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人一旦生在什么地方、长在什么地方,那地方的山水草木、人文地理、村闾小巷、乡俗民情,便会像盐渍刀斫一样深深地渗透在他的心窝里,镌刻在他的记忆中,使他一生一世都会与之结下浓得化不开的乡情,时时刻刻都在怀念着、向往着、追忆着,每每使心中充满温馨,使生活洋溢喜悦,这就是乡愁。</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乡愁是一种故土情结,是一种人文情怀,是一种社会情缘,是一种精神情韵。而在长期的社会迁延与情感沉积中,乡愁更是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传统元素与精神基因,成为民族情感的依凭与精神家园的归附。</span></p><p><br></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远离家乡,一直说“我是绍兴人”;他不会说绍兴方言,但爱听绍兴戏曲;他性格坚定,又温文尔雅;他不在故乡,却心系家乡。他,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让我们的思绪融入他与故乡的千丝万缕中,去追寻那个伟大的身影!</span></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恩来一生未回淮安之谜</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说法一直很流行,叫“衣锦还乡”,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外面发达了,或是当官了,一定要回家乡,谓之“光宗耀祖”。</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10年,12岁的周恩来离开出生地淮安,去东北求学,他曾说3年内必回来,可没有想到,这一次离家,一直到66年后他去世,再也没有踏进家门一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就连去世后,留下的骨灰,也没有撒在家乡的土地上!周恩来为何如此绝情,不肯回乡?</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恩来自12岁那年离开江苏淮安去东北求学,然后投身革命,直到78岁在北京去世,整整66个春秋,他都一直没有回过故乡。他不仅自己不回去,也不准自己的弟弟周恩寿回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恩来为什么不回去?是他对故乡没有感情?否也。他一生对故乡情深意笃、魂牵梦萦。</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真正改变周恩来命运的是1910年。是年4月,汪精卫等人刺杀载沣未遂被捕,轰动全国。周在这一年的春天,被四伯周贻赓接到东北。这次离开淮安,周终其一生,再也没有回过淮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46年,周曾有机会回淮安家乡。当时中共代表团从重庆迁到南京,南京到淮安只有300里。1950年1月,周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一个会议上说:“那时我就很想从南京回到淮安看看,因为淮安还有我两个母亲的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据周的贴身警卫韩福裕于1991年10月讲述,当时周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担心亲属被国民党迫害,二是怕给地方土改带来困难,加上时局不稳,未能成行,“没有到我母亲的坟前尽我做儿子的一份孝道”。韩称,周曾表示,现在全国解放了,“淮安我是一定要回去看看的!”</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于1949年后成为政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却也一直未回淮安。1958年曾盛传周要回淮安看看,于是当地官方拓宽了南门大街,又将周记忆中的镇淮楼改造成独栋的楼宇,所以1959年周在飞机上俯瞰淮安时,感觉“南门大街好像变宽了”。</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60年,在北京接见家乡干部时,周称:“我很想回去看看,从12岁离开淮安,到今年整整50年了。”1961年9月,周恩来在庐山开会,去看望住在附近的表妹万贞时,万的嗣子钟则朱曾问“七舅”(指周)为什么不回去。周摇摇头说:“现在不能回去。一回去就找麻烦,亲戚们全找来了。我满足不了他们。我要等到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我再回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不只自己不回家,还阻止弟弟周恩寿回去。周是怕给组织上添麻烦,而且周家在地方也是大户人家,“衣锦还乡”,影响不好。周恩寿夫妻死后才得以“回家”,把骨灰葬到了淮安。</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恩来出钱让当地平掉祖坟。