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古往今来,敬天惜粮、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p><p> —————题记</p> <p> 一三年清明,我回家乡拆老宅建新房,旧房子里堆放着大大小小几十个老缸旧罐,其中有一个瓦罐比较特别,罐口用报纸糊着,不知装着何物,觉得很神秘,就把它搬到了一边。</p> <p> 在我的记忆中,有许多拆旧房拆出值钱东西的传说,莫非这瓦罐里也装着…?我正纳闷时,在一边看我们搬东西的母亲,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还没等我开口,便和颜悦色的说道: "元,把它打开"。我顺口答应了一声:“嗯,好的"。</p> <p> 顺着母亲的话,我弯下腰,款款地把瓦罐抱起来放到身旁的桌子上。用指头先把报纸捅了个洞,然后慢慢往开撕,第一层报纸已发黄,上面的字模糊不清,第二层上面的“人民日报"几个大字清清楚楚。到底装着什么宝贝,糊得这么严丝合缝?当我把第二层报纸撕开后,从罐里缓缓飘起一缕灰尘,从罐内渐渐的飘到了我的鼻孔里,一股淡淡的中药味沁入心脾。仔细一看,只见里面装着满满的一罐棕色粉状物。</p><p> 我诧异地看着母亲,母亲叹了口气,像是在回忆着什么,用很平缓的口气告诉我,那是榆皮面,自从单干后人们就都不吃这东西了,扔了怪可惜的,我就把它糊起来一直放着。我冲母亲微微一笑,心想,母亲不仅有好几瓷战备小麦,竟然还备有一罐榆皮面。我傻傻地站在那里,母亲她经历过饥荒岁月,因此有特别强烈的"备荒"意识。我抬起头看着头发花白满脸沧桑的母亲,有点哽咽,泪水在眼眶里转了好几圈,嘴哆嗦几下,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p> <p> 榆皮面,四十多年前,不知救活了多少人的性命。已忘记了几十年的榆皮面味,一下子又回到了我的味蕾,还有那瓦红瓦红的、硬爵爵的,掺和了榆皮面的擦圪蚪、踢尖立马浮现在我的眼前,不由得把嘴撇了几撇,这一撇不仅撇出了那时候的无奈,同时也撇出了现在的幸福。</p><p>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高粱面和玉米面是北方人的主食,它们纤维短、粘性差,做成面条后不耐煮,一不小心就成糊糊,必须加榆皮面才能立住,以至于顿顿吃饭离不开它,无它不成饭,即使是再巧的家庭妇女也难用杂粮做出好饭,所以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谚语。在特殊时期,高粱面和玉米面也并不宽裕,怎么办?人们还把红薯、山药蛋切成片晒干,掺上榆树皮磨成面当主食来吃,以弥补高粱面和玉米面的不足。至于白面什么时候能吃,大概也就是在过年吧。</p> <p> 实践出真知。人民群众在与贫困和饥饿的斗争中,发现榆树皮中含有大量的植物黏液,在水中,它就可以形成比较强的“食物胶”。如果把榆树皮磨成面,加到玉米面或者高粱面中,就能把酥勒散散的高粱面和玉米面粘在一起,因此榆皮面在当时很受人们青睐。尤其是吃不起白面的寻常百姓,在用高粱面和玉米面做面条时掺点榆皮面,不论做成踢尖、擦圪蚪、饸饹还是手擀面,吃在嘴里的感觉从软绵绵变成了硬爵爵,很有咬头。可就是这种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日常食物,在改革开放前却不能随便吃,必须得凭票供应,可是国家供应的那点榆皮面,根本就不够食用,还得另想办法。</p> <p> 办法总比困难多。为此,村民们到处寻找榆树拔皮,可以说是一榆难求。有的为了争榆树皮,吵的一塌糊涂,甚至都打到了一起。</p><p>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初夏的早晨,天亮的很早,母亲背着箩筐到离村有六七里的山上割猪草,无意中发现悬崖边上有一棵榆树,这个发现让她喜出望外,猪草都不割了,她趁热打铁快步回到家中,叫上二姐带上锯子和斧头直奔山上。</p><p><br></p> <p> 一棵不大的榆树,拔了大半天。晌午已过,母女俩连饭都没吃,硬是饿着肚子干,终于两捆沉甸甸的榆皮躺在了眼前,母亲的大拇指都流血了,姐姐背着榆树皮下山时摔倒,把脚脖子崴了,就这样母亲和姐姐都没有叫疼叫累,为了让一家人能吃上饭不挨饿,母女俩连挑带扛把两捆榆树皮背回了家。母亲如获至宝,把它刮干净晒干,竟磨了一瓦罐榆皮面。</p> <p> 春天青黄不接, 缺面少米,但母亲还是尽力改善家里的伙食,变着花样吃。她总会到山上挖野莱,拿回家洗干净调成馅。把红薯面或山药蛋面掺上榆皮面用开水和成面团,擀成饺子皮包上野菜馅做成蒸饺,虽然有点黑不好看,但蘸点醋还是比较好吃,最起码能填饱肚子。</p><p> 记得有一次下雨天,母亲没有下地干活,她给我们做起了切条。高粱面里掺了榆皮面捏成馒头蒸熟,凉了切成筷子粗的丝。把大蒜、葱和干辣椒燣成臊子浇在切条上吃,酸中带点辣再就上一瓣蒜,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想吃,却再也做不出母亲的那种味道了。</p><p> 改革开放如一股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包产到户后,家家户户年年都是大丰收,粮食自给自足,人人都能吃饱或者顿顿有白面吃。从此,榆皮面从食物中退朝,无人再问,母亲把它放到罐里一直保存到现在,竟成了社会变迁的见证。</p> <p> 一罐榆皮面历经四十年,母亲都舍不得丢,从这个屋里搬到另一个屋里,这期间有很多不重用的杂物都扔了,可唯独这罐榆皮面没有丢。因为,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它把粘性差的高梁面和玉米面粘合到一起,让全家人填饱肚,保住性命,活了下来。母亲犹如这"食用胶"一样,在当时家里人口多壮劳力少、挣的工分不够口粮钱的困难时期,她把全家人拧在一起,搂河滩、开荒地,养猪养免,努力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与命运抗争,追求幸福生活,她真是不易。</p> <p> 在那个粮食紧张的年代,饥荒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痛,还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那个年代的人都非常珍惜节约粮食,把粮食视为命根。如今人们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幼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闲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小康生活。可浪费粮食的现象却非常严重,大学食堂、酒店饭店还有路边的地摊,甚至是居民小区的垃圾桶里随处可见剩菜剩饭,让人不堪入目,非常痛心,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今年的新冠疫情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节约粮食势在必行,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没有粮食安全什么都无从谈起,每个人思想上都应有清醒的认识。把贴在墙上的“节约粮食"、“光盘行动"等宣传口号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从你做起从我开始。让节约粮食走进校园、走进企业、走进酒店餐厅、走进百姓家庭。让节约粮食成为一种美德、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社会风气、成为一种民族传统代代相传。把过剩的粮食储备好,当灾难来临之时可以从容应对,库里有粮心中不慌,泱泱大国粮食安全是底线,百姓吃饭是头等大事,榆皮面不能再走上餐桌!你我都懂得!</p><p> 榆皮面,已成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提高的物证,就让它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吧!</p><p><br></p><p><br></p> <p>作者简介:</p><p> 王景元 山西祁县来远人,祁县作家协会会员。曾戍边二十五载,如今解甲归田,闲暇之余,执一支瘦笔,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点滴,点缀生活丰富情感,力争使生活过得更有趣更有味。</p><p> 座右铭: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拥有你想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