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之旅 2/12 (2019) — 西班牙·马德里(之二)

<p><br></p><p>建成于1889年的马德里阿托查(Atocha)火车站是马德里最大的火车站,1992年开通高速列车前,曾经历过一次大的扩建整修。</p><p><br></p><p>我们此行多次光顾这个火车站,乘高铁进出马德里,或从市内来去机场都要经过这里。</p> <p><br></p><p>作为马德里高铁(AVE)网络的核心枢纽,阿托查火车站负责开往科尔多瓦、塞维利亚、马拉加、格拉纳达、托莱多、萨拉戈萨,巴塞罗那等地的班列。这些列车由西班牙国家铁路公司RENFE运营。此外,马德里北部还有负责开往西班牙西北地区高铁的Chamartín站。</p> <p><br></p><p>5月25日上午送老伴和朋友夫妇回国,我从机场回来拍了几张车站的照片。</p><p><br></p><p>1991年扩展修建时,原先的一部分站台改成了今天的“火车站热带花园”,花园内种植着从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引进的7000株共260个不同品种的植物。</p> <p><br></p><p>出站口的公交车与出租车道</p> <p><br></p><p>另一侧看到的车站候车大厅</p> <p><br></p><p>我从火车站出来直接去了车站对面的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p><p><br></p><p>这座博物馆的中央建筑是18世纪的医院,1980年开始装修改造工程,加装了玻璃电梯,1992年9月10日正式开幕。博物馆收藏了将近18000件19世纪末至20世纪之间的西班牙现代艺术作品。</p> <p><br></p><p>参观人数不少</p> <p><br></p><p>院内雕塑</p> <p><br></p><p>这里陈列有西班牙画家(1881-1973)毕加索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格尔尼卡》(Guernica),布面油画,349.3 x 776.6 cm,1937年。</p><p><br></p><p>1937年初,毕加索接受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委托,为巴黎世界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装饰壁画。构思期间,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德军三个小时的轰炸,炸死炸伤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尔尼卡化为平地。德军的这一罪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谴责,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就以这一事件作为壁画创作的题材,以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抗议和对这次事件中死去人们的哀悼,《格尔尼卡》就此诞生了。</p><p><br></p><p>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p><p><br></p><p><i>画面左侧,一位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因战争而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她的身后立着一个恐怖的牛头,牛脸上流露出残忍的狞笑。根据毕加索曾在其他绘画作品中以牛头表示邪恶的习惯分析,这个牛头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i></p><p><br></p><p><i>画的中间部分,一匹被刺伤的马昂头张着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西班牙人民,它代表受难的西班牙。马的身下躺着一名死去的战士,他的右手握着被折断的剑,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朵花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一个妇女从窗子里探出身体,右手举着一盏油灯,油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这些象征揭露,画家要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置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都看明白。</i></p><p><br></p><p><i>画面右侧,表现了由于轰炸,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着双手,抬头向上呼救。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动乱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i></p> <p><br></p><p>展厅里的其它展品多为所谓“先锋派”、超现实主义等前卫艺术。我不懂它们,因而兴趣索然。