</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家有一点坟地,落在何方,我已经记不得了。如淮安提倡平坟,有人认出,请即采用深葬法了之,不必再征求我的意见。我先此函告为证。个人家事,麻烦你们甚多,谨致谢意,顺祝健康!”1958年6月29日,周恩来亲笔给时任淮安县副县长王汝祥及淮安县委写信,希望当地平掉周家祖坟。秦九凤称,此后,周先后几次提出平祖坟的要求,但直到1965年春节除夕,才真正如愿。如今,淮安当地拨款50余万元人民币,用于周家祖坟的建设和保护。</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的祖父母、堂祖父母、嗣父母、生母等人,均葬于这块祖茔地。秦九凤称,周祖籍浙江绍兴,曾祖父周光勋、周光焘兄弟俩并未葬于此地,而是归葬于绍兴城外凰狮子山,“落叶归根”。</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65年春节前一天,即农历除夕,在周的一再要求下,当地将周祖茔地上的7座坟全部平掉。现在已看不到一座坟头,就是一块平整过的与农田无二的土地。在政府进行保护之前,一直是蔬菜地。</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年参加平坟、现已74岁的村民夏殿坤说,当时还是生产队编制,队员接到大队干部的平坟通知觉得很突然。因为要过年了,生产队已不再上工。听说要平掉周总理的祖坟,当地人都不敢干,也不愿干。特别是听说要将周已逝先人的棺木降下深埋,不少社员都想不通。当地人迷信,“降棺”就是“降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因为天寒地冻,土地十分坚硬,参加平坟的社员只得用铁锛掘开硬土,挖到上午10时,终于挖开了7座坟,7座坟内共有13口棺材。由于棺材太重,在无法起抬的情况下,有人向当地的供电所借来了铁葫芦(注:一种能吊重物的铁滑轮),才将一口口棺木吊离原位。当时挖起的棺木顶头均有红漆写的死者的姓名、出生和逝世的年月日,但因为当时大家忙于深埋,无人留意记录死者姓名。</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夏殿坤称,当时的平坟实行承包制,四五个人一组,各负责一座坟,哪组先处置好哪组先回家过年。夏所在的那个组最辛苦,是周祖父的坟墓,周祖父生前娶有一妻一妾,所以是一坟三棺。周祖父棺材又沉又大,两次抬断了耙杆和木棍。</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夏称,这次平坟并不是义务劳动,参加平坟的社员事后每人领到了一元人民币的辛苦费。这笔钱是周委托办公室寄到淮安的,还有青苗损失赔偿费,共计70元人民币。给这笔钱,当地人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周的人品,不愿意白用集体的劳动力;二是当地迷信认为,挖祖坟是犯忌,一般人是不会干的,周家得花钱请人才能消灾。</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周当时不只要平淮安的祖坟,还要平掉绍兴曾祖父周光勋的坟。当时,绍兴方面与淮安一样,不肯平周家祖坟,看到周光勋的坟已破烂不堪了,还准备重修。周对家人说:“我告诉他们不准修坟,要平坟,起码不准修。如果他们修,我一定要付钱,二是仍要平掉。当然对平坟的问题,也不能由我一个人决定,以后如有机会到绍兴,我要找本家开个会,共同研究把坟平了。”此后,全国上下掀起了大规模的“平坟还田”运动。</span></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朱德元帅的故乡情怀</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多年来,朱德虽身在异乡,但常常牵挂着蜀中父老乡亲,并以各种方式表达他对故乡眷念、热爱、关注、支持的深厚情怀。</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51年,朱德的外甥、原仪陇中学校长许明扬给他写信,请求解决该校没有新的教科书的问题。中央办公厅接到朱德指示后,责成东北人民出版社给仪陇中学寄去了250多本书籍。</span></p><p><br></p><p>1954年秋,朱德欣闻马鞍乡建起了第一个农业合作社,立即回信祝贺,热情鼓励家乡人民走互助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p><p><br></p><p>1955年10月16日,朱德致函仪陇县委:“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争取把仪陇县建设成为模范县。”</p><p><br></p><p>1957年春和1958年春,朱德两次为《仪陇报》题写报名,并嘱咐仪陇报社把每期报纸寄送一份给他。</p><p><br></p><p>1959年5月,朱德接见了来京开会的马鞍公社社长谭台。谭台讲了一些“浮夸风”对农村的危害、农民生活困难的实情。朱德拍着他的肩膀说:“共产党办事,就是要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我就喜欢实在人。”他亲笔给马鞍公社题词:“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马鞍公社!”还向该社赠送了一部台式收音机。</p><p><br></p><p>1960年3月,74岁高龄的朱德偕夫人康克清到四川视察。3月9日下午,当汽车进入仪陇县境内的复兴区时,朱德感慨地说:“呵,到底是复兴了啊!”