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此时此刻,我们如果不是完全真实的自我,就会失去一切。儿童露出真诚的笑脸,而你却心不在焉,想着自己的过去,也可能被其他事情困扰,此刻对你而言,孩子不一定真在你眼中。保持真实自我的诀窍是回归本我,这样才可以看到孩子的惊人表现,还能看到儿童的微笑并愿意把他揽入怀中。</h3><h3> ———一行禅师</h3> <h3> </h3><h3> </h3><h3> 幼儿教师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创造学习环境,给儿童提供可探究材料,为儿童即将开展的有意义活动提供平台。教师要不断提高儿童的兴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同时还要提高自己的教学热情。教师的行为不仅在于召集儿童完成课程规定的典型活动,还要像一行禅师建议的那样,抛开成见并回归自我,这样才能真正看到儿童的成长并体验工作的乐趣。</h3><h3> </h3><h3> 但是,由于课程指南每年都会调整,包含着越来越多的课程内容及标准,教师该如何应付这些要求?实事求是地考虑一下,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课程标准,而是教师行为和对儿童的反应,这才是影响课堂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如果提高认识,就会发现自身经验能力提升的可能性。教与学是动态过程,教师如果愿意接受挑战并为此负责,就需要细心观察,不断自我反省,同时需要超越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和行动。下面原则可以帮助你发挥自己的优势,与儿童建立友好关系并为其提供生动学习经验。</h3> <h3>以上均为第四章内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