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宏伟《全景式数学教育》有感

不亦乐乎

<h3>  听数学大咖的讲座,让人满心欢喜,充满期待!</h3> <h3>  像学生一样,认真地做了笔记!</h3> <h3>  感谢工作坊坊主高老师为我们提供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今天上午认真回看了张宏伟老师的《全景式数学教育》,1小时40分钟的讲座,我边看边记,边写边想,生怕漏掉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不知不觉看了两个多小时,感触颇深,下面将自己的点滴感悟与各位老师共同分享:</h3><h3> 1.更加清楚学习数学的目的</h3><h3>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以前并没有完全弄懂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什么?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知道学习数学并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试卷不考他,世界会考他”这句话更是触动了我的内心,如果我们只是以追求成绩为目的的功利性教学,很多时候磨灭了孩子的兴趣,创造力,把学生变成了学死知识,死学知识的书呆子。数学教师不仅仅是把数学教好的经师,更是用数学把人育好的人师,我们要丰富学生数学视野,完整对数学的认识,完整对世界的认识。</h3><h3> 2.注重数学课的趣味性</h3><h3> 张老师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要补上数学课程的浪漫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上过,也听过。但是把这节课设计为《舌尖上的分数》,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它一下就吸引我的好奇心,如果是学生上这节课,我们可想而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多么的高涨。用一张长方形纸代替药片,让学生尝试得出1/2,在分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要得到1/2就必须平均分,折痕就是分数线,提炼出1/2的意义,也提炼出了分数的本质。在吃蛋糕,喝果汁,分糖葫芦的不同环节中,学生既明白了分数的意义,而且还了解到了分数的大小比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用视觉、触觉、各种感官全方位的学习数学。这样的数学课堂有趣,有味,学生岂能不喜欢!</h3><h3> 3.重视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h3><h3> 永远不要人为的给孩子设限,留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自己去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圆柱的侧面积》传统的教学设计就是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以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高。而张老师的课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发现,拿着圆柱体像压路机一样去沙堆里面滚动,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滚动后留下的长方形的面积。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深刻。</h3><h3> 张老师的全景式数学教育,以数学思考力为核心,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补充和完善,非传统教学内容引进和编排,其实就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我们的数学课更为丰富,全面和完整,给学生奠基更多、更全的浪漫体验,开阔孩子的数学视野,广博孩子的数学智力背景,活跃孩子的数学思维,丰沛孩子的数学情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思考数学本身和他所处的这个世界。 </h3><h3> 每次学习过后,最难的就是如何去有效落实。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好好咀嚼自己的课堂教学,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和重建,以实现“静悄悄的革命”。</h3>

数学

学生

学习

圆柱

认识

分数

孩子

长方形

张老师

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