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是2020年2月29日,二月初七。庚子闰年二月的最后一天,天空碧蓝晴朗,小区内偶见<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三俩个老人散落各处觅阳闲</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坐</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门前的草坪也绽发了些许新芽。</span></h3><h3> 我似乎,已经听见了春天的脚步声。我相信,虽然山川异域,但是每个人内心对春的渴望,都应该比往年更加强烈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与子偕行 共克“疫”情</b></h3><h3> 1月23日,一场大疫让武汉封城,之后举国闭户,时间就像冬日冰封的河流,停止了流淌,似乎一切都凝固了,城市安静的像沉睡中的夜。</h3><h3> 这个春节,我尤其过的不轻松。因为,我的爱人是一名医生,他所在的兵团九师医院,确诊了4例新冠肺炎患者,还有3名高度疑似患者,作为本地疫情指挥部医疗救治组的副组长,他已经很多天没有回过家了,即便家就在眼前,一抬眼就能看到。我和他之间的距离,也只隔着一道栅栏,栅栏的那一边,是医院的院区,栅栏的这一边,是医院的家属区,我们近在咫尺,却相见甚难。</h3> <h3> 大年三十那一天,我发微信问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放假了没有,他撇撇嘴,回了三个字“不休息”。我给儿子回复:爸爸也不休息,他已经彻夜连续工作好几天了,咱们共度时艰,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积极乐观的去面对挑战,保重身体,出门戴口罩。</h3> <h3> 那时候,孩子爸爸三天只睡了6个小时。年夜饭也是匆匆赶到父母家,吃了几口饺子就走了,之后,再也没有时间去看望过父母一次。</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疫”不容辞 逆流而行</b></h1><h3></h3><h3> 1月27日,正月初三,九师医院召开誓师大会,出门前,孩子爸爸问我,你支持我到一线去救治病人吗?我说,这是身为医者的责任,他回我以赞许的微笑。</h3> <h3> 随着武汉封城,疫情蔓延给大家带来的恐慌,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变得极其紧缺。孩子爸爸出门时,我总是叮嘱他,把口罩戴上。最初几天,他不愿意戴,给我说,要把口罩留给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们,他多节省一个,一线的同志们就多一分安全,他就减轻一份压力。他还说,医院管物资的同志看见库存渐少的口罩都急哭了。后来,我看见他在微信群里呼吁:把N95的口罩都留给医护人员吧!我明白,他是真心爱他的每一个员工,真心爱这份事业。</h3><h3> 当九师医院第一例输入型患者确诊的消息公布之后,很多同事朋友向我表达了担忧,我说,放心吧,这边前期准备工作特别充分,医护人员的精神面貌也特别好,师领导自始至终都高度重视,各级组织运转有序,春节前就已经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了。</h3><h3> 是的,我并不害怕。对于疾病本身的危害,我是心知肚明的,之所以并不惧怕,是因为信任,信任这座城市百姓依仗的父母官们对疫情的重视和作出的快速反应,信任这座城市组织机构中各部门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高效运转,信任我身后的这所医院,那里有我最亲的家人,有我熟悉的医护人员,他们中间有我的邻居、我的朋友、我的同学,我从每一个人的身上都能看到责任二字。</h3><h3> 这个春节,城市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但是他们没有。从大年二十九,武汉封城的那一天开始,师疫情指挥部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师领导亲自坐镇,各路人马迅速集结到位,卫生、公安、防疫等部门迅速进入状态,时刻准备着迎接大考。师医院作为疫情的救治中心,也是提前谋划,早做准备,防疫物资的储备,发热门诊的改造,医护人员的培训,各类预案的演练......,紧锣密鼓,有条不紊,每一个参与的同志都像上紧了弦的发条,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抗疫路上 有你有我</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2月4日,正月十一,立春。这一天是孩子爸爸的生日,相濡以沫25载,这是第一次他过生日,我们却连面都没见上,电话也是匆匆挂断,甚至我都没来得及对他说一句“生日快乐”。这一天,他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表妹在家庭群里说:哥,我也报名到发热门诊一线去工作了,咱们一起加油,保重!他回复说:士兵,只有到了战场,才能成为真正的战士!</h3><h3> 是啊!这是一场战役,医护人员就像真正的战士冲锋在前线,虽然,我不能亲眼目睹,但是每一天,我都在细细的捕捉:当救护车鸣笛的声音一遍一遍在我耳边响过的时候,当朋友圈一张一张穿着厚重防护服辨识不清面孔的图片发出的时候,当院子里匆匆而过的身影一次一次从我窗前走过的时候,我知道,白衣战士们正在投入战斗。</h3> <h3>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身穿厚重隔离服,上面写着“莫丽”名字的照片,我惊呆了,那是我熟悉的单位退休老干部拉黑木哈力的女儿啊,我赶紧微信问候,才得知,她护送了一名重症确诊患者去上级医院,穿着密不透风全副武装的防护服,垫着纸尿裤,来回16个小时,不吃不喝,刚刚完成任务回来。我的眼睛湿润了,这就是真正的战士啊!而像她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h3> <h3> 孩子爸爸和单位的同事们都吃住在医院,夜以继日的工作,我常常担心他吃不好,想给他开个小灶,送些吃的过去,还没等我开口,他先提出了需求,把家里过年储备的物资都送过去,给防疫指挥小组及一线的同事们改善一下伙食。于是,家里储备的风干肉、卤制品被我隔着栅栏递过去了,连带着还有菜板、菜刀;看到微信群里全民都在做凉皮,我和家人也操盆上阵,每次都忙乎一整天,把十几份凉皮隔着栅栏递过去了;单位的伙食寡淡,我就借来一口大锅,做了满满一盆红烧肉,隔着栅栏递过去了......</h3><h3> 2月22日,孩子爸爸打来电话,让我找几件孩子穿的秋衣秋裤,他说有2个被隔离入院的小孩子,父母家人也都被隔离,不在身边,孩子没有换洗衣服。我立即在小区微信群里呼吁大家募捐,大家积极响应,热心的居民很快就送来了孩子们的换洗衣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啊!</h3> <h3> 这场战役,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狙击战,是一场争分夺秒的接力赛,后方有指挥部高速运转,有各方通力配合,有大量的基层组织在发挥作用,有无数的警察、干部、社区工作者在默默奉献,稳住了后防,医护工作者们才能不畏生死,不计得失,不怕苦累,冲锋陷阵。</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祈望“疫”去,国泰民安</b></h1><h3></h3><h3> “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我每天关注着疫情数据的变化,那一组组确诊、疑似、治愈和死亡的数据,就像一座大山,压的我喘不过气来,一个数据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一次事件的影响,就是一个国家的苦难深重,一场疫情的损失,就是一个民族的水深火热。这种痛,痛彻心扉啊!</h3><h3> 孩子爸爸说:我只希望,这一切,早点结束!</h3><h3> 他的家国情怀,我懂。</h3><h3> 我相信,这一切,很快就会结束,抗“疫”战士,我等你回家。</h3> <h3> 经此一疫,愿山河无恙,愿百姓安康。</h3><h3> </h3><p style="text-align: start;"><span style="line-height: 1.8; text-align: right;"> 朱秀萍</span></h3><h3> 2020年2月2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