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9.8.27</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首批中国4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171.795万件,其中,一级文物762件,国宝级文物18件,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馆区占地 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千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设计者是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设计西安的大多数地标,例如钟鼓楼广场、省图、美术馆、大唐芙蓉园。 梁思成先生的关门弟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壁画举世无双,真是琳琅满目、精品荟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人不解的是世界一流博物馆为何不设电梯?如潮涌动的人流本已让人近乎窒息,还要在上来下去的台阶上疲于奔命!展品多,人更多,即耗时间又耗体力!</p> <p>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这只石狮是复制了顺陵看门的石狮。顺陵位于咸阳谓城区。杨氏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寿92岁。以王妃礼葬。随着武则天代唐称帝改国号为周,追封其母明高皇后,遂将墓改为陵。并多次进行扩建,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征调整块青石巨料,雕刻石人石瑞兽,为顺陵守灵,压煞,辟邪。</p><p>顺陵有东西南北四门,现在南门保存有立狮,天禄各一对,北门保存有坐狮,马各一对,东西两门也保存着坐狮。各种石刻中立狮和坐狮雕刻最为精细。立狮高约2.5米,双眼怒瞪,阔口大鼻,浑身肌肉凸起,昂首迈步。夸张的造型厚朴深沉,气势摄人,把威猛的狮子升华到神兽。</p><p>是中国历代石狮中体重最大的一尊,被誉为“东方第一狮”</p> <p>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延伸至洛阳)。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p><p><br></p><p>公元前138年,张骞从西安出发,凿空西域,自此中华文明开始了长达千年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p><p><br></p><p>因为丝绸之路要经过大片的沙漠地区,比如中国新疆(当时称为西域)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因此骆驼也是丝路上常见的运输工具。</p> <p>唐代的骑驼胡人小憩俑长60厘米,高73厘米。骆驼曲颈昂首,张口嘶鸣,直立于长方形底板上。驼背上一个身穿胡服的女俑,侧身盘腿横骑驼背,左手搭在左腿上,右手搭在驼峰上,头枕右臂作小憩状,惟妙惟肖的造型把丝绸之路上旅人的艰辛表达得淋漓尽致,目前,在已发现众多的骆驼俑之中,这件骑驼胡人小憩俑最为生动。</p> <p>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此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p> <p>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陕西境内发现的蓝田人、大荔人等远古人类遗存及西安半坡、临潼姜寨、高陵杨官寨、神木石茆等早期文化遗址,反映了远古先民在这里形成、演进的过程和生存、发展的状况。</p> <p>大荔人头盖骨</p><p>蓝田人头盖骨</p><p>蓝田人</p><p><br></p><p>大荔人头盖骨,发现于大荔县段家乡,距今约20-30万年,1978年发现比较完整的头骨。大荔人头骨的多数特征和数据介于直立人和晚期智人之间,而与早期智人一致,属于早期智人的较早类型或是处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的过渡时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早期智人头骨化石。</p><p><br></p><p>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p><p><br></p><p>模拟的距今115万年的蓝田人,是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能使用简单打制石器和火。</p> <p>大荔人遗址是古人类化石遗址之一。位于陕西省大荔县段家镇解放村,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p><p><br></p><p>龙王迪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距今1.5-2万年,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p><p><br></p><p>氏族生活·老官台文化时期(8000-7000年前)出土细石器和部分原始陶器</p> <p>文化一统·仰韶时代</p><p>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期时代彩陶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p><p>仰韶时代即出现仰韶文化的时代即新石器时代中期。</p> <p>新石器时代,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也曾孕育了华夏民族的诞生。以陕西渭水流域为主要地区的仰韶文化,策动并实现了中国史前文化的大融合。龙山时代的陕西,则以超大型城址群落为代表,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古国时代。</p> <p>人面鱼纹盆(国家一级)·新石器时代</p><p>人面鱼纹盆是“彩陶文化”代表作之一</p><p><br></p><p>彩陶是指在陶器的内、外壁上用含铁量较高的一种矿物质颜料绘制出各种花纹和图案。</p><p>画上的人面和鱼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只见人面戴着一尖顶饰物、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嘴上还衔着两条小鱼。在人面鱼纹盆的底部还有两个小圆孔,这两个小孔就是为了方便小孩的灵魂自由出入的,因为当时小孩的成活率不高,小孩夭折后,父母会把孩子的尸骨放到一个瓮中,再把这个盆扣到瓮的上面,并埋葬在房屋附近。</p><p>在西安市灞桥区的半坡博物馆里,半坡母系氏族的相关遗迹及内容,都有更为直观地展示。</p> <p>兽面纹壶·新石器时代</p><p>红陶尖底瓶,新石器时代,用绳子系于双耳之上,打水时瓶身自然倒下,水注满后又自动立起,口小水不易溢出,系绳便于背挎或手提</p><p>壁画·新石器时代</p> <p>龙山时代·新石器晚期</p><p>龙山时期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p> <p>石峁文化</p><p>石峁文化脱胎于陕北地区的仰韶文化,其陶器以三足瓮,豆,折肩罐等器具为代表。发现大量石城聚落,以超大型城址石峁遗址为中心。</p> <p>石峁遗址是一座面积约400万平方米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的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组成,是目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史前城址。</p><p><br></p><p>杨官寨遗址位于高陵县姬家乡杨官寨村四组东侧泾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面积约80余万平方米。2004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长达4年多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逾17278平方米,发现各类房址49座、灰坑896个、壕沟9条、陶窑26个、瓮棺葬32个、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类可复原的器物7000余件。其中,最重要的收获是庙底沟时期聚落环壕的发现及大量半坡四期文化遗存的发现,该遗址是所知庙底沟时期唯一一个发现有完整环壕的聚落遗址,加上其相对完好的保存状况等,均使它成为探索庙底沟文化聚落布局与社会结构等问题的最重要资料线索。</p><p>下一步,考古队还要探寻西门址外可能对应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东区墓地可能对应的东门遗迹和聚落内部中央大道,如果这些推论都能得到证实,那么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时期关中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质必将展现无疑。很可能就是最早中国的雏形, 并为后来国家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如此,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的庙底沟时期。</p><p><br></p><p>什么是庙底沟文化</p><p>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为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文化,其遗址中所出土器物的特征与黄帝时代所发明使用的器物等相一致。</p> <p>黑皮陶文化</p><p>仰韶文化中期之后,汉水上游脱离关中地区的文化轨道,出现黑皮红胎陶,具有环巴山地区的典型特征,一直持续到青铜时代,成为巴蜀文化重要的源头之一。</p> <p>是指史前时代即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艺术。一般来说,这些作品大多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创作完成。</p><p>先民初步认识了天文、历法等科学规律,产生了图腾、占卜、祭祀等精神崇拜和活动,并物化为绘画、音乐、雕塑等艺术形式。出土的陶瓷材料、器物上有大量相对固定的符号,这应该就是汉字的起源。</p> <p>华夏共祖:黄帝、炎帝陵</p><p>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在这里教化育人,开启华夏文明。</p> <p>凤鸣岐山是指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p> <p>“周原”这个称谓到底是由何而来?周原和周人到底谁先谁后?这个问题就像鸡和蛋的关系,到底谁先呢?</p><p><br></p><p>有人说周原这个地方本身就存在,周人因为后来迁居到了这里,所以才改称周人;有人说是因为先有了周人,然后才把他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叫做周原。两种说法似乎都有理,而要解开真正的先后关系,我们得先搞清“周”字的由来。</p><p><br></p><p>其中甲骨文和金文是我们在出土的器物上找到的文字,它们是当时的人刻上去的文字,是比较真实的写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古人造这个字的过程。而其它几种字体都是经过后人改进过的版本,不足参考。我们都知道:文字的发明往往是古人通过实际生活而创造的象形符号,它可以反映古人的真实生活。