当晚,他们就住宿在马鞍中学内。3月10日清晨,朱德和马鞍中学师生们合影留念,并为马鞍中学题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共产主义新人。”早饭后,朱德巡视了马鞍公社、区公所、供销社和马鞍小学,并给马鞍小学题词:“努力学习,热爱劳动。”</p><p><br></p><p>3月11日上午,朱德来到他曾任教过的金城小学,同师生们一起合影,并为该校题词:“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接着视察了县农药厂、粮食局等单位。路过“机关托儿所”时,指示将其改为“城关幼儿园”。在“状元牌坊”前,朱德又与仪陇中学的师生们合影。随后听取了仪陇县委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指示,还为县委题词:“全党一条心,一股劲,一个样,为实现1960年的大跃进而奋斗!”</p><p> </p><p>朱德离开故乡后,还留下了这样的诗句:</p><p><br></p><p> 五二年前别六亲,离时笑语记犹真。</p><p><br></p><p> 松青柏翠故乡景,桃红李白公社春。</p><p><br></p><p> 社会一新人欢乐,乾坤两造政权新。</p><p><br></p><p> 连根蔓草芟夷尽,好种喜禾不患贫。</p><p><br></p><p>1962年1月,朱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出席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的仪陇县委书记康智盛和副书记费德政。他风趣地招呼说:“父母官,请坐!你们这次来北京开会,给我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呀?”康、费二人向他汇报了1960年他离乡之后生产责任制得到落实,生活方式改变了,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朱德听后非常高兴,并再次强调要把仪陇的农林牧副渔都搞起来。</p><p><br></p><p>1966年国庆节,朱德在天安门城楼亲切接见了来自家乡仪陇的张思德的母亲刘光友,赞许地说:“感谢你,你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你养了一个好儿子。”第二天,又派人把老人接到家里,特意准备了家乡的饭菜招待她。</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乡亲们对朱德的爱戴</p><p><br></p><p>朱德“功高不自居,位高不自私,德高不自显”,因此,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无论在他生前还是在他逝世后,仪陇的父老乡亲总以“知恩必报”的传统观念,对朱德百般呵护,万分爱戴。</p><p><br></p><p>1933年至1935年间,国民党当局实行白色恐怖,对朱德的家属残酷迫害。朱家人有的遭毒打、囚禁,甚至被杀害,有的改名换姓流落他乡。有一次,胡宗南部想秘密杀害朱德的亲人。乡亲们知悉后,想方设法将朱德的亲人转移到深山,隐居乡野,天天送饭送水,保护了他们的安全。四川军阀杨森不断血洗琳琅山,连朱家祖坟也不放过。一次,敌人挖开了朱德曾祖父、祖父母的坟。但在敌人走后,乡亲们悄悄地将挖出的尸骨对合好,另移他处安葬。</p><p><br></p><p>1949年初冬,解放大军还没有入川,马鞍场人民就在场头立起了“朱德故里”纪念碑。1950年元旦前夕,仪陇县解放委员会成立时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发出布告,征求群众意见,计划改县名为玉阶县。1951年秋,在土地改革“抽签分田”阶段,马鞍乡琳琅村决定留20多亩土地,准备为朱德修纪念馆。同年冬,朱德65岁寿辰,仪陇县派了几位知名人士和朱德的亲戚到北京看望他,并递上一份仪陇人民的请愿书,建议把仪陇县改为“朱德县”,将县城迁到马鞍场。朱德立即说:“这怎么使得!中央早有决定,不能用个人名义改地名。我委托你们代劳,回去做好老乡们的工作。”</p><p><br></p><p>从1958年开始,中共仪陇县委为满足国内外游客的要求,在朱德父母故居建起了“朱德同志旧居陈列馆”,里面陈列有朱德在各个革命阶段的图片和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用过的实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p><p><br></p>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彭德怀元帅的故乡情</p><p><br></p><p>彭德怀元帅是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人,1898年10月出生。他在家乡度过了苦难的童年和少年,投身革命事业以后,时常眷恋着家乡和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仍然非常关心家乡的建设和群众的生活,曾先后于1958、1961年两次回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而今,当你走进乌石寨、走进彭家围子,你仍然会听到许许多多关于彭德怀元帅关心家乡的感人故事,你的心灵一定也会为他那片浓郁的乡情所打动……</p><p><br></p><p>与乡亲们一起开田</p><p><br></p><p>在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彭德怀元帅故居前,过去是一个砂石成堆的大荒坪,面积有一百亩左右,名叫黄泥大坪。