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遇见最美的你

二人余

<h3>  2020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空狙击战来的如此猛烈,全国医疗一盘棋,数万名医护工作者前赴后继,临危不惧,奋战在各个抗疫情一线。 <br>  </h3> <h3>  元月22号接到县委县政府、卫健委领导命令,将新县妇幼保健院病房改造成隔离病区,全面接收发热,疑似病人留观定点,郑雷作为新县妇幼保健院院长,接到任务后,他以身作则,要求全员职工取消春节假期,将停止院内一切常规医疗业务,立刻成立了工作小组,利用两天时间顺利完成所有腾病房,临时改装病房,清扫卫生,筹备20余间病床及被子床单。</h3> <h3> 作为妻子的我(新县精神病医院的一名职工)身临这次疫情一线人员的坚定信念和不畏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以此记录郑雷这尽一个月来抗一线疫情。<br> 腊月29(23)号夜晚,他回来很晚,到家就洗澡换衣服,我特别不理解的责怪他,原来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改造,清理病房时,衣服都已经汗湿透了,大年30天刚亮,他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去医院了,直到中午两位老人在乡下做好年饭,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催我们回家,12点我们才回家匆忙吃口饭,由于小女儿才6岁,几乎饭都没吃上,就被他催着回单位 ,1点左右回来他便直接回医院了,如其说是吃一顿团圆年饭,还不如说是开车兜风一个小时,当天下午新县妇幼保健院就开始接收了3位疑似病人,就在这个特殊的大年30春晚,他放下对年迈的父母,我和俩个女儿的团聚,以医院为家,便一住就是20多天。<br> 当那几天我还不清楚病情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时,我是埋怨他的,给他打电话一直不接,发微信不回,我家距离妇幼保健院只有6分钟步行,隔着阳台玻璃清楚看到保健院大楼灯火阑珊,但是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情况,更不知道医院里面是什么情况,我甚至产生怨恨,不顾家,不顾我和俩个孩子,同时我心中无比的忐忑不安,终于有一天,我接到了他的第一个电话,没有问候我和孩子,只是让我有空了送两套换洗衣物,放在医院门卫室,我急切的想叮嘱他务必做好防护措施,只听见滴滴的通话结束声…<br> 妇幼保健院没有食堂,我给他送衣物同时顺便送去饭菜,后来的日子里,我陆续给他送了几次衣物,饭菜,医院的门卫室便成了我们的交接点,见其物不见其人。<br> 政府大力宣传和大街小巷见不到人影时,我的心越来越恐惧,所有的担心和牵挂随之而来,我急切想了解妇幼保健院收了多少病人,有没有确诊病人,便想到了原来疾控中心的同事,刚好是采样人员,我便联系了她&quot;我们去妇幼保健院给病人采样时,防护方面确实让人挺担心,条件太差,让你家郑院长真要注意&quot; ,同事的一番话,让我夜不能寐,我甚至连续几晚做噩梦,来自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br> 直到元月31号,新县妇幼保健院确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他给我打电话叮嘱“你上下班要注意些,把俩个孩子要照顾好,已经有第一例确诊的病人了,”我知道那一刻有多少人不顾个人安危,把生死度之之外,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家务,俩个年幼的孩子,还有我自己的工作,我每天忙碌而艰难的生活中,而他每天在一线病房治疗病人,安抚病人,我心中顶着千斤重的压力。<br> 每每小女儿问我:妈妈,爸爸是不是要等病毒走了才回来呀!我好想爸爸,看到孩子天真无邪的面孔,我的心更加的坚定<br> 有了第一例,接着第二例,第三例,第四例确诊病人陆续出现在妇幼保健院,我们的压力,心理负担越来越大,我累过,哭过,祈祷过,默默的祈祷一线的英雄们都要平安顺遂!由于随之而来的疑似病人越来越多,保健院病房有限,2月2号接到上级通知,将保健院的留观和确诊病人以及医护人员全部转到新中医院,作为他是妇幼保健院的领头人,他接到任务后,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亲自互送其患者前往新中医院,我清晰记得,2号那天中午,他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半小时候给他送饭去,当时已经是中午的1点多。<br> </h3> <h3>  新县妇幼保健院就这样在临时的改装病房里,在医疗设备,药品防护物资匮乏的条件下作战,是他带头保健院组成的小分队最早,第一批进入隔离病区一线工作,他除了在隔离病区,布署医疗线上工作外,还分配互送物资 ,当2月17号隔离期满回家时,小女儿的一句天真无邪的话提醒了我:爸爸怎么和从前不太一样啊!是啊!憔悴,疲惫不堪,头发,胡须真的让人看到心酸心疼,带给我满满的感动!<br> 这几天响应政府号召,工厂,企业陆续复工,新县作为外出务工人员最多的县城 ,他主动要求去车站给外出务工人员测量体温,每天清晨6点出门去车站,每个上午俩个时间段发车,他坚决不漏掉一个务工人员,直到把每个出发人员体温测量完了才回家 。<br> 平凡中见真情,大事前看担当,让我们看到的是奋战在疫情一线的诸多逆行者,发挥着他们的光和热,正是他们的真善美,成就了新县人民的幸福安心,辛苦了我们的英雄们!</h3>