从周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写法可以看出:当时的周人已经广泛进入田耕时代,“农田”加上旁边的“田埂”组成了他们的民族的称——周。所以,周人是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才命名为周,所以他们先改名叫周人,然后才将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周土。那为什么叫“周原”呢?</p><p><br></p><p>周人的先祖姬弃最初的封地在邰地(今陕西武功县),后来被姬不窋迁到北豳(今甘肃省庆阳市),在这里,姬不窋的孙子姬刘将族号称为:豳bīn,再后来姬刘将族人迁到豳地(今彬县、旬邑县一带),最后姬亶(古公亶父)才将族人迁到岐山脚下的平原,并改族号为:周。岐山和周人最初的封地邰地相隔不远,几乎就在同一个地方,周人转了一个大圈以后,竟然回到了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所以,这块土地被称为:周原!</p><p><br></p><p>《诗经·绵》:“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p><p>周原属于渭河平原上游,物产丰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是一块风水宝地。姬亶在此处造田营舍、修建城郭、宫殿、宗庙,成为周人的早期都邑,并和周边部落建立姻亲关系,实力得到迅速发展。周人以周原为核心,不断向四周扩展壮大,最终占据了整片肥沃的关中之地。</p><p><br></p><p>周人的强大,使周和商之间建立起了联系,为了保障族人的安全,姬亶暂时向中原共主——商王朝臣服,卑事商王武乙(子姓,名瞿),接受商朝的文化和礼仪、制度,特别是商人的君权观念,渗透逃了周人的骨髓,这成为后来周朝天子制度和分封宗法制的基础。在商人的支持下,周人逐渐征服了周边的戎狄(包括蜀地的冉人和巫山的巴人),成为西方的最大诸侯。</p> <p>西周中晚期,是周人的宗庙或宫室建筑。</p> <p>礼乐之邦 西周</p><p>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侯和犬戎所杀为止,共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西)。</p><p><br></p><p>周公(姬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对其后数千年的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也由此以礼仪之邦闻名世界。</p> <p>十八件国宝之五祀卫鼎·西周</p><p>铭文中出现最多的是田字</p><p><br></p><p>这件长相普通的鼎名为“五祀卫鼎”,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整体上看“五祀卫鼎”的纹路不复杂,造型也比较简单,但是,他与众多出土的鼎相比,却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p><p><br></p><p>“五祀卫鼎”腹内刻有重要铭文,是任何一件鼎都无法比拟的。这尊鼎的铭文共有19行207字,这段铭文讲述的是西周恭王五年正月,一位名叫裘卫的青年人,与邻居邦君厉发生了土地纷争,为求得公平,裘卫向宰辅官员告发,请求裁决。官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展开调查,并派专业人士重新测量土地,主动调节双方的矛盾。在双方达成协议的前提下,邦君厉同意偿付,最终,裘卫与邦君厉进行了田地互换。裘卫以“田五田”交换了邦君厉靠近水源的“田四田”。</p><p>看到这时,一些读者会有疑问,鼎腹内描写的土地纷争之事,情节并不稀奇,为何五祀卫鼎能成为国宝?</p><p><br></p><p>五祀卫鼎腹内的文献记载,为后人破解了一件千古之谜:在西周中期,部分的土地已属于私有,但是,土地买卖、交换、转让等相关事宜,还需要通过周朝的官吏从中调解。也就是说,私有土地的转让已经得到制度上的许可。“五祀卫鼎”为后人研究西周中期土地的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并且时间具体,内容详细,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p><p><br></p><p>“五祀卫鼎”看似普通,并不会引起众人注意,但它腹内的铭文,却让五祀卫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目前,五祀卫鼎被收藏在陕西博物馆,成为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别看此鼎模样普通,但人家肚子里却是有“货”的。</p> <p>钟鸣鼎食,汉语成语,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出自汉张衡《西京赋》。</p><p><br></p><p>西周晚期(夷王世) 师丞钟(师臾钟)1974年出土于扶风县黄堆镇强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钲间和鼓部左侧共有铭文48字。大意就是师丞为祭祀先祖,作出大钟,用以祈求长寿多福。但这件青铜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一件西周青铜钟,仅仅比现存纽约的大镛钟小一点。</p> <p>柞钟前四件各铸一篇铭文,后四件合铸一篇铭文,内容相同。大意是说:柞在三年四月甲寅这一天受到周王的册命和赏赐,感到非常荣幸,因此铸钟纪念。编钟演奏时敲击中间和转角两处,中间敲出的音称为隧音,转角两处称为鼓部,敲出的为鼓音,两个音相差大三度或小三度。钟的内壁铸有调音槽。古代音律为宫、觞、角、觯、羽,分别是1、2、3、5、6,没有4和7两个半音,到了战国时编钟的音阶就已七音俱全了。这组编钟的音域已达到了三个八度。</p> <p>散伯车父簋、鼎</p><p>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列鼎列簋,鼎最初是煮肉的锅,簋是盛放熟食的碗,但随着西周礼乐制度的不断完善,它们逐渐演变为重要的礼器,成为明尊卑别上下的标志。鼎和簋在使用时还有严格规定,以奇偶数相配,按大小依次排列,来代表主人的身份和等级。周礼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如果僭越, 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就是西周的列鼎列簋制度。</p><p>此处陈列的是大夫的五鼎四簋。</p> <p>利簋guǐ(镇国之宝)· 西周</p><p>正品在国家博物馆</p><p><br></p><p>西周利簋:武王伐纣亲历记</p><p>1976年在陕西临潼出土的利簋,内壁铭文明确记载“武王征商”之役发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岁”星正当中天。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实施过程中,碳14测年专家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给出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范围;天文学家依据铭中所记“甲子”日“岁”(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参照《国语·周语下》记载的天象记录,计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此,古代史上这一著名的战役有了一个绝对年代;它为商周两代的划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据。一件不大的铜器,以它不多的文字,为破解上古史中一个重要的疑案作出贡献,足见其弥足珍贵。利簋无疑是一件国宝重器。</p> <p>旟鼎(十八件镇馆之宝)·西周早期</p><p>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p><p><br></p><p>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米,重78.5千克。鼓腹,敛口,折沿,立耳,柱足,沿下和足上饰竖扉和饕(tāo)餮(tiè)纹。腹内壁铭文27字,记王姜(周康王后)把师栌的三田转赐给旟(yú)。为纪念受赏之荣耀,旟特作此鼎。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实物资料。</p><p>旟鼎为立耳,三柱足,口沿下方饰有兽面纹,地衬细雷纹,耳外侧饰两条蟠龙。雷纹是一种带有方折角的回旋曲线,蟠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条像龙而只有一只脚的动物。这些都是青铜器上常见的纹样。</p><p>旟鼎内壁共铸铭文四行,28字,大意是说:某年八月初,王姜将原赐予师栌的土地收回,转赐给旟,旟便做此鼎纪念。</p><p><br></p><p>铭文反映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占有制形态。王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将土地和耕种土地的人任意赐给他的下属,也有权将土地收回,其臣属对君王所赐的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p><p><br></p><p>青铜器的铭文,又称金文或钟鼎文,是我国文字史上继甲骨文之后又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根据旟鼎的形制及铭文可知,这件鼎是西周早期成王时代的器物,之所以确定为国宝,很大程度就是源自与这补史、证史的铭文。</p> <p>十八件国宝之西周多友鼎</p><p>是西周晚期青铜器,1980年在陕西省长安区出土。一级文物。</p><p><br></p><p>西周多友鼎通高51.5厘米,腹径50厘米、深31厘米,重35千克,蹄形足高20厘米,径7厘米。鼎腹底部附着厚达0.2厘米的墨灰,是长时期的炊烹留下的痕迹,内壁后方铸有22行铭文,共计279个字。</p><p><br></p><p>西周多友鼎是铭文中涉及到猃狁的铜器最为重要的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许多都记载着周人反击猃狁的事件。猃狁是西周时期北方地区重要的民族之一,与西周王朝经常发生战争。当时的猃狁是西北主要的边患,时常侵扰周,劫掠财物、人口,严重威胁着周王朝的统治。据铭文记载,周厉王时周王朝与猃狁发生了战争。猃狁此次入侵危及京畿腹地,厉王命令武公派遣多友率兵迎击,激战半个月,先后在采阝、龚、世、杨冢等地战斗,共打了四次大仗,都取得了胜利。杀掉敌军三百余人,俘获二十多人,缴获战车一百二十七辆,夺回了被掳去的人民,将猃狁逐出了周境。武公将多友的战绩报告给了厉王,厉王给予以多友重赏,赐给多友青铜一百多钧。多友特铸此鼎以纪念这件事情。</p> <p>它盘</p><p><br></p><p>它盘,我们可以看到盘底内铸有做器者的名字“它”,因而称为它盘。它盘造型简洁,平沿,高附耳,其作用也是在奴隶主洗手时接水用的。盘底铸有四个受过刖刑的男子形象,男子双手放在膝上,裸身、跪坐、肩上扛盘。受过刖刑的奴隶只能从事一些托盘或守门一类的轻活。</p><p><br></p><p>什么是刖刑?刖刑是砍断犯人的一足或双足的刑罚,是周代律法制定的墨、劓、刖、宫、杀五大刑之一。刖刑是奴隶主贵族进行阶级镇压时采用的一种极其残酷、野蛮而又经常、广泛使用的刑罚手段,但史籍对其记载仅见于《周礼》《吕刑》中寥寥几则。</p><p>受了刖刑的奴隶,便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从事托盘或守门一类的简单劳动。在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西周青铜器窑藏出土的“刖人守门方鼎”,就有受过刖刑的奴隶守门的形象。在奴隶社会,青铜鼎是体现礼仪的饪食器,用于“明尊卑,别上下”,即体现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权力标志,除此之外,还作为统治者维护其统治、昭明其刑法的工具。