</p> <p><br></p><p>博物馆对面的阿托查火车站候车大厅</p> <p><br></p><p>博物馆侧面的民居</p> <p><br></p><p>从伸出楼面的电梯间看展室建筑一角</p> <p><br></p><p>博物馆馆前广场</p> <p><br></p><p>广场上的乐队表演</p> <p><br></p><p>演唱会观众</p> <p><br></p><p>下一站是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Thyssen-Bornemisza Museum)。该博物馆与普拉多博物馆和索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是马德里的“艺术金三角”。</p><p><br></p><p>提森-博内米萨博物馆是提森-博内米萨男爵父子的私人收藏。藏品从中世纪和古典主义大师到20世纪印象派、后印象派、德国表现主义先锋派及欧美战后绘画作品。据介绍,藏品的年代跟普拉多博物馆和索菲亚美术馆刚好形成互补。</p><p><br></p><p>我只在一些给人印象深刻的雕塑或触发个人美感的人物画和风景画前稍作驻足,匆匆浏览了一圈。</p> <p><br></p><p>提森夫妇画像</p> <p><br></p><p>《维纳斯的诞生》,罗丹,1907年</p> <p><br></p><p>《沐浴中的戴安娜》,让·巴蒂斯·卡米耶·柯罗,1869年</p> <p><br></p><p>画中主人公萨瑟兰公爵夫人,似乎从画作中跃然而出。</p> <p><br></p><p>托纳伯尼夫人肖像画,画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多明尼克·吉尔兰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创作于1488年。</p> <p>其它一些肖像画和风景画</p> <p><br></p><p>《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卡拉瓦乔(Caravaggio)约1589年创作,布面油画</p><p><br></p><p>圣凯瑟琳能言善辩,说服了很多人皈依基督,但最后在天主教被正式定为国教之前,被罗马皇帝处死。处死时本来要用磔(拼音zhé)轮之刑,但每次她的身体一接触轮子,轮子就神奇般的碎裂了,最后皇帝只能将她用巨剑斩首,所以后世关于她的画中,她身边或脚下总有一个碎裂的棘轮和一把杀死她的长剑。</p> <p><br></p><p>博物馆外的人偶小提琴拉得有模有样。</p> <p><br></p><p>街头咖啡馆生意兴隆</p> <p><br></p><p>西贝莱斯广场中央的喷泉雕塑,由西班牙著名建筑设计师Ventura Rodríguez在18世纪时设计,表现希腊神话中大地之母西贝莱斯(Fuente de la Diosa Cibeles)女神驾驶狮子拉着战车的形象。</p><p><br></p><p>西贝莱斯广场是马德里的标志之一,它的四角分别是邮政大楼、西班牙银行、军事总司令部大楼和“美洲之家”。</p><p><br></p><p>“美洲之家”展示了西班牙与美洲的文化、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成果。军事总司令部大楼是18世纪的建筑,曾经是阿尔瓦公爵家族的居住地。阿尔瓦公爵是从1439年至今西班牙王国最悠久的公爵封号。</p> <p>广场东南角的西班牙邮电大楼,也被称为西贝莱斯宫,建成于1919年,是新艺术派建筑的杰作。楼内设有马德里地区邮政总部、画廊、咖啡馆和餐厅。</p> <p><br></p><p>排队安检进入大楼,购票后等候电梯登顶。</p> <p><br></p><p>普拉多大道上的大地女神喷泉和海神喷泉南北呼应。</p> <p><br></p><p>阿尔卡拉门是马德里仅存的几个古城门之一,</p><p>1778年由国王卡洛斯三世规划修建。它是当时进入马德里城区的五个入口之一,也是迎接军队胜利而归的“凯旋门”。</p><p><br></p><p>阿尔卡特门朝东的一面是门的正面,墙上有4个小天使的形象,代表了基督教中的四种基本道德:明智、正义、勇敢和节德。</p> <p><br></p><p>不知这群年轻女子们因何事在这里下车,聚集狂欢。</p> <p><br></p><p>丽池公园是马德里最大最美丽的公园,于1630年开始修建,占地面积118公顷,拥有近一万五千棵树和两座人工湖。一并建立的还有丽池剧院、王国芭蕾厅(即如今位于公园东部的普拉多博物馆的丽池之家图书馆)和丽池王宫。历经几任国王后,卡洛斯三世国王开放了公园一角供市民参观游玩。1808年拿破仑攻入马德里后,公园遭到大范围毁坏,只留下了王国芭蕾厅,之后经过重建于1868年向公众开放至今。</p> <p><br></p><p>湖对面是阿方索十二世国王纪念碑。</p><p><br></p><p>蓝天碧湖之间,湖畔台阶上的游人和湖上的小舟正沐浴在西斜的阳光下,一幅十分静谧和谐的画面。</p> <p><br></p><p>可爱的小女孩</p> <p><br></p><p>聚定神情观看杂耍的儿童们</p> <p><br></p><p>手拿扑克牌的魔术师</p> <p><br></p><p>坐等游客聚集的笛师</p> <p><br></p><p>漫步在夕阳下的游客</p> <p><br></p><p>公园里造型独特的柏树。</p> <p><br></p><p>正在拍婚纱照的一对情侣</p> <p><br></p><p>小女孩与准新娘</p> <p><br></p><p>天真可爱的小女孩</p> <p><br></p><p>明天是我离开马德里的日子,今天用了最后的大半天时间结束了对这座城市的流连。</p><p><br></p><p>终究还是时间太短,与马约广场 (Plaza Mayor)两次擦肩而过,也没去伯纳乌足球场参观一下、甚或看一场球赛。马约广场临近太阳门广场,很受游客欢迎。皇家马德里俱乐部的伯纳乌足球场在世界排名第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