相传这里是元末明初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的参政、乌石寨寨主易华的练兵场地。后来,这里一直是放牧牛羊的地方。</p><p><br></p><p>彭德怀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和放牛,多次听老年人讲过易华带兵劫富济贫的故事,因此,他曾天真地说过,长大以后他也要带兵劫富济贫,为劳苦大众打天下,要带很多很多兵,使整个黄泥大坪都站不下。</p><p><br></p><p>1961年11月,已经在庐山会议上被错误罢了官的彭德怀,经过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批准回到湖南,在湘潭等地进行了为期53天的调研活动。他走访了7个公社的几十个生产队,接待来访的干部和社员群众2000多人。他对当时农村的粮食生产、多种经营、手工业生产、集市贸易管理、社员群众口粮安排和贯彻落实党对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纠正“五风” (即:瞎指挥风、浮夸风、命令风、共产风、干部特殊风)、改进干部作风等情况,都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研究。他还就一些问题同干部、社员群众进行认真的商讨,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明确见解。</p><p><br></p><p>有一天晚上,彭德怀在煤油灯前,聚精会神地撰写《乌石公社乌石大队的调查材料》。当他写到“同一时期,‘五风’很严重,社员群众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困难,浮肿病人一度增至63人……”,这时,他的心里难过极了,放下笔,点燃了一支香烟,猛吸了两口,在房子里来回地走动。突然,他把好长一节烟头往地上一砸,一脚踩灭,快步走到屋外去了。警卫参谋景希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知道彭德怀本来是不抽烟的,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才开始抽烟,现在他的这个举动,分明是很生气了。景希珍不敢问他去那里,只好悄悄地跟在他9的后面走着。</p><p><br></p><p>彭德怀快步走到黄泥大坪,站着沉思了起来。他想,自己小时侯就想和易华一样带兵劫富济贫,为穷人寻找出路。几十年来,经常想要努力奋斗,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可是,现在解放10多年了,社员群众还有饿肚子的,一个大队就有这么多的水肿病人,这怎么行啊!在月光下,他环视了黄泥大坪一会儿,又朝着乌石峰望了一阵儿。突然,他高兴地想起在乌石山的南麓有一个叫楠木冲的水库,而黄泥大坪正好在这个水库的下面,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有利的自然环境,把荒芜的黄泥大坪改造成为良田。他看到警卫参谋景希珍正好站在身边,就说:“明天清早我们一起去看看楠木冲水库吧。”</p><p><br></p><p>第二天早晨,彭德怀亲临楠木冲水库视察后,即找到当地生产队长商量。他说:“我这次回乌石已经有好几天了,通过听汇报,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开展调查研究,已经了解了不少真实的情况。我觉得,我们当务之急是要增加粮食生产,解决好社员群众吃饭的问题,这样才能调动社员群众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生产。今天早晨我特意到楠木冲水库看了一下,里面蓄存了不少水。这说明黄泥大坪如果开成田,是会有水灌溉的。我建议你们今年冬天就动手,把它开出来。你看怎么样?”</p><p><br></p><p>生产队长连连说:“要得,要得,这是个好办法。今天晚上就请您老人家帮我们开一个会,好吗?”</p><p><br></p><p>彭德怀笑着点头说:“好的,好的,我一定参加。”</p><p><br></p><p>在生产队全体社员大会上,彭德怀激动地说:“这几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们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每人每天一斤粮食(指稻谷和红薯等)都没有,这怎么吃得饱?怎么不得水肿病?我是打柴棍子出身的,过去饿怕了。现在,我们得想办法呀!我们这里过去是干鱼脑壳,有得几天不落雨就干旱,下得一两天大雨就山洪暴发。现在有了楠木冲水库,就可以说是水旱无忧了嘿。我们把黄泥大坪开垦成田,就有水浇灌了,就一定能增加粮食嘛!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军民生活很困难,毛主席号召生产自救,我们国家现在的农垦部部长王震,在抗日战争时期是359旅的旅长,他率领部队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陕北南泥湾开荒,就发展了生产,改善了生活嘛。