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看今朝,榜样自此成 (宁南县民族小学校)

何璠

<h3>  榜样是什么?榜样是船,让我扬起希望的帆,带我驶向胜利的彼岸;榜样是灯,照亮人生的道路,驱走黑暗的彷徨;榜样是指南针,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再迷惘。在全民抗疫,停课不停学期间,新的学习模式的产生,也让我们这帮城里读书的“高山彝家娃”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梦想这个词----不在于拥有,而在于追求。彝家娃深深地懂得:谁都不希望贫穷,谁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可当我们别无选择地遭遇贫穷时,要学会把握贫穷给予我们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竭尽全力的去奋斗,用知识去改变命运。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就在民小学子的身上发生了,一个个身边的榜样,就在贫穷的大山沟里产生了。</h3> <h3>  一年级1中队的巫建琴同学,在严防疫情期间,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家里居家隔离2个14天以上,不外出、不贪玩、不串门、不给国家和一线奋战的医务人员和警察叔叔阿姨添麻烦,保护好自己、“小手牵大手”,经常告诫家人不聚餐、不聚会、不办酒席不吃酒、出门买菜必须戴口罩、回家鞋子都要消毒才进门、勤洗手、不感冒,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h3><h3> 在“防疫情、防病毒”时期,她最听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话,认真做好“停课不停学”,按照老师的学习要求,每天在家里都不忘戴着口罩多读书、坚持练好字、复习好旧知识、预习好新知识、多活动、做“三操”、做好“手抄报”、锻炼身体好!在心里默默的祈祷: 宁南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 <h3>  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前进的脚步,即使没有向其他孩子那样有父母陪伴左右,一年级二中队年仅七岁的马也轰也从未停下对学习的热情,疫情当前,学校号召“停课不停学”,家中只有一部破旧老年机的马也轰为了不耽误学习,拿出自己所有的压岁钱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买了手机后的她一定是最早交作业的孩子亦是高质量完成作业的孩子。</h3> <h3>  一年级二中队的史土龙停课不停学,成长不延期。当城市里的孩子在温暖宽敞的房间准备学习的时候,彝族女孩伟史土龙却因为深居高山,网络信号很差,又怕耽误学习而每天让姐姐辅导自己学习到深夜。自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后,她从未因为网络不畅,开学延期而耽误学习,保质保量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疫情当前,匹夫有责,伟史土龙也在为疫情防控献出一份力量,七岁的她积极为知识匮乏的父母宣传防疫知识,带着妈妈学习正确洗手方法,并教会父母学习如何佩戴口罩。她始终相信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萤火终会汇聚成星河。</h3> <h3>  一年级三中队的何金霖同学,在上学期期末时,家里横遭变故,父亲因为突发疾病,永远的离开了他们,只留下没有工作的妈妈,和读六年级的哥哥与自己,一家三人在宁南租房子读书,迫于生计,妈妈只好白天去工地上挣点苦力钱,晚上才到家。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唯一的一部手机都得等妈妈晚上回来后,两弟兄交换着学习,即便是这样,何金霖也没有落下一节功课,每天的作业无论多晚,都会交给我们老师批改。</h3> <h3>  一4中队卢剑涛同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到足不出户,在家中他也没有闲下来,坚持每天认认真真做完每一科的学习任务,并在家中打扫卫生,养成很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在家里他也不忘戴口罩,保护好自己,绝不给社会添乱。</h3> <h3>  二一中队的卢剑锋同学,家住倮格乡红梁村4组,该同学系我县建档立卡学生。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因为家里网络不好,卢剑锋同学寄宿在叔叔家里,坚持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在家里卢剑锋同学做到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每天戴口罩做事情,学习。他的这种习惯值得我们去学习。</h3> <h3>  二二中队比曲日贵 小可爱家住六铁乡,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因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照顾他的奶奶只有老年手机,孩子便向叔叔借来智能手机学习。由于房屋里光线阴暗,加之信号不好,他就在屋外以石阶为凳,板凳为桌,从不落下一日功课。男儿当自强!孩子,你就是祖国的好男儿!