</p><p><br></p><p>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残酷的刑罚来进行阶级压迫的行为已经不复存在。通过我们这些以刖刑作为题材的青铜器让如今的人们在感叹古代底层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西周奴隶制度的了解。</p> <p>它盉</p><p><br></p><p>它盉,酒水调合器。盉盖内铸有做器者的名字“它”,因而称为它盉。盉顶上铸有一双目炯炯、双翅微张的卧鸟,盉前有一长颈兽头为流,后有回首顾盼的龙为扳手。龙形流管细长,龙角曲折,张口瞠目,四足屈曲紧贴流壁。鋬为回顾式立体龙纹,曲角吐舌,尾巴上卷。盖作鸠鸟形,钩啄,张翼,短尾,尾部系有活链和肩部的系相套铸。腹呈扁圆鼓型,股侧饰连续式鳞纹,鼓面中部饰涡纹,周以重环纹和斜角云纹各一圈。这是西周晚期造型特殊的一种盉,仅见数例。《中国青铜器定级图典》中将其定为一级品。</p><p><br></p><p>盉与盘经常配套使用,为商周时宴飨前后举行沃盥之礼时的水器,与匝、盘用途相同。盉用来浇水,盘用于承接洗过的废水。同五祀卫鼎一样来自董家村青铜器窖藏。</p> <p>牛尊为西周中期的文物·国家一级</p><p>1967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p><p><br></p><p>通高24厘米,长38厘米,腹深10.7厘米。</p><p>通体为牛形,身躯浑圆壮实,四足粗壮有力,伸舌作流,背开方口设盖,牛背上立着一只老虎,老虎脚下是尊盖,用环扣连接,可随意开启而不脱落,牛尾是把手,牛腹用来盛酒,牛嘴突出为流,可倾酒。腹背及足部满饰云纹和夔龙纹。整器设计匠心独运,造型雄健生动,纹饰华美流畅,为西周青铜艺术之精品。</p> <p>西周 「 盠方尊 」</p><p>盠是西周中期人,受周王册封后,制作此尊,有铭文108字,以纪荣宠。</p><p><br></p><p>西周 「 盠方彝 」</p><p>盠方彝为长方形、圈足、顶式器盖,象鼻双耳,内铸铭文106字。铭文记载的是周穆王时期册命摄可六师、殷八师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p> <p>鲁方彝盖</p><p>西周晚期。盖高29、口横31.5、口纵16厘米,重8.5公斤。状似庑殿形屋顶,下有子口,盖钮亦同,脊上均由扉棱。四坡均饰鸟纹和倒置的外卷角兽面纹,纹饰粗犷,无地纹。</p><p>鲁方彝盖的里面,有一段六行五十字的铭文,字间有方格范痕。铭文不太长但对认识西周社会经济有重要关系。</p><p>铭文“佳(惟)八年十又二月初吉丁亥,齐生鲁肇贾休多赢,佳(惟)联文考乙公永启余,鲁用乍(作)联文考乙公宝蹲彝,鲁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p><p>铭文简单地说就是一位商人齐生鲁做生意赚了钱,还与诸侯做了朋友,故做了一件彝纪念。这种明确的出现“贾”的身份的人“齐生鲁”在金文中是很罕见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p> <p>日己方彝·西周</p><p>1963年陕西扶风县岐家庄出土。</p><p><br></p><p>酒器。器高38.5厘米,重12.8公斤。</p><p>方彝为长方形,四壁较直,四角有扉棱,器上有四坡形的盖,器的四面以兽面纹和鸟纹为装饰。这种方彝在器形上和西周早期流行的方彝有所不同,其年代可能略晚。</p><p>日己方彝华美富丽,雄伟端庄,以饕餮纹为主题纹饰,具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它的器盖和内底各有铭文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己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p> <p>日己方尊·西周中期</p><p>1963年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窖藏出土</p><p><br></p><p>通高29厘米,口径25.2厘米,腹深22.4厘米,重8.75千克,方体圆口,敞口,鼓腹,方圈足。四角出高扉棱。颈部饰蕉叶纹内填夔纹,下饰鸟纹。腹部四面各饰一组饕餮纹。圈足饰鸟纹。器内有铭文十八字,内容和日己方彝完全相同,记一位天族人为自己的父亲铸器。周人在灭商之后,总结殷商酗酒亡国的教训,严格限制国人饮酒,因而酒器在进入西周之后开始全面衰落。自西周早期直至中期最后消失,方尊在器形上变化很小。从器形上来看,日己尊尽管已经是同类尊形器的最晚标本,但与成王时期的标准器何尊的器形却非常接近。乍一看,日己尊器身装饰的饕餮纹仍十分狰狞,但仔细观察,已经失去了殷代饕餮纹的神韵。天族是殷商的后裔,此器当为殷人后裔所铸之器。</p><p>在西周中期酒器全面衰落的时候出现日己尊这样的器物,说明殷人后裔对曾经辉煌灿烂的殷商青铜文化仍然十分留恋。尽管是商周青铜尊年代之最晚者,但日己尊铸造精良,在造型及花纹上都堪称精美,是青铜尊在青铜器艺术史上撒下的最后一抹余晖。</p> <p>日己觥</p><p>觥即为“觥筹交错”中的觥,为盛酒器。器盖同铭,内容是说此器是作器者为亡父日己铸造的祭器。全身布满的浮雕兽面、夔龙、鸟、虎纹等同处一器,为西周青铜器的典范之作。</p> <p>梁其壶·西周</p><p>1940年2月陕西宝鸡扶风任家村出土。</p><p><br></p><p>巧合的是发现梁其壶的人正是发现大克鼎的人的孙子。这个窖藏共出土文物70余件。属于梁其和伯邑两个家族。窖藏共出土了两个梁其壶其中一个现流失在美国。</p> <p>几父壶·西周</p><p>1960年陕西省扶风县齐家村出土</p><p><br></p><p>通高60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9公斤</p><p>几父壶体形较大,造型稳重大方,长颈鼓腹,圈足外侈。壶盖的子口较长,插入器口内很深,倒置后可作饮酒用的杯盏。颈部有对称的兽首垂环,环上饰有突起的重环纹。盖沿及颈中部饰窃曲纹,腹部是粗犷的波状环带纹,凹处填以眉纹、龙纹。几父壶的波状带纹很有特色,纹饰宽阔,饰满腹部,而且凹凸有力,给人以豪放粗犷的美感。</p><p> 壶口内有铭文55个字,记述了某年五月庚午这一天,几父在西宫得到他的上级同仲的赏赐。赏赐品有臣仆、金物等。对此几父很感荣宠,特作宝壶以作纪念。</p> <p>丙卣</p><p><br></p><p>卣(读作"有")是中国先秦时期酒器,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鸟兽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般统称为鸟兽形卣,也是最有特色的。</p> <p>秦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这一单元的秦不仅是指秦王朝,还包含春秋、战国和秦王朝三个时期。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大秦帝国的建立和崛起。</p> <p>错金杜虎符(国家一级文物)·战国</p><p><br></p><p>“符”是我国古代调兵遣将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左右两半,两半相合之后才可调兵遣将。</p><p>“杜”是秦的杜县,在今西安长安区。</p><p>1975年冬,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北沈家桥村,农民杨东锋在平整土地时,捡了一块绿锈斑驳的铜制品,觉得挺稀奇,就拿回家给妹妹当玩具。然而,时间长了,三年左右,这个物件上的绿锈磨落,露出了闪闪发光的金字,杨东锋意识到可能是件文物,就送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当时花50元购买后收藏。</p><p><br></p><p>这件虎符仅发现左半边。虎身上有工艺精湛的错金铭文9行共40个字,字体为圆转秀丽的悬针小篆。大意是说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右半掌握在国君手里,左半由大将掌管,凡调配50人以上的兵力,必须有国君的命令,将兵符对合后,才能够调兵遣将。但如果遇到紧急的军事情况,不必再会符,点烽火即可,虎符的应用充分说明了秦国军权的高度集中。</p><p>我们现代汉语中的“符合”一词即来源于此。</p><p>史料记载,秦代各王中称“君”者只有惠文君一人,而惠文君十三年称王,十四年更元,这一年是公元前324年。由此推知,杜虎符的铸造年代应是在秦惠文君称王之前的十二年内既公元前324至前311年之间。</p><p><br></p><p>现在所知的秦虎符,有新郪[qi]虎符,阳陵虎符,杜虎符三个,</p><p>新郪虎符流失法国 ,为巴黎陈氏所收藏;</p><p>阳陵虎符存于 中国 国家博物馆;</p><p>杜虎符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p> <p>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p><p><br></p><p>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秦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包括一、二、三号俑坑和铜车马陈列厅</p><p>一号坑展厅: 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共埋葬兵马俑6000余件,是最大的俑坑。</p><p>二号坑展厅: 二号坑俑坑采取了边发掘边展出的形式,是一个由车兵、骑兵、弩兵联合编组的军阵。</p><p>三号坑展厅: 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p> <p>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p><p>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p> <p>兵马俑出土的时候都色彩鲜艳,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现在已经出现了氧化、脱落</p><p><br></p><p>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p> <p>空前绝后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秦陵兵马俑,千人千面。军阵强大。</p><p><br></p><p>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变革促使葬俗发生了变化,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p><p><br></p><p>《史记》载: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9年之久,兵马俑是修筑秦陵的同时制作并埋入随葬坑内。</p><p><br></p><p>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p> <p>【彩绘跪射俑】·国家一级</p><p>彩色的兵马俑才是出土时真实的样子</p><p><br></p><p>1999年9月,考古人员在秦陵二号陪葬俑坑中发现了绿面跪射俑。在目前发现的秦俑中,它是唯一的一件绿脸俑,具有相当高的考古价值。其脸部、颈部均为黄绿色,双耳为浅绿色,头发、发髻为赭石色,发带为朱红色,眉毛、胡须为黑色,眼睛黑白分明,表情自然而神气。</p><p>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几乎无一雷同。这个位于兵马俑二号坑的跪佣更是其中的精品,他右膝跪地,左腿蹲曲,双目炯炯有神地凝聚前方,那冷峻的面庞和手持弓弩的咄咄英气,似乎秦始皇就是成就统一霸业的最好诠释。</p><p>目前关于绿脸俑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种认为是镇墓所用,但三个坑中仅出土这一件,而且其面部表情并不显狰狞,所以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工匠颜料不够用,临时调制了一种更接近于生活的黄绿色。