现在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合力,把黄泥大坪开垦出来,就可以种上小麦和棉花,明年就可以有吃有穿嘿。你们各位看要得吧!?”</p><p><br></p><p>所有到会的社员群众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要得!要得!”</p><p><br></p><p>彭德怀非常高兴地说:“很好呀,大家一致同意,齐心合力开荒,这就好办啦。至于怎么开垦记工呢?今天上午我同生产队长已经商量好了,打算是搞责任制,分到各家各户去挖,挖出来后再由生产队统一丈量记工,统一分砌田塍,统一安排种植作物。大家看这个办法可不可以?”</p><p><br></p><p>“很好!”社员群众立即都表态赞同。</p><p><br></p><p>当天晚上,社员大会散了以后,彭德怀要他的侄儿给准备了几把锄头。</p><p><br></p><p>第二天上午,彭德怀和随行人员也参加开田。他卷起裤脚,捋起袖子,熟练地挥舞着锄头,不停地挖着、挖着。他的背稍微有点驼,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饱经风霜的老农民。他一边挥舞着锄头开荒,一边还与身旁的社员群众有说有笑,干得非常起劲。在场的人看到63岁的彭德怀也来参加垦荒开田,都深受感动。</p><p><br></p><p>“时人不识将军面,朴素无华田舍翁。”当时,正好有一位附近学校的老师路过此地,看到了这一幅感人肺腑的情景,顿时背诵起延安一位老农歌颂朱德的这两句诗,并深有感慨地说:“彭老总也和朱老总一样,是一位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气质的田舍翁啊!”</p><p><br></p><p>如今,当人们到彭德怀元帅故居参观,看到屋后有好山,门前有好田,都说这里山水田园风光好,自然环境美如画。如果不看田边竖立的一块写着“1961年彭总在此带头开田”的牌子,不留意故居陈列室那把几斤重的缺口锄头,不听别人介绍的话,谁也不会知道,4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大荒坪嘿。现在这里早已经变成了68亩旱涝保收的双季稻的良田了……</p><p><br></p><p>为家乡捐款建学校</p><p><br></p><p>1958年12月,彭德怀回故乡乌石寨开展社会调查时,特地视察了乌石小学。当时,这所学校设在谷家祠堂,墙倾瓦破,室内阴暗潮湿。他一间一间认真地看着教室,认为这样的环境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当他来到学生的宿舍,只觉得有一股冷气迎面袭来。他又看了看学生食堂,全是一些红薯丝稀饭,菜里有盐无油,很难咽下肚子。</p><p><br></p><p>彭德怀紧锁双眉,问学校校长:“怎么搞的,七、八岁的细伢子也要住学校?”</p><p><br></p><p>校长回答说:“我们搞军事化。”</p><p><br></p><p>“那你们请了多少保姆?”</p><p><br></p><p>“没有请。”</p><p><br></p><p>“有的细伢子还尿裤,你们招呼的了?细伢子、细妹子病了,你们那个来管?”彭德怀严肃地问道。</p><p><br></p><p>校长一声不吭。</p><p><br></p><p>“什么军事化?!我都还没有带过这样的小兵嘿!”彭德怀大声命令道:“让所有的学生细伢子、细妹子回家去住宿!”他接着语气沉重地说:“一定要为家乡修建一个新学校,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p><p><br></p><p>1961年11月,被罢官后的彭德怀第二次回到故乡。他又一次走进了乌石小学。然而,这所学校还是老样子,校舍依然破旧不堪,学生仍然是住集体宿舍。对此,他感到非常的难过,想把校长找来狠狠地批评一顿。然而,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在那样的荒唐岁月里,过多地去责怪一个普通的校长是毫无用处的,面对现实状况,就连他本人不也是无能为力吗!?</p><p><br></p><p>以后,由于彭德怀身陷囹圄,一直到逝世,他为家乡修建新学校的愿望也未能实现。</p><p><br></p><p>1979年5月,彭德怀平反昭雪半年后,他的夫人浦安修来到了丈夫的故乡,并特地去参观了乌石学校。学生们列队隆重热烈欢迎她的到来,以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老总无比崇敬的心情。面对此情此景,浦安修热泪盈眶,更深深地理解了丈夫的夙愿,因此,她毅然从彭德怀的工资中拿出1万元,捐献给乌石寨,帮助修建一所新的学校。</p><p><br></p><p>“彭老总出钱修建学校了!”消息像一阵风很快传开来,乌石寨的父老乡亲、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p><p><br></p><p>在省、县、区、乡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员群众的热情帮助下,乌石学校新校舍很快就动工兴建,至1981年底,一座占地有7000平方米的二层楼的新校舍就竣工了。</p><p><br></p><p>宽敞明亮的新校舍里,孩子们在欢笑,老师们在欢笑,乡亲们在欢笑。倘若彭德怀有知,也一定会在九泉之下发出欣慰的欢笑……</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