</h3> <h3>  二三中队&nbsp;&nbsp;韩一鸣&nbsp;&nbsp;在新型冠状病毒肆掠的特殊时期,他认真学习防疫知识,在家里是“小小宣传员”向家人宣传防护知识,经常提醒家里人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串门;他乐学好思,在本班的“停课不停学”活动中,每天总是准点签到,与老师积极互动,在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后自觉的阅读课外书;他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衣服,收拾碗筷,打扫卫生,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h3> <h3> 在2020年春节前湖北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随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蔓延全国。由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全国上下启动一级响应,开始坚决有力的阻击战。三一中队贾克强的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医生,在疫情阻击期间,都一直在上班,难得回家。贾克强坚持不串门,不外出,勤洗手,偶尔外出也戴好口罩。自己在家通过各种途径停课不停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读背的课文、手抄报,帮助年迈的爷爷奶奶扫地、洗碗。</h3> <h3>  2020年2月,原本要开学了,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推迟了。老师们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开展了网络教学工作,孩子们也投入到学习之中。这几天阳光明媚,在孩子们传来读书的视频中,我看到黑睿康在太阳光下读书。于是,我提醒他不要在强光下读书,以免伤害到眼睛。黑睿康回复我说:“我家在山上,家里没有信号,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外面读书啊!”听完他的话,我眼睛湿润了。他虽然身处大山,条件艰苦,但是他仍坚持学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孩子,相信你会用知识改变命运,苦尽必定甘来,付出定会得到回报的!</h3> <h3>  图片中的小女孩,叫做胡欣怡。这是一位来自大凉山的孩子,她的家坐落在一个小山村,就读于宁南县民族小学三年级三班。因为新型冠状肺炎,学校开展了“停课不停学”活动,孩子们都要在手机上进行学习。可是,她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这么一个大人,家庭条件十分贫困,只有一部老年机,并不可以进行网络学习。好学的她,跑到表哥家里借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可把她高兴坏了,今天她终于可以快乐地学习了;兴奋的她,连忙拿起一个圆板凳以及自己的作业,坐在窗子边,借着外头的光亮,开始做起了作业。</h3> <h3>  陈兴怡,女,四年级一中队,家住宁南县新村乡盐巴坪村6组,家中还有一个姐姐上高中,家里只有一个智能手机,没有无线网,母亲听说因疫情原因不能按时开学,孩子只能在家进行线上学习,特意购买了数据流量,可两个孩子只有一个手机,不能满足两个孩子同时学习,陈兴怡很懂事,会体谅妈妈,对妈妈说:“妈妈,没关系的,姐姐上高中,她的学习不能耽误,先满足姐姐,我可以利用姐姐休息的时间来完成,我一定不会落下功课的。”于是她就利用姐姐休息的时间先看看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把作业完成,等姐姐休息时,她再把老师布置的相关视频学习了。尽管这样,她的作业总是按时且高质量的完成。一天,老师安排要办以“防疫抗疫”为主题的手抄报,要用大的画纸来完成,可家里没有,离街又远,打听到一个亲戚家有,于是,母女二人就到离家几公里远的亲戚家找来画纸,认认真真地做完了手抄报,准时拍照发给了老师。下图是陈兴怡同学在家认真阅读课外书。</h3> <h3>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宅在家里的他,也是一名"抗疫"士兵。2月初,学校为了保证大家"防疫""学习"两不误,开展了网络学习,对于一个出生在偏远山区松林乡花山村6组的韩全鹏同学,可谓是一件头疼的事,有手机没网络,怎么办?怎么办?父母为了孩子能利用网络学习,每天下午走路到有网络的亲戚家蹭网,完成每天的网络学习。他说:"只要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就会很开心"。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没条件学习也要创造条件学习的好孩子!</h3> <h3>  有哲人曾说:“我们都生活在下水道里,但有人夜夜仰望星空。”图片中的小男孩就是这样的人,在疫情期间每天利用学习之余帮妈妈去地里扛桑条。他用他稚嫩的肩膀,扛起了那堆厚厚的桑条,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一有时间,他就认真学习,还经常帮助妈妈分担家务,去山里捡柴,放牛放羊……虽然这样的生活很艰苦,但是苦并快乐着!</h3> <h3>  五一中队李燕,家中父母均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用的是只能收发短信和接打电话的老年手机,家中无电脑,无网络。可是因疫情当前,学校只能开展“停课不停学”活动,一得知消息,李燕愁容满面,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学习,害怕自己掉队。她的那份求知若渴的决心,感动了离她家1000米处的表哥,表哥承诺每天给她四个小时(早上下午各两小时)的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得知消息,孩子欣喜若狂,利用手机争分夺秒的学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然后学会了发录音,发视频。图为孩子正在自己录制背诵视频。