因为没有文字上的记载,我们只能靠逻辑推理来判断,真正的原因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发现和研究。</p><p><br></p><p>兵马俑千人千面,每个兵马俑的表情和模样都不一样,甚至有人说在兵马俑的阵列里可以找到与自己长得相像的脸,特别是在西安,看到西安人就仿佛看到了兵马俑,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毕竟都是他们的后裔,尤其西安的男士大都看着淳朴,敦厚,比较面善。有兵马俑的神韵。</p> <p>这件“文官俑”是和“绿面彩绘跪射俑”一同出土的,出土时已经支离破碎,经修复后风采依旧。文官俑微眯的眼神和跪射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非常传神。</p><p><br></p><p>秦「 跽坐陶俑 」</p><p>跽坐俑又叫跪坐俑,是以管理马厩、饲养马匹的人为模特雕塑的,为陶质,俑高66厘米-80厘米。</p> <p>石铠甲 秦代(公元前221年一前207年) 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园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p> <p>秦国的石鼓</p><p>石鼓不是鼓,纯粹是长得像鼓,应类似于石碑,因其四周刻有狩猎记录。这个是复制品,原件在北京故宫博物馆。</p> <p>秦公一号大墓位于今陕西省凤翔县南指挥村,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该墓有186具殉人,其中三层台上环椁室置殉人166具,填土中埋人牲20具。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p> <p>秦「 青铜鹤 」</p><p><br></p><p>发掘于距秦始皇陵最远的一个陪葬坑,共发现青铜水禽46只,其中天鹅20只,鹤6只,鸿雁20只。这些水禽多数由西向东依次排列,头部都朝向一条“象征性河道”的中央,所有水禽展示的都是动态过程中的瞬间形态。</p> <p>青铜龙·战国</p><p><br></p><p>这两条盘曲缠绕的青铜龙,龙体中空,体型巨大,重达92.5公斤,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件青铜龙是战国时秦的产物,有学者认为它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jù的大型乐器架的底座。这件青铜龙也充分的展示出了秦文化中追求浩大气势的传统。</p> <p>铜车马·秦</p><p>秦青铜器,中国一级文物,1980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封土西侧出土,现收藏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铜车马四车单辕,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体型最大、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古代车马、青铜器珍品,被誉为“青铜之冠”。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p><p><br></p><p>秦铜车马一组两乘,因年代久远,两乘车出土时破碎成3000多片,经过近8年精心修复,1989年陈列展出。两乘铜车马一为“立车”,一为“安车”,均为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秦代真人车马1/2比例制作。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使用金银饰件重量超14千克,由3500余个零部件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成。</p> <p>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p><p><br></p><p>汉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在我们五千年中华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经济文化在这一时期飞跃发展,逐渐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标志性文化——汉文化。汉朝的首都长安城,至今也仍是大家对西安的另一个别称。</p> <p>西汉「汉兵马俑 」</p><p><br></p><p>汉兵马俑和秦始皇兵马俑比起来非常迷你</p><p>按导游的话说,汉高祖刘邦那时还很穷</p> <p>据传华夏族与匈奴族同源,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履癸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其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鄂尔多斯建立国家。</p><p><br></p><p>匈奴是在约公元前3世纪时兴起的一个游牧部族,匈奴国的全盛时期从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按《史记》,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遗民,西迁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的人。</p><p><br></p><p>匈奴在唐朝之前一直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对我国历代中原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可是自从唐朝之后,史书上就再也没有记载过有关于匈奴的历史,匈奴也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了任何的消息。</p><p>有关于匈奴后来的故事,一共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为法是曹操时期北匈奴都被赶到了欧洲,而南匈奴逐渐的被汉人吸收。北匈奴到欧洲地区之后有了自己的国家,也就是当年的奥匈帝国,捷克斯洛伐克这些国家。</p><p>另外一种说法指的是,匈奴在汉武帝时期向中亚地区逃亡,并且在中亚地区繁衍生息建立国家,而现在的土耳其就是当年匈奴人所建立的国家。</p><p><br></p><p>历史上的匈奴与中原王朝之间的瓜葛</p><p>匈奴应该是历代能够与中原王朝相匹敌的外部力量之一,从战国时期中原王朝和匈奴的战争都没有断过。匈奴的生存方式是相对原始一点,所以作战能力也非常的弱——当时像燕国这样的小诸侯国都能够吊打匈奴,让匈奴好好的俯首称称臣。而赵国更是屡次北却匈奴千里之外。</p><p>不过由于游牧民族有着较高的机动性,所以不可能彻底的让他们打败他们,无非也就是一打而散。当时各国为了防着匈奴,也就修建起了长城。</p><p>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便将河南套地区的匈奴赶出去,并且命令蒙恬将之前燕赵长城修缮一下,连成了后来的万里长城防御匈奴。匈奴也算是正式的和中原王朝进行了一定的分离。</p><p>刘邦在打赢项羽之后,也曾尝试过想要北却匈奴效仿秦始皇,但刘邦却吃了败仗,被匈奴困在包围圈之中,后来刘邦不得不通过贿赂匈奴老婆逃得一命。从那之后,汉朝也就在没有主动攻占匈奴,反而实行了一套防御政策。</p><p><br></p><p>当时的匈奴从面积上来说甚至超越汉朝的实际控制区域,而军事力量上完全也有和汉朝对抗的能力,甚至超越汉朝,而此时匈奴也算是进入到了一个巅峰时期。</p><p><br></p><p>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可以说是受尽了匈奴各种凌辱,但无奈匈奴当时比较强大,汉朝只能够和匈奴保持着一种随时愿意和谈的态度。</p><p>汉武帝时期一共向匈奴发起了三次战争,基本将匈奴军队主力给打散了,不过当时的匈奴还是坚挺,并没有消失。而三国时期,曹操对于比较乖巧听话的南匈奴不断的进行汉化,对于坚持抵抗的北匈奴则进行了驱赶。那些不愿意投降汉族的则是又被赶到了北方地区,成为了后来的西夏国,金国辽国等这些国家的主体民族之一。</p><p>像金国、辽国这些学徒人所建立的国家对于国家内的一些匈奴小民族进行了统一的大融。后来在金国和辽国这两个国家灭亡之后,其主体民族则是又逐渐的被汉族以及蒙古族所同化。</p><p>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基因库分析,当时融入中国最多的匈奴人,主要分布在现在的辽东半岛一带,蒙古地带,还有新疆等地区。</p><p>总的来说,严格来讲匈奴并非消失在历史当中了,他们依旧存在,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成为了其他国家或者是民族的一员。</p> <p>马踏匈奴(复制品)</p><p>真正的石刻在霍去病的墓前</p><p><br></p><p>这件石马,表现的是和霍去病生死相依的马。霍在生前就是骑着这匹马征战厮杀,立下战功的。石马实际上是霍去病的象征。石马高1.68米,长1.9米,形态轩昂,英姿勃发,一只前蹄把一个匈奴士兵踏倒在地,手执弓箭的士兵仰面朝天,露出死难临头的神情。工匠把马踏匈奴人这一壮举雕琢在花岗岩上,形象地表现了大汉帝国的强盛而不可撼。工匠用一人一马,高度地概括了霍去病戎马征战的丰功伟绩。战马骠悍、雄壮、镇定自如,巍然挺立。与之对比的是,昔日穷凶极恶的匈奴此时仰首朝天,蜷缩在马腹之下,虽已狼狈不堪,但仍凶相毕露,面目狰狞,手持弓箭,企图垂死挣扎。作品通过简要、准确地雕琢,尤其是在马的腿、股、头和颈部凿刻了较深的阴线,使勇敢而忠实的战马跃然而出,像纪念碑一般持重圆浑。这一作品把圆雕、浮雕、线雕等传统手法结合一体,既生动、凝练,保持了岩石的自然美,又富有雕刻艺术之美。是我国陵墓雕刻作品的典范之作。</p><p><br></p><p>汉武帝元朔六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剽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勇冠三军,被封冠军侯。其后多次征战匈奴,战功赫赫。24岁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谥封"景桓侯"。取义“并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霍去病死后汉武帝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与卫青被称为帝国双壁。并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p><p>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p> <p>西汉「 金怪兽 」</p><p><br></p><p>这是一件带有异族风情的文物,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似乎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非常的小巧精致。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件小小的怪兽身上竟隐藏了十七只小鸟,足可见当时匈奴族金工匠师的睿智巧思和高超技艺!专家们推测它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p> <p>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西魏)</p><p><br></p><p>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p><p>魏晋南北朝总共历时361年,这段时期战争频繁,政权更迭,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阶段,但同时也是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大融合时期。