的《任务驱动、读写共生—高中语文四板块、五环节阅读教学法》课题实践,及正在进行的《基于任务驱动策略下的共生读写、主题研写》写作课题实践,重点分析了语文课“教什么”和“怎么教”的两个重要问题。</h3><h3> 张老师先援引自己在一线课堂调研时发现的当前阅读教学的三种生态的深入剖析与思考:一是讲述式,即教师讲,学生记,教师输出,学生接受。本质是 “以教代学”。教师层面,是最省力的教学方法;学生层面,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压。二是导读式,即教师领着学生一起学。教师的教有目标,有策略,学生的学有保障,有生成,教学过程更多地强调互动和对话。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导”一定程度地挤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三是板块式,即任务驱动下的教和学。教师必要的指导和示范,学生以或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学习,独立或互助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交流研讨信息多向传递。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h3><h3> 其中,“任务驱动” 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读写共生”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原则之一。阅读教学,主要通过阅读范文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吸收思想营养和写作营养。写作教学,主要通过作文来练习表达思想感情,提高写作能力。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两者相辅相成。在读写教学中,自觉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二者结合,有效地提高读写能力。读写共生旨在让“读”“写”在阅读过程中同时发生。</h3><h3> 任务驱动“四环节”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发展创新;教学理念是“学生主体,教师导推,任务驱动”;教学结构是“任务驱动”四板块教学;教学流程是“任务驱动”五步教学法;此策略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主体、教师导推,任务驱动;课堂建构四板块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以“篇章”为单位,根据学习内容,打破课时限制,把单篇学习在结构上切分为四个板块,即设置任务——自主学习——交流研讨——拓展延伸。任务驱动阅读教学五步教学流程如下:</h3><h3> 设置任务——教师、学生</h3><h3> 自主阅读——学生、教师</h3><h3> 交流研讨——学生、教师</h3><h3> 拓展延伸——教师、学生</h3><h3> 总结反思——学生、教师</h3><h3> 学生掌握了单篇阅读规律和方法之后,可以把“任务驱动”阅读教学策略迁移到单元教学和整本书阅读教学之中。</h3><h3> 考虑到将来的教材改变,“任务驱动”阅读教学五步教学法同样适用于单元阅读,区别于篇章的是要以单元为单位设计学习目标,设置学习任务,然后按着五步教学流程实施教学。现行教材的单元,基本按文本类别进行设置,一般由3、4篇文本组成。在设置任务的时候要重点体会编者编写意图,设置5、6个学习任务,通常情况下,单篇设置各一,群文联系比较层面的任务二至三个。</h3><h3> 2017版新课标把整本书阅读纳入了课堂教学,初中12本,高中两本,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出现,“任务驱动”阅读五步教学法,适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时候,关键也是学习任务的设置,出发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把握阅读规律,掌握阅读方法。</h3> <h3> 讲座:《学感性语文、留笔下墨痕》</h3> <h3> 柏莲华老师分享自己在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h3><h3> 从高中语文大纲中的强调内容来看:重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语感的培养,以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任务来助推驱动,以自主的深入阅读来促进写作,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就是说,教师只有把想要传授的知识、技能交给学生,变成学生的任务能力,学生的学习才会真实地发生。而真实有效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内在能量的一种释放,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助推学生思维深度的发展,使学习任务的完成更精彩!</h3><h3> 从张宝伟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任务驱动——篇章、单元、整本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来看:“任务驱动——篇章阅读课堂教学五步教学法”,初衷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交流中学会表达,构建读写桥梁,读写结合,读写共生。</h3><h3> 从“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特级教师王崧舟认识来看:“语文是感性的,语文课程内容是感性的,学生是以感性的方式来掌握语文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投入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h3><h3> 柏老师小结指出,我们在引领学生阅读欣赏文本材料时,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触动他们心中的情感,从而能把心中的想法和感悟落实于笔端。</h3><h3> 下面将柏老师的分享呈现如下:</h3><h3> 分享一:任务驱动之读写共生——挖掘诗意</h3><h3> 分享二:任务驱动之读写共生——群文阅读写作</h3><h3> 分享三:任务驱动之读写共生——文体写作训练</h3><h3> 分享四:任务驱动之读写共生——其它形式的微写作训练</h3><h3> 分享五:任务驱动之读写共生——课外阅读拓展+写作</h3><h3> </h3> <h3> 最后,柏老师从三个层面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感悟:</h3><h3> 关于课程开发问题:</h3><h3> 回归课本,回到我们教材的每一篇课文中,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研读,寻找写作训练的切入点。从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语文老师要适时地带着写作的种子进课堂,把种子播种进学生的心田里,然后带着学生一起施肥、培育,而且要循序渐进,让种子先长成苗、再长成树、然后力求枝繁叶茂。</h3><h3> 关于写作任务切入点:</h3><h3> 可以从作者入手,通过比较详细地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代表作品来写一些评价类的文字,此为知人论世写文;可以从课文内容入手,如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情境的描述、观点情感的表达等,此为知文达意写文;可以从课文的文体特点、写作手法入手,此为知技法用技巧写文。写作的种子可以来自于一篇文章、一个单元的几篇文章、亦或一个作者的多篇文章;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情景、一个素材、一个案例、一种心情、一句诗句、一句名言等等。</h3><h3> 关于教师引领:</h3><h3> 叶圣陶曾说:“教师下水方能深知作文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所以然。”据说沈从文先生任教时,每每教学生写作,自己就写上几篇贴在教室里,供学生参考。所以,在读写共生的教学实践中,一定牢记黄厚江老先生提出的“师生共同写作”的要求,做好引领示范,给学生“打样”。</h3><h3> 柏老师的讲座对于所有的语文教师而言,是一次头脑风暴,是一次思想洗礼,学习她的“从不在岸上布道,而是带着学生到水中试深浅”的勇于尝试的精神,学习她的“语文教师要多一些情不自禁,也要常常去自作多情”的师者情怀……受益匪浅!</h3> <h3> 听张宝伟老师的结语,对我们触动很大,脑海中再次呈现出他引领语文人严谨扎实的工作画面,与大家共享:</h3><h3> 很早的时候,钱梦龙先生就有一个美好愿望,愿语文教学立足于教会学生读书自学,这个愿望他的学生很幸运得以实现;更早的时候,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h3><h3> 今天的我们,要立足实际,不忘初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成长中学会成长,使语文教育前辈的愿望能在当今的学生中得以大面积的实现。</h3><h3> 工作为了谋生,教师的工作也是一份职业,但是你如果热爱着这份职业,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激情,那么你的生活也会随之绚丽多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