</h3> <h3>  五二中队阿力杨明,一个12岁的彝族小男孩。纯朴、勤劳、踏实,好学上进。家住宁南县六铁镇增建村,家里有4姊妹。父亲于2019年4月出意外不幸去世,懂事的孩子在悲伤之中,更懂得了化悲痛为力量。在2020年2月的新冠病肺炎抗疫期间,因为疫情原因不能开学,该同学心里非常着急,曾多次电话询问老师何时能开学,然后在家里,在劳动之余,在放牛羊的时候,他也不忘读书学习。阿力杨明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奋斗才能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h3> <h3>  五三中队的韩子作,她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次疫情当前,学校开展了“停课不停学”的活动。家中虽有智能手机,但家中未安装宽带,再加上家里所处位置比较偏僻,一般接收不到信号。一得知这个消息,这位同学就发愁了,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又该如何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取得进步。如果不去理会,又害怕自己掉队,跟不上大家的进度。于是她狠下心决定打开移动数据。但每天都用手机流量来进行学习是十分费钱的,她很心疼父母,于是就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拿来交了电话费。而且她们那里通信不好,一般比较高的地方才能接受到消息。于是每当学习时,她总要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拿着手机去接收老师布置的任务。现在正值冬天,天气本来就比较寒冷,海拔较高的地方就更加冷了。但这些困难,并没有打败韩子作同学,她每天都会很准时并出色地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一门功课都没落下。</h3> <h3>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六一中队杨小龙同学为了不耽误学习,与姐姐和弟弟、妹妹一起充分利用爸爸或姐姐的手机进行网络学习。为了学到更多知识,网络学习时,他的笔记记得更认真,作业书写得更好,背古诗词时更认真,更自信。自己放假时借的课外书看完了,他就看弟弟和姐姐手里的课外书,还利用手机看课外书。在停课不停学期间,他成为了一个更好学,更自信的好少年。</h3> <h3>  从“停课不停学”开展以来,六二中队的左缘强每天除了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外,还要帮外公外婆洗衣服、扫院子。有时照顾外公吃药、擦药。妈妈为了一家的生计,每天都早出晚归卖菜,卖水果。晚上不管妈妈多晚回来,她都会认真检查我的作业,还要陪我看三、四十分钟课外书,看完后,她才把当天的作业照片传给老师。虽然我因有眼疾,做作业比其他同学慢很多,但我没有一次不完成作业的。</h3> <h3>  六年级三班的江久明同学,家住俱乐镇青龙村二组,该同学系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江久明同学在家积极开展网络学习活动,由于家里没有网络信号,他就将家中的小桌椅搬到能接受到信号的小山坡上,山坡上信号也不稳定,他就经常移动位置,以获取更好的信号,信号在哪儿,小桌椅就在哪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每天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他的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向她学习!</h3> <h3>民族小学六年级学生包旸、包杰《拾金不昧 好少年》</h3><h3>“妈妈,可以给我1元钱吗?我好想买点零食吃。”</h3><h3>“一边去……”</h3><h3>每次想从妈妈那里要点钱,真的好难好难!</h3><h3>这天,正好是春节前一天,包旸同学在求情许久后,终于历经“千辛万苦”要到了妈妈的10元钱。带上钱约上堂弟包杰,向着玩具店前进。就在玩具店门口,包旸偶然发现地上居然有钱,惊讶得目瞪口呆的他叫上包杰一起捡起来数了数,足足721.5元。这可是一笔大钱啊,包旸欣喜不已,终于可以买个心心念念的玩具了,但很快打消了这念头。他明白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更想到失主的不易。他俩在玩具店内寻找失主良久依然没有找到,便想到了附近有派出所,两个小孩奔向派出所,把钱交给派出所的叔叔,请他们寻找失主。</h3><h3> “我在马路边,捡到……”——伴着这耳熟能详的歌曲,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就这样茁壮成长,成千上万的好人好事也随之涌现。</h3> <h3>  生命,就像一场永无休止的苦役,不要惧怕和拒绝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强者。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累积,累积的越多,人就越成熟;经历的越多,生命就越有厚度。虽然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它的宽度;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虽然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努力吧孩子,以他们为榜样,用我们的汗水和泪水来浇注我们的人生,让它也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引来蝴蝶朵朵、蜜蜂翩翩。</h3>

学习

停课

同学

中队

家里

疫情

孩子

作业

老师

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