</p><p><br></p><p>印由煤精制成,呈球体8棱26面,其中正方形印面18个,三角形印面8个。有14个正方形印面镌刻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笺”、“信启事”、“耶敕”、“令”、“密”等。印文为楷书阴文,书法遒挺拔,有浓厚的魏书意趣。据印文内容及核查史书,此印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印。十四面印文内容不同,各有其用途,是研究北朝印玺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p><p><br></p><p>文物典故</p><p>独孤信不仅自身战功赫赫,他的女儿也很有名。他有7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周明敬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因此他作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所以人们戏称他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不过正因为有此渊源,所以隋唐两代最高统治者身上都流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因此大唐盛世吸纳各方精髓、接受异族文化就没有太多的心理障碍,这也成为隋唐两代社会开放、民族平等的前提之一。</p><p><br></p><p>据有关介绍,说1981年11月9日,被陕西省旬阳县旬阳中学的一名叫宋清的中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发现,当时,他以为捡到的是一块奇怪的石头,没想到竟然是稀世珍宝--煤精多面印。</p> <p>十八件国宝之西汉皇后之玉玺</p><p>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p>1968年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社出土</p><p><br></p><p>西汉皇后之玺,2.8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重33克,以新疆和田羊脂白玉雕成,玉色纯净无瑕,晶莹润泽,玉质坚硬致密,无任何受沁现象。</p><p>玺体为正方形,钮为高浮雕的匐伏之螭虎。螭虎形象凶猛,体态矫健,四肢有力,双目圆睁,眼球圆而凸出,隆鼻方唇,张口露齿,双耳后耸,尾部藏于云纹之中,背部阴刻出一条较粗的随体摆动的曲线,6颗上齿也以阴线雕琢。螭虎腹下钻以透孔,以便穿绶系带。玺台四侧面呈平齐的长方形,并琢出长方形阴线框,其内雕琢出4个互相颠倒并勾连的卷云纹,每个云纹均以双阴竖线与边框相连。阴线槽内残留有部分朱砂。</p><p>玺面阴刻篆书“皇后之玺”4字,字体结构严谨大方,笔画粗细均匀,深度一致。雕琢技法之娴熟,都是罕见的。《汉旧仪》载:“皇后玉玺,文与帝同,皇后之玺,金螭虎钮。”此印形制与印文正与汉制相合。</p><p><br></p><p>因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吕皇后合葬的长陵约1公里,推测为吕皇后吕雉之物,是汉代皇后玺的唯一实物资料,对研究秦汉帝后玺印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弥足珍贵。</p> <p>【四神瓦当】·国家一级</p><p><br></p><p>四神原本是汉民族崇拜的威武而有灵性的动物神,其起源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p><p>上古人们仰望天空将群星划分为若干组团,并赋以人、物或神话的形象,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p><p>四神又称四象、四灵,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四神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p><p>两汉时期,四象演化成为道教所信奉的神灵,故而四象也随即被称为四灵。</p><p>四神在古代中国中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p><p>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布阵的方位图。</p><p>瓦当在汉代的使用达到了鼎盛。</p><p>汉代用四神表示季节和方位,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p><p>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p><p>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p><p>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p><p>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p><p>四神纹瓦当在汉代极为流行。</p> <p>西汉「 汉并天下 」瓦当</p><p><br></p><p>此瓦当为陶质,面“汉并天下 ”4字凸起,篆书体,有称耀之意,是为了纪念刘邦率汉军在垓下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一统天下而制作。</p> <p>十八件国宝·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p><p>1981年出土于陕西兴平市茂陵东从葬坑</p><p><br></p><p>鎏金鋈银铜竹节熏炉,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公斤,青铜质地,铜炉系博山炉形式,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其状为高柄竹节豆形,盖如博山,通体鎏金鋈银,圈足底盘透雕两蟠龙,龙张口咬住了竹柄,均以头承托盘腹,盘腹下部有十组三角形,内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线条流畅,造型奇妙,竹节形的柄分五节,节上还刻着竹叶,柄的上端有三条蟠龙将熏炉托起。整件熏炉被分为三个装饰区域,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这么多“龙”形象的运用可以想象到它是一件皇家御用物品,是至为罕见的艺术精品。</p><p><br></p><p>炉盖外侧刻铭文一周三十五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共重十斤十一两,四年内宫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字样,底座外圈刻有“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p><p><br></p><p>从炉盖外侧铭文可知,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的生活用器。从同时出土的“阳信家”刻铭的铜器分析,建元五年(前136年),汉武帝将其赏赐给姐姐阳信长公主,即平阳公主(后改嫁卫青)。</p> <p>西汉「 金饼 」</p><p><br></p><p>1999年11月2日, 出土于西安未央区谭家乡北十里铺村。外观为圆饼形,周边卷唇、圆润,轮廓清晰,每个金饼约为汉代一斤左右重量,其表面有“黄、张、马、吉、贝”等姓氏戳记。</p><p><br></p><p>这是一组很有吸引力的文物,这些金饼直径约为5.6厘米至6.5厘米,重量为250克至300克,纯度达95%,看起来非常的诱人。但这种金饼并不是普通流通货币,而是用作帝王赏赐、馈赠、聘礼以及大额交易和域外交往的汉代 “上币”。</p> <p>国家一级文物·汉</p><p>史上最早的环保灯具</p><p><br></p><p>雁鱼铜灯的造型十分别致,整个灯为一只鸿雁回首衔鱼的形状。灯由雁头、雁体、灯盘和灯罩四部分组成,灯盘和灯罩能够转动开合,不仅可以挡风,还可以调节光线的明暗度和照射角度。最令人惊叹的是,灯油点亮后产生的油烟会顺着大雁颈部导入大雁的腹内,雁腹盛有清水,烟会溶于水中,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p><p>这种科学巧妙的设计体现出汉人的聪明才智和环保意识。</p> <p>北周「 彩绘贴金安伽墓石门 」</p><p><br></p><p>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五代以后鲜用,避免与郭威建立的周朝混淆)、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历五帝,共二十四年。</p><p><br></p><p>安伽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大明宫乡,2000年5月—7月发掘。这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北周时期唯一一座墓主人生前担任“萨保”这一特殊职务的墓葬。萨保是北周政府任命的管理粟特来华贸易、定居人员,主持来华粟特人宗教祭祀活动的官员。这座墓葬为我们展现了一座风格迥异于北周时期其它墓葬的来华粟特人墓葬。为我们研究北周史、中西方文化交流特别是北周时期旅居中国的粟特贵族的服饰、文化、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以及葬俗等方面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p> <p>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p><p><br></p><p>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最辉煌的阶段,也是陕西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繁荣,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料。</p> <p>明德门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唐永徽五年(公元654年)重建,是隋唐京师长安城的正南门。与皇城朱雀门、宫城承天门,构成长安城南北中轴线。隋朝初创时,杰出的建筑家宇文恺在建筑形制上已对此门采取了罕见的五门道设计,而其余八座城门都是三个门道。它是中国历史上首座五门道城门,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制度,与丹凤门一样是“天子五门道”的重要代表,是名副其实的“隋唐第一门”,堪称隋唐两朝的“国门”。</p><p><br></p><p>1972年10月~1973年1月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发掘了明德门遗址。</p><p><br></p><p>1996年明德门遗址作为“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br></p><p>2018,作为西安庆祝唐长安建都1400年的关键年份,毁于战火千余年的明德门,也正式启动重建工程。</p><p><br></p><p>2018年6月18日,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保护工程在蒙蒙细雨中正式启动。明德门遗址保护展示区将成为继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宫、圜丘等遗址之后,西安又一展示唐长安城遗址的重要地标。</p><p><br></p><p>西安城墙“含光门”是唐代皇城南面三个城门偏西一处城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3平方公里,含光门是进入皇城的主门之一。唐长安城含光门遗址是在1983年的城墙整修过程中发现的。