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由于新冠状病毒的肆虐,让本该喜庆热闹的春节变得格外安静冷清,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抵御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h3> <h3>一.疫情下的特殊教学模式</h3><h3> 病毒在肆意蔓延,可是学习不能停。老师说让家长们做好网上学习的准备。为了孩子能更好的上课,翻出多年不用的笔记本电脑,音响,检查,调试好,待用。给孩子嘱咐:第一次网上学习不比教室里方便,要比平时更加认真,细心;早上要早起,做准备打开电脑,有问题及时给父母说;作业要及时完成,拍照片要清晰,课下要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在家学习靠的是自觉…</h3><h3> 正月十七,如期开学。尽管事前交代,第一天还是问题百出:不会打开,网卡了,掉线了,不会举手,不会回答,作业做完了不会提交,我们也是跟着后面慢慢摸索去解决,再教给他。二天,三天…一周过来慢慢步入正轨。</h3> <h3>二.宅家学习的乐--做菜</h3><h3> 2月17号学到《游子吟》,布置的作业有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道菜。孩子听到后欢呼雀跃说让我们给他帮忙完成,我说,那不行,要从择菜开始,到完成要自己亲手做,我在旁边给你指导。他说,好!那天中午做的炒豌豆,炒虾。豌豆由他来清洗,虾我还是不放心,自己动手剪背挑肠子,完了他来清洗,他在旁边看着腌虾。炒菜时,油倒进锅里,刺啦刺啦的响,吓的他赶紧往后一退。我说赶紧放葱姜蒜。香味飘起,倒进豌豆,翻炒均匀,豌豆颜色变了,放入盐,调料,自己尝一下生熟盐味。他尝过以后,我再尝,还不错,关火,起锅装盘。</h3><h3> 第一盘菜手忙脚乱的算是完成了。第二盘菜炒虾,有了前面的经验,后面就还淡定点。炒虾要大火,放油,倒虾进去,赶紧翻炒,很快虾有青色变为红色,翻炒均匀,添少许水,关小火,水干,放盐调料,翻二下均匀起锅装盘。</h3> <h3> 中午吃饭时,他说我要尝尝自己炒的菜,很开心的连说好吃,给我们碗里一人夹一只虾,让我们也尝尝他的手艺。不一会儿他的一碗饭见底,面前堆满了虾壳。儿子说,妈妈,下次我还要炒菜。看着儿子开心满满的成就感,我心里也很高兴,感谢钱老师的用心,让孩子们学有所获,真正的因材施教。</h3> <h3>三.宅家学习的趣--父子合演课本剧</h3><h3> 2月24号他们学了《杨氏之子》,老师布置作业中:家长和孩子读《杨氏之子》剧本,把它表演出来。</h3><h3> 背书,写作业难不倒他。可是表演出来,可把我们愁坏了。怎么办?父子俩一合计,一人拿一手机坐在一起读剧本,你一句我一句的背起来,商量这个地方要怎么做,那个地方表情要如何。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说,等你们读好,演好了我再拍发给老师。第一次演,没说几句,儿子忘词了,重来;第二次,快要结束时,儿子笑场,重来;第三次,还行,比较顺利。</h3><h3> 这场疫情,导致我们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但是让我们收获了和孩子在一起的欢乐时光,也让我们看到孩子的动手能力,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苦教学,用心教学。</h3><h3><br></h3> <h3>四.宅家学习的思考</h3><h3> 当然,也不是每次都如上所说有温馨和谐的画面。每天读书打卡最让我头疼,今天说一次做一下,明天不说就不做。每次都以我唐僧般的碎碎念而结束,收效甚微!哎!是我方法不对还是孩子厌读书打卡呢?4年级时都是很积极的做这件事,为啥后来越做越少?</h3><h3> 几番思考,才知问题所在:一,有了二宝,对他关注力下降;二,自己也是三天两头的打鱼晒网似监督;三,儿子检讨说对读书打卡兴趣下降;四,没有喜欢读的书,敷衍了事。</h3><h3> </h3> <h3> 好吧,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我也要好好的自律,不能松懈孩子的学习。让我们一起陪伴孩子快乐学习成长!也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恢复正常生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