</p><p>含光门遗址门址长37米、宽19米多,以纯净黄土夯筑而成,最高处8米多,三个门道间的隔墙均高3米多,东门道还保存着唐宋两代的路面。这是唐代门址历次发掘中保存最好的一处,具有完整性、唯一性等价值。</p> <p>公元663年大明宫建成</p><p>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北侧的龙首原,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p><p><br></p><p>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p><p>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共11个城门,东、西、北三面都有夹城;南部有三道宫墙护卫,墙外的丹凤门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唐大明宫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p><p><br></p><p>1961年3月4日,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9日,史诗纪录片《大明宫》在联合国总部首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在联合国首映的先河。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2014年6月22日,大明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大唐盛世,四海来朝,威仪天下。当时的唐长安城,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城。</p><p>同时,长安城的建筑技术、规划设计、布局方案等方面,对当时日本和中国东北部的渤海国等邻国首都的建造以及中国以后历代首都的建造都产生了很大影响。</p> <p>唐朝时期的长安是历史上东方和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在大唐长安,人们买货品有两大市场,其一位于长安城东,叫“东市”,服务于当时的达官显贵;另一个位于长安城西,叫“西市”,则服务于平民百姓。</p><p><br></p><p>长安城西的“西市”商贾云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满目,贸易极为繁荣。这样,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到两个市场买货品称为“买东”“买西”,“买东西”一词就这样慢慢地深入人心了。</p> <p>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率军进入长安,与唐军交战三年,使得长安城“宫、庙、寺、署,焚荡殆尽。大明宫也遭到极大破坏,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一次焚毁。</p><p>黄巢兵退后,对包括大明宫在内的长安城进行过修复,然而不过五年,李茂贞的一把火又使此番努力“扫地尽矣”。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二次焚毁。</p><p>李茂贞兵退后,唐昭宗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为修宫网使,整饰长安宫室,当时已无力修复全部建筑,主要是修整太极宫。好景不长,天复元年(901年)十一月,强蕃朱全忠西入潼关,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西去凤翔,然后“火焚宫城”。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下令彻底废毁长安城,此为对大明宫的第三次焚毁。这一次给己经破败不堪的大明宫致命一击,除一些体积较大、搬不动的砖石类建筑物以外,其余全荡然无存。</p><p><br></p><p>至宋代,大明宫的晚唐遗物要么被当地官府征为他用,要么被附近居民拆走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所剩无几。从此,大明宫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p><p><br></p><p>经历了多次浩劫,曾经富贵奢华的大明宫变成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废墟之城。经过了上千年的尘土掩埋,这座宫殿也就完全消失在了地平线上。但是站在今天的这片废墟上,我们似乎还能依稀看到盛唐时代那段辉煌绚烂的历史印记。</p> <p>十八件国宝·唐·兽首玛瑙杯</p><p>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p><p>1970年10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p><p><br></p><p>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有人传说它价值“半个香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因为异常珍贵,这件国宝是禁止出国的。</p><p><br></p><p>唐兽首玛瑙杯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整体是一块五彩玛瑙,巧妙利用玉料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画细微精确。</p><p>唐兽首玛瑙杯上口近圆形,下部为兽首形,兽头圆瞪着大眼,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兽头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却似牛,所以不能认为造型完全出自写实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详典雅,并无造作感。兽首的口鼻部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冒,是这个酒杯的塞子,能够卸下,突出了兽首的色彩和造型美。</p><p><br></p><p>这件玛瑙杯的产地目前学术界仍有争议,专家学者猜测可能是当时的外国人带来长安,或者是贵族仿照的异域风格。但其造型是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却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来通”是希腊语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做成兽角形。一般在酒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p><p>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在中亚等地的壁画中也有出现。在我国,从唐代以前的图像资料来看,这种酒具常出现在胡人的宴饮场面中,唐朝贵族以追求新奇为时尚,而这件器物的出土也是唐朝贵族崇尚胡风,模仿新奇的宴饮方式的见证。</p> <p>十八件国宝</p><p><br></p><p>唐·阙楼仪仗图(两组)</p><p>陕博带到《国家宝藏》的第三件文物</p><p><br></p><p>阙楼仪仗图,均高296-420厘米,宽976-928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懿德太子李重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也是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唯一的儿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大足元年(701年)遭谗言被武则天杖杀,时年19岁,中宗复位后,追赠其为懿德太子,于神龙二年(706年)将其灵柩从洛阳迁回乾陵陪葬,并以太子身份陪葬乾陵,给予“号墓为陵”的最高礼遇。</p><p>1971年发掘。墓全长100.8米,由墓道、6个过洞、7个天井、8个小龛、前甬道、后甬道、前墓室、后墓室八部分组成。如此规模宏大的墓葬中,随葬品十分丰富,出土各类文物多达1000余件,壁画近400平米。</p><p>墓道东西两侧绘制有两幅阙楼图,阙楼是宫门前的标志性建筑。它由高到低共分三层,表明此阙楼为三出阙,这超出了太子本应使用二重阙的标准,显然是由于“号墓为陵”而使用了皇帝的阙楼规格。在三出阙之后是一座角楼,与侧面的城墙相连。唐代的城墙为夯土筑成,城墙上“凸”字形的建筑称为“马面”,是城墙上的防御工事。画面颜色以赭色(艳红色)为主,绿色为辅,红、黄、青色点缀其间,体现了盛唐时期绘画技巧的高超水平。</p><p><br></p><p>唐懿德太子墓中紧挨着《阙楼图》绘制的就是全长近7米的《仪仗出行图》,分东、西两壁对称绘制,共绘有196人、60多匹马、6架车。所有人、马的造型、衣着、神态无一重复,场面宏大,在篇幅和内容上延续了《阙楼图》的绘画风格。</p><p>能工巧匠们用画笔将这恢宏的场景定格在壁画里,经过漫长时光的考验,如今又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这是历史慷慨的馈赠。对于一千三百年前那个再次登临帝位时已至暮年的唐中宗来说,这些恢宏大气、精巧细致的壁画与超越太子规格使用的“号墓为陵”的鄞制,都承载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无限哀思。当最后一缕阳光在墓道口消失,时间在这里永久地停滞了。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这支整装待发的仪仗队,在地下默默守护了千年。</p><p><br></p><p>唐·宫女图</p><p>这幅是绘制在永泰公主墓前室东壁南侧的《宫女图》,高177厘米,宽198厘米,保存最完整,也最为动人,是唐墓壁画中反映女性形象最完美的一幅。画中共9人。2位着男式袍衫,为首一人头梳单刀半翻髻,目视前方,双臂交叉于腹前,挺胸起步前行,姿容华贵高雅。其后一人头梳螺髻,回头似在向其他人吩咐事情。其余7位宫女头梳半翻髻、螺髻或双螺髻,皆着窄袖袒胸短襦,肩披丝帛,下穿红、黄、绿等色曳地长裙,脚着如意云头履,手中分别持有独台、团扇、如意、方盒、高足杯、拂尘、蜡烛、包袱等物,肩披纱巾,长裙曳地,个个体态丰盈,婀娜多姿,在为首女官的引领下款款徐行,或低语、或回顾、或凝神,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似是侍寝的图景。</p><p><br></p><p>唐·马球图</p><p>马球图,高229,宽688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出土。图绘于墓道西壁。有20余骑马人物,均着深浅两色窄袖长袍,戴幞头,穿黑靴。壁画突出五个持偃月球杖的骑者驱马抢球。前一骑作反身击球状,其余纵马迎击。后10余骑人马,行者骑枣红马,或山间奔行,或驰骋腾空。止者着绿色长袍,红翻领,伫目凝神,无球杖。背景衬起伏山峦,五颗孤零零的古树点缀在空旷的画面上,与墓道东壁的“出行图”中的古树遥相对应。此图是有关马球运动最早的形象资料。</p><p><br></p><p>唐·《客使图》</p><p>位于章怀太子墓道中部东壁的,高204厘米,全长275厘米。画面中共有六位人物,前三位是唐朝鸿胪寺(是专门负责接待外宾的部门)官员,后面有三位使者,分别为东罗马帝国、高丽和东北一少数民族的使节,使者躬身,毕恭毕敬,谦卑的神情中流露出期盼、等待之意。</p><p>此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也为研究唐代中外交往情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p><p><br></p><p>唐·狩猎出行图</p><p>狩猎出行图,高100-200厘米,全长890厘米。1971年陕西乾县李贤墓出土。原图揭取时分为数幅,画面以青山松林为背景,四十多个骑马狩猎者携弓带箭或持旗或持驯豹鞭,簇拥着主人纵马驰向猎场,殿后的还有两匹负重骆驼,构图气势磅礴,宏伟壮观。</p><p>从这部分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间大队人马共有六排,束腰佩剑,驾鹰抱犬,前呼后应。行走在大队人马最前列的是一位身穿紫袍、体态雍容的男子。他的坐骑为一匹披鬃垂尾的白马,与其他人所乘的马匹均剪鬃扎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将马尾扎起这种做法早在秦朝便开始实行,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陶马都是高挽成结的缚尾式。这是为安全所需,避免马在奔跑中的互相干扰。</p><p><br></p><p>懿德太子墓的仪仗出行图,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马球图,永泰公主墓的宫女图,无一不是唐代壁画的精品</p> <p>十八件国宝·唐·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p><p>国内首批禁止出国的文物</p><p>1970年10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p><p><br></p><p>银壶的造型是模仿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制成,壶身为扁圆形,壶上方一端开有竖筒状小口,壶盖为锤揲成型的覆莲瓣,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弓状提梁,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和提梁相连。这种形制,既便于外出骑猎携带,又便于日常生活使用,表现了唐代工匠在设计上的独具匠心。</p><p><br></p><p>更为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祝寿马,银壶的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出一匹奋首鼓尾、跃然起舞的骏马。这里面还蕴含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唐玄宗在位后期越发的骄奢淫逸,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天宝年间,每逢“千秋节”皇帝的生日都会在兴庆宫期的勤政楼前,举行盛大的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助兴。壶上的骏马就是唐代有名的舞马形象,《明皇杂录》记载,玄宗曾在宫中驯养舞马400匹,每年8月初,玄宗生日时,则给这些舞马披上锦绣衣服。按着“倾杯乐”的节拍,跳舞祝寿,高潮时,舞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有时还让壮士把床举起,让马在床上表演,而少年乐工则站在周围为马伴奏。</p><p>亦有诗描写舞马完成表演后的神态:“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棹尾醉如泥。”都是形容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活动。</p><p><br></p><p>而这盛大的宫廷祝寿活动在天宝十四载,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弃城而逃,这批舞马散落到安禄山的一名大将田成嗣手中。有一天,军中宴乐,舞马听见乐曲声应节拍跃然起舞,士兵见状误以为是妖孽,田成嗣命士兵将舞马鞭打而死。</p><p><br></p><p>此壶制作精湛,舞马形象栩栩如生,更因其印证了史书中记载的玄宗驯养舞马祝寿的故事而弥足珍贵。</p> <p>十八件国宝·唐·鹦鹉纹提梁银罐</p><p>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p><p><br></p><p>高24.2,口径12.4,足径14.3厘米。是何家村窖藏文物中最华丽的提梁银罐。罐体中心以鹦鹉纹作为主体纹饰,鹦鹉抬首,展翅,翘尾,栩栩如生。折枝花团围绕着鹦鹉,将器物簇拥而绕,形成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鹦鹉在唐代被称为“神鸟”,其毛色多彩而艳丽,能学人言,因而刺激了唐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受到了唐人的格外喜爱。受此影响,鹦鹉成为地方和邻国向大唐王朝所敬贡品之一。器身其余空白处用鱼子纹填满象征着多子多福。花纹平錾,纹饰鎏金。银罐的肩部有一提梁,提梁能自由活动。研究人员打开罐盖,惊奇的发现在银罐盖子内有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紫石英、白石英均为矿石类药物,是炼丹的重要原料。由此可判断,此罐应为何家村储存药物而用,盖子经过转动盖合非常严密。古人认为用金银器盛放炼丹要物可以提高其药效,因此在何家村发现的药材均盛放在金银器中。这件银罐体现出唐代工匠丰富的艺术想象力。</p> <p>唐(公元618——公元907年)</p><p>姜黄釉贴塑人物执壶</p><p>白瓷皮囊壶</p><p>酱釉乐舞纹瓷注子</p><p>白瓷螭柄壶</p> <p>地摊一样摆放的物件,随便一个都是珍品</p> <p>三花马·1972年咸阳市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p><p><br></p><p>三花马是指马鬃经精心修剪后形成三缕堞垛状的鬃毛。用“三花”来装饰马,是唐代宫廷和贵族间流行的时尚。目前唐墓出土的马俑有一花、二花和三花马,三花不仅是装饰,还是良马的最高标志。《唐六典》记载:“凡外牧进良马,印以‘三花’、‘飞’、‘风’之字,而为志焉。”唐太宗陵前的“昭陵六骏”,马鬃都被修饰成三花的样子。</p><p><br></p><p>彩绘三彩釉陶马是唐代时期最令人喜爱的,造型均头小颈长,膘肥体壮,骨肉健美,眼睛炯炯有神,富于艺术的概括力。三彩釉陶马以白色三彩和黑色三彩最为名贵,以黄、绿、褐三彩为主的原则上价值略低。</p> <p>唐「十二生肖俑 」</p><p><br></p><p>十二生肖俑,在墓葬四个角各摆放一组三尊,用于辟邪。兽首人身,神态各异,惟妙惟肖。</p> <p>天王俑是唐代新出现的殉葬俑,最早出现在武则天时代。天王俑与镇墓兽对称置于墓门内,与十二生肖俑一起被称为“四神十二时”,用于辟邪和保护墓室安全,确保墓主亡灵平安。</p><p>三彩天王俑(左一)的形象就是按照传说中的天神塑造的。艺术家在创造的时候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的手法,通过高矮强弱的鲜明对比,表达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主题。</p> <p>十八件国宝之三彩载乐骆驼俑</p><p>唯一一件被评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p><p><br></p><p>唐三彩骆驼载乐俑高58厘米,长43厘米,施蓝、绿、黄等单色釉。骆驼昂首直立于长方形座上,张口嘶鸣状。驼背铺有带花边圆形垫子,其上搭一平台,用刻花毯子覆盖,其上有七个男乐俑身着汉服盘腿朝外坐于平台四周,手持胡人笙、琵琶、排箫、拍板、箜篌、笛、萧等乐器正在演奏,中间立一体态丰腴载歌载舞的女子。显然这是一个流动演出团。唐代艺术家用浪漫的手法将舞台设置在驼背上,造型新颖,器形硕大,骆驼健壮,人物表情丰富,形象逼真,陶塑艺术精湛,色彩艳丽,被誉为唐三彩俑中的压卷之作。</p><p><br></p><p>唐代的开放,迎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他们带来的各种奇珍异宝,让唐代人爱不释手;带来的异域音乐和舞蹈,使唐朝人喜不自禁。能歌善舞的各国艺人在唐代首都长安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演绎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件载乐骆驼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背上放置一平台。一般人坐在高高的骆驼背上都有点心惊肉跳,而这七个人却围着圈坐在平台边沿上演奏,个个神态坦然,全神贯注,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是那位唱歌的女子,你看她梳着唐朝妇女典型的发型,身穿高束腰的长裙,线条流畅,头向上扬,右臂动作优美,神态优雅、自信,骆驼在走,她却站在乐队中间婉转歌唱,显然已是唱到了动情之处。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活,连骆驼也显得沉稳有加,好似踏着乐步徐徐行进。</p> <p>唐代金银等饰品</p><p><br></p><p>黄金与白银是人类很早就发现并使用的两种稀有贵金属,它们的金属特性与稀缺性使得它们具有非常昂贵的价值。无论是在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印加还是古代中国文明中,金银制品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往往成为与权力、地位、财富、尊严等概念挂钩的奢侈品。金银由于比重大、价值高、化学性质稳定以及易于加工的特点,在古代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制作货币,二是制作装饰品及器皿,三是作为工业原料。</p> <p>钟山石窟(复制品)</p><p>被誉为“世界罕见的第二敦煌”</p><p><br></p><p>钟山石窟位于子长县安定镇东1公里处钟山南麓。始凿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它的规模非常宏大。根据史书记载,钟山石窟共有十八窟,目前仅发掘五窟,坐北面南,总面积约500平方米。中央主窟平面呈长方形,面阔16.7米,开窟口3个,并建有五间歇山顶大殿。窟内顶部为三个莲花藻井。中央佛坛高1.4米,宽11.5米,进深5米,坛边有八根石柱上承窟顶。佛坛上下有16尊高二米至三米的圆雕佛像。窟四壁和坛柱四面浮雕大小佛像万余尊,雕刻细腻,极富神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p><p><br></p><p>钟山石窟原称菩萨堂、大普济禅院、石窟寺、万佛岩寺等,宋治平四年(1067年)前后建立以来,几经兴废。鼎盛时期,占地360亩,僧人五百,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住持僧北辖佳县,南统骊山。这里原有中殿、十王殿、明王殿、金刚殿、万佛楼、钟鼓楼、三官楼、观音阁、禅院等建筑。惜焚于兵燹,除正殿石窟外,尽成废墟。现在的范围包括:石窟、萧寺窟、万佛岩塔、山门、牌坊等,以及普同塔、松岩大禅师浮图塔等。</p><p><br></p><p>钟山石窟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共有18窟,现仅发掘5窟。以中间三号窟保存最为完整,窟内有大小佛像万余尊,故称万佛岩。洞内富丽堂皇,色彩鲜艳,雕塑千姿百态,即使不是专业人士,依然能感受到那些栩栩如生的造像技艺有多么精湛,不仅造型多样,甚至连表情都极为生动,颜色也还有部分存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p> <p>主窟万佛岩呈长方形,面积为225平方米,平顶八卦莲花藻井,窟内正中有长11米、宽5.3米、高1.4米的石坛基,坛基上有3组14尊大型主体石雕,主佛像为释迦牟尼三世佛,分别为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像高3.54米,就地而雕,与坛基紧密连为一体,坛前有乘狮的文殊菩萨和乘白象的普贤菩萨。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束腰形仰莲须弥座上,形象庄重。佛像左右分别侍立大弟子迦叶和小弟子阿难,均脚踏莲座,通高2.5米,形象逼真生动。坛基东西两端各立一尊侍协菩萨,坛基前后两排共8根接地连顶的方形石柱,l米见方,高5米,系造窟时所留支撑顶板岩石用。石柱四周和石窟四壁刻满了数层以佛教故事为主的浮雕。明万历年间,在主窟的外壁上精雕了道教老子及关帝的造像。清代儒教盛行,又将孔子的造像补雕其上,历史上称为三教圣人,是中国历史上佛、道、儒三教合一的产物,从而使这一珍贵的艺术宝库更加丰富完整。坛基三尊主像上面各凿有复斗形藻井,绘唐草图案。窟内雕像全部妆彩,尤以主像群最精,均以泥金彩绘,金碧辉煌保留千年而经久不变,令人称绝。</p> <p>唐「镂空缠枝纹银香囊 」</p><p>陕博送到《国家宝藏》节目中第二件藏品</p><p>1970年10月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p><p><br></p><p>这件精致特别的文物是一个镂空的香囊,</p><p>香囊钣金成形,外部为一银球,通体镂刻缠枝葡萄、忍冬花纹,银球由上下两个半球组成,以铰链相连;另一侧有钩环,起控制香囊开合的作用,顶部有一银链,可供悬挂,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无论怎样转动,里面的香料不会洒落于外。这种奇妙的现象是因为香囊内部有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外壁、机环和金盂之间,用银质铆钉铆接,轴与轴均互成直角交叉,可以自由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无论香囊如何滚动,金盂都会因自身重力作用而保持水平,使香火不致外漏。香囊外层镂刻缠枝花纹,不仅具有极佳的装饰性,而且便于香烟飘散,集审美与实用为一体,不失为古代工艺美术之中的典范之作。其设计之科学与巧妙,放在现代也令人赞叹。它的构造原理与现代陀螺仪相同,是最早运用三自由度万向支架的实例。</p><p><br></p><p>一千多年前的科技含量令人惊叹。更为关键的是经过和法门寺地宫物账碑对应,确定为唐代香囊。至此,《旧唐书》里关于杨贵妃“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的秘密终于揭开。</p> <p>十八件国宝·鸳鸯莲瓣纹金碗</p><p>大唐遗宝之最</p><p><br></p><p>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共出土两件。一件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一件高5.6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1克。两碗造型、纹饰均相同。纯金质,锤碟成形,錾刻为纹。造型饱满庄重。侈口,弧腹,圜底,喇叭形圈足。两碗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有鸳鸯、野鸭、鹦鹉、狐狸等,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莲瓣上空白处装饰飞禽和云纹。鱼子纹底。两碗内壁分别墨书“九两半”、“九两三”。应是碗的重量。墨书标重显示两碗重量略有差异,但天平实测重量相同。</p><p><br></p><p>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可能是皇室用酒器,就已出土的唐代金碗而言,这两件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仅见的最富丽堂皇的金碗。</p> <p>唐「 摩羯纹金长杯 」</p><p><br></p><p>该杯造型虽是中国式,但内壁摩羯纹确实印度文化影响的产物,摩羯周围锤揲出一周突出的联珠纹装饰,又仍具有西亚金银器的特点。</p> <p>赤金盆</p><p><br></p><p>盆,是容器,也用作洗涤或盥洗,从古至今,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生活实用器。用陶制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用金银贵金属制作盆则出现于文明发达石器。而金盆则只有地位尊贵的皇室贵族才可以使用。</p><p>唐代,金盆是皇宫内常用的洗漱器具。皇子(女)出生后三天,皇宫中要举行隆重的洗儿会,为皇子洗身时要用金盆。因此,也有人将金盆称作洗儿盆或浴盆。</p><p>这件赤金盆是用金片捶打制成的,在盆口沿处向外弯折,形成便于手捉的边沿。器壁光滑规整,由内底中心点处向外有密集的粗细不一的螺旋纹,一直延续到腹壁。金盆的内外壁留有许多擦痕、磨痕、斑痕,从这些痕迹分析,这应该是一件使用器。</p><p>金盆虽然通体光素无纹,但却厚重大方,显得高贵、典雅、殷实、富足。透射出不同寻常的豪华大气。何家村窖藏一共出土了两件金盆,另外一件金盆与这件形制、大小几乎相同。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唯一两件唐代金盆,也是现存时代最早、分量最重的古代金盆。</p><p><br></p><p><br></p><p>之前的很多国宝也都出土于何家村。</p><p>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不良帅张小敬找昆仑奴葛老求狼卫线索时,葛老提到了一批被埋在何家村的金器。</p><p><br></p><p>一个听起来并不起眼的小村子,为何会埋有这么多做工精致、价值连城的财宝呢?这些宝物又是谁埋的呢?</p><p><br></p><p>何家村在当时正位于长安108坊中靠近皇城的兴化坊,是王族贵戚和达官显要居住的黄金地段。因此,这批宝物很可能是从宫里流出来的。</p><p>宝藏出土遗迹表明,这些物品都是在慌乱之中埋藏的,并且何家村遗宝中大量的金银器皿包含了从初唐到中晚唐的不同器型与纹样。考古学家通过对不同时代的花纹进行研究,判定埋藏时期是在"安史之乱"到德宗皇帝之间,即755年到805年的50年间。</p><p>关于遗宝主人,学术界主流观点是北大的齐东方教授提出的:何家村遗宝是唐代租庸调使刘震在泾原兵变时所埋。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史料有限,遗宝的主人究竟是谁,还无法得到确实的考证。</p> <p>十八件国宝之青釉提梁倒注瓷壶·五代</p><p>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p><p><br></p><p>青釉提梁倒注瓷壶,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这件造型独特、构思巧妙的倒灌壶,壶身呈圆形,盖、梁、身连为一体。</p><p>象征性的壶盖为柿蒂形,提梁是一只伏卧着、圆眼短嘴的凤凰。壶嘴为一张口侧卧的母狮,一只幼狮正在腹下吮吸乳汁,非常生动,活泼可爱。</p><p>壶身一周饰有凸雕的缠枝牡丹花,下饰一周仰莲瓣,纹饰简洁明快。因为凤凰、狮子和牡丹分别为百鸟之王,百兽之王和百花之王,这件壶也被称作“三王壶”。</p><p><br></p><p>壶底部中心有五瓣梅花孔,灌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外流时为盛满,因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所以底部虽有孔而不会漏。这是利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造型奇巧,反映了工匠艺人的睿智巧思。</p><p><br></p><p>这件壶釉色呈橄榄色,属于“耀州窑”的产品。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八大名窑之一,它始于唐,兴于宋,衰落于明,以生产工艺精湛的刻花青瓷驰名中外。刻花技艺是先用刀具垂直刻出纹样轮廓,再在纹样旁用刀具斜刻,并剔去倒痕中的底泥,使纹样微凸,然后施釉烧制。成品花纹清晰,层次分明,釉色晶莹透亮,有很强的立体效果。这件青瓷刻花倒灌壶实为耀州窑一件罕见的珍品。</p> <p>十八件国宝之黑釉油滴碗·宋</p><p><br></p><p>黒釉碗大口小足,胎质灰白,通体施黑釉。油层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称金属光泽的小圆点,这些圆点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样,因此被成为”油滴釉“。油滴釉是黒釉中一个特殊的种类,属于结晶釉。这件是迄今所见同类器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p><p><br></p><p>古人曾用“盛茶闪金光,盛水闪银光,映日透视,晶莹夺目”来称赞油滴釉器。</p><p>这种工艺要求高,火候很难把握,只有在1100℃时才会出现这些结晶釉</p> <p>明「粉彩仪仗俑群 」</p><p><br></p><p>唐朝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东移,西安不再是国家都城,但周秦汉唐的辉煌灿烂文化依然使得这里在整个国家有着很重要的位置</p><p><br></p><p>秦简王朱诚泳(1458年—1498年)是明朱元璋的次子,墓葬地韦曲街办简王井村,位于陕西西安,为明代13代秦藩王家族墓地。</p><p><br></p><p>明代秦简王墓陪葬品,共300余件明代彩绘陶仪仗俑群,这批仪仗俑在一个大大的独立展柜中,面容神态逼真,栩栩如生,令海内外游客赞不绝口,纷纷围着展台拍个不停。</p><p>俑群是明秦简王死后随葬的仪仗队。原本他(她)们手中都拿有各式各样表示其身份的木质道具,如旗、幡或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品都已腐朽,但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有墨书书写着各自的站位、所司职务,踏板下墨书佣名70余种,有清道旗、金鼓旗、白泽旗、告止幡、信幡、戈、戟、弓箭、笙、笛、板、琵琶、抬轿、跟驾、梅花灯、各样伞、扇等,阵容庞大,浩浩荡荡。为学者们了解这批仪仗俑的分工提供了很大方便。</p> <p>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唯一一个文明不曾中断的古国。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死的记忆,它用物资的形式储存着不同时代的人文信息,传承着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p><p><br></p><p>西安古称长安,一个翠华摇曳,诗意浪漫的名字,一座荡气恢弘,云烟漫漫的华夏帝都。一座1400年前的国际化大都市。三秦故土,八百里秦川。古老的华夏文明从这里发源。</p><p><br></p><p>西安,坐落在秦岭之下,渭水之滨,位于中国西部地区,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教育、文化、交通的中心。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西安与埃及首都开罗、意大利首都罗马、希腊首都雅典并称世界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又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在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中,西安是作为国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一个。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p><p><br></p><p>来陕博参观的人是相当的多,前后约了几次,累得够呛,也只是看到一些皮毛,中华文化,流光溢彩,先人智慧,绝贯古今。回望过去,有硝烟也有璀璨,华夏历史,值得探寻。</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安,一个值得坐下来慢慢品味的城市。难得一见的万里无云。(2019.8.2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悠悠华夏数千载,风云变幻始到今</p><p class="ql-block">戎马兴衰来时路,文脉相承启后人</p><p class="ql-block">现世狼烟仍四起,烽火之处多沉沦</p><p class="ql-block">得享太平终有